資源簡介 統編版歷史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評估卷(A)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2道試題,每題2分,計24分。每道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隨著古代埃及社會矛盾的深化,法老的金字塔規模越修越小。這反映出的實質問題是( )A.政治日益腐敗 B.科學技術落后C.王權逐漸衰落 D.建筑技術失傳2.《世界文化的由來》一書中寫道:“他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區向大眾宣傳自己證悟的真理,擁有越來越多的信徒,從而組織教團,形成佛教?!蔽闹械摹八笔?( )A.耶穌 B.圖特摩斯三世C.喬達摩·悉達多 D.穆罕默德3.在印度西北部,出現希臘文化與印度佛教精神相結合的雕刻藝術;在中亞的阿姆河畔,屹立著希臘式的城市;在中國新疆發現的陶土印章,呈現出希臘化的圖案。這表明,亞歷山大東征 ( )A.推動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B.有利于世界文明完成統一C.促進希臘文化向西轉移 D.加速了東方文明的毀滅4.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這說明維系封君封臣關系的紐帶是( )A.血緣關系 B.土地的封賜C.宗教信仰 D.對國王的效忠5.下面知識卡片摘錄了阿拉伯人的重要貢獻。這說明阿拉伯人( )A.阻礙了東西方文化交流B.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帝國C.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D.建立了一個穆斯林公社6.六七世紀時,日本的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非常強大,政局混亂。7世紀中期,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成功,新上臺執政的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靶略t書”的頒布使日本( )A.進入近700年的幕府統治時期B.社會矛盾全部消除C.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D.大和政權實現統一7.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主張“人不能像走獸那樣生活,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他們的思想所體現的共同核心精神是 ( )A.自由平等 B.主權在民 C.神權至上 D.人文主義8.在16世紀,葡萄牙殖民者從非洲運走黃金27.6萬千克。1521—1544年間,西班牙殖民者平均每年從美洲運走黃金2900千克,白銀30 700千克,在1545—1560年運走的黃金和白銀達到平均每年5 500千克和24萬千克。這種現象( )A.表明西歐成為世界貿易中心B.促使世界貿易規模不斷擴大C.促進了西歐的資本原始積累D.使世界各地的聯系更為便捷9.下面是關于美國《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的記述,據此對美國民主制度解讀最合理的是 ( )《獨立宣言》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沒有宣布廢除奴隸制,天賦人權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1787年憲法 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 允許奴隸制的存在,不承認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權利A.進步性與局限性并存 B.人民權利無法保障C.中央與地方矛盾重重 D.種族矛盾不可消除10.“18世紀的法國,政府人員懶散,行政管理龐雜以至混亂,王朝陷于四面楚歌的境地……稅收負擔全部落在貧困者身上,使他們更加怨聲載道?!边@說明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是 ( )A.美國獨立戰爭的鼓舞 B.封建制度腐朽激化矛盾C.啟蒙思想的廣泛傳播 D.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阻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開啟新局,引發了一系列時代變革。回答11、12題。11.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人類社會開始進入“蒸汽時代”。下列發明產生于這一時期的是 ( )①“珍妮機” ②電燈 ③改進的蒸汽機 ④蒸汽機車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2.下面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郵票畫面中的陳望道在翻譯此書時,把墨汁當紅糖水蘸粽子吃,留下了“真理的味道真甜”的佳話。下列選項與著作中的“真理”有關的是( )A.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D.號召工人階級要進行無產階級革命二、非選擇題(共3道試題,計36分)13. (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羅馬法以其法理精深、體系完備著稱于世,可以說,羅馬法達到了世界古代法的最高峰。如果離開了古代羅馬發達的商品經濟,羅馬法要達到如此發達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羅馬共和國末年,自然法思想從希臘傳入羅馬。羅馬有法諺曰:“法學家創造了羅馬法?!绷_馬法學家西塞羅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統化、理論化,使之成為具有影響深遠的羅馬法的理論基礎……羅馬人是一個崇尚法治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懂得使法律為自己意圖服務的民族”。正是羅馬的法治傳統使羅馬皇帝認識到,其統治不僅僅靠武力,還要靠法治來維持。——摘編自譚建華《羅馬法發達之成因探析》(1)希臘城邦的居民分為公民和非公民, 公民有參與統治的權利;為了保證貧窮公民參政議政,材料一圖A人物建立了 制度;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國家統治的決策權掌握在由300名貴族組成的 手里;公元前27年,圖B (人物)首創“元首制”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統治實權。 (每空1分,共4分)(2)依據材料二,分析古代羅馬法發達的原因。 (2分)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羅馬共和國時期頒布的《十二銅表法》的歷史地位。(2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古希臘民主政治、羅馬法制的認識。 (2分)14. (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7世紀后期的英國史,和當時歐洲大陸的專制主義比較起來,形成非常強烈的對比……自1688年以后,沒有任何國王或女王企圖拋開議會進行統治。因而,未來的統治者如果不向議會求助以獲得資金就無法進行國務活動。(1)依據材料一回答,當時英國與歐洲大陸形成“強烈的對比”的表現是什么 (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1688年以后”所出現的現象的原因。 (2分)材料二 大事年表1640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1775年 美國獨立戰爭開始1789年 法國大革命爆發1804年 拿破侖頒布《拿破侖法典》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 第一次工業革命1848年 《共產黨宣言》發表(2)請寫出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標志性事件。(1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方國家這些變革對中國近代歷史進程產生的影響。(1分)(3)請從下列觀點中任選一個(用序號表示),并從材料二大事年表中選擇相互關聯的史事對所選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6分,要求: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規范)觀點:①社會變革與生產力發展相互關聯,共同推動歷史進程②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引領了近代西方社會的變革潮流選擇的觀點: 選擇史事: 闡述或說明:15.