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考試生物學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羊的毛色有黑色和白色,受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若兩頭白羊雜交,子代中既有白羊又有黑羊,不考慮突變的發生,下列相關推測錯誤的是A.毛色的顯性性狀是白色B.子代中的白羊為雜合子的概率為1/2C.親代白羊是雜合子D.子代中的白羊隨機交配,其后代出現黑羊的概率為1/92.某種可異花傳粉的兩性花植物的紅花和紫花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高莖和矮莖是一對相對性狀,受另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某研究小組做了如表所示的三個實驗,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實驗組別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甲組 探究紅花和紫花基因的顯隱性 紅花植株♀×純合紫花植株♂乙組 已知高莖為顯性性狀,探