(14分)近代以來,隨著生產力的飛速發展,歐洲社會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某校九年級(1)班開展了一場相關歷史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經濟發展】材料一 西歐經濟和社會發展變化思維導圖馬克思說:“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薄?富裕農民)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更多作物,并將多余的收成拿到市場上出售,以換取他們需要支付的租稅。——摘編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請將材料一思維導圖①處的內容補充完整。 (1分)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租地農場的特點。(2分)簡述這兩者發展對西歐社會產生的作用。 (2分)【思想文化】材料二 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個方面,內心自省和外界觀察都一樣,一直處于一層共同的紗幕之下,處于睡眠或半醒狀態,這些紗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見織成的,透過它向外看,世界和歷史都罩上了一層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這層紗幕最先煙消云散。——瑞士史學家布克哈特(2)材料二中“一層共同的紗幕”指什么 (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導致“在意大利,這層紗幕最先煙消云散”的歷史事件。(1分)并簡述該歷史事件的影響。 (2分)【地理大發現】材料三 海洋在人類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到17世紀末,全球所有大陸(除南極外)與主要島嶼的海岸線,已被大致準確地描繪在歐洲人的世界航海圖上。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巨大財富強烈地吸引著西歐的貴族、商人、傳教士涌向世界各地,就連不少的中下層居民也奔向海外去謀生。歐洲人給美洲帶去了馬、羊等牲畜和一些禽類,以及甘蔗和麥類。非洲的咖啡、中國的茶以及東方的香料也成為歐美人的生活必需品。美洲則向世界貢獻了玉米、馬鈴薯、可可等作物。———摘編自池小平《地理大發現的基本動因與重大影響》(3)材料三圖中航線④是哪一船隊的航行路線 (1分)根據材料三文字,簡述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2分)請用一句話為本次探究活動擬定一個主題名稱。 (1分,要求:主題鮮明,語言凝練)答案答案速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C C A B C C D C A B D D9. A 點撥:根據材料可知, 《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的內容都有進步的一面,強調平等、民主;也都有局限性,都沒有廢除奴隸制, 《獨立宣言》中天賦人權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1787年憲法中不承認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權利,因此說美國民主制度是進步性與局限性并存,A項正確。13.(1)成年男性 津貼 元老院 屋大維(每空1分,共4分)(2)原因:羅馬皇帝的重視和支持;羅馬擴張及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自然法的理論指導;羅馬法學家的努力。 (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歷史地位: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 (2分)(3)古希臘的民主和羅馬的法律在當時都是為了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的需要;給近現代資產階級民主政治提供了諸多有意義的借鑒,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古希臘民主政治開啟了西方民主政治先河,當時的政治既有民主的一面,也存在著局限性;羅馬法制建設循序漸進,羅馬法制建設對后世法制建設影響深遠等。 (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得2分)14.(1)表現:歐洲大陸盛行君主專制,英國逐漸形成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2分)原因:1688年,英國發生“光榮革命”;1689年,議會通過《權利法案》,之后英國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 (一點1分,共2分)(2)事件:攻占巴士底獄。 (1分)影響:促使西方列強加緊侵略中國,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分)(3)【示例1】選擇的觀點:①。選擇史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第一次工業革命;《共產黨宣言》發表。闡述或說明: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障礙,奠定了工業革命的基礎。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升了生產力,推動了社會結構的變革,形成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則是對這一歷史進程的深刻反思,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和矛盾,為無產階級革命指明了方向。這些歷史事件相互關聯,共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6分)【示例2】選擇的觀點:②。選擇史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美國獨立戰爭開始;法國大革命爆發;拿破侖頒布《拿破侖法典》。闡述或說明: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標志著近代西方社會變革的開始,它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確立了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為西方社會的現代化進程開辟了道路。隨后,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和1789年法國大革命相繼爆發,這兩場革命不僅實現了民族獨立和政治變革,還傳播了自由、平等、民主等現代價值觀,引領了西方社會思想文化的革新潮流。此外,拿破侖在1804年頒布的《拿破侖法典》,不僅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還為西方社會的法律體系建設提供了重要借鑒,進一步推動了近代西方社會的變革與發展。 (6分)15.(1)①:手工工場。 (1分)特點:出現雇傭關系;產品面向市場:生產效率得到提高。 (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作用:推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 (2分)(2) “一層共同的紗幕”:指歐洲中世紀的教會統治;教會及封建神學思想的桎梏;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 (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得2分)歷史事件:文藝復興運動。 (1分)影響: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2分)(3)船隊:麥哲倫船隊。 (1分)影響:提升了海洋在文明中的地位;拓展了人類的活動范圍,開闊了人們的視野,豐富了人類的地理知識;為歐洲帶來巨額財富;促進了人口的流動與遷移;促進了物種交流;密切了世界經濟的聯系。 (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主題:歐洲劇變,步入近代。(1分)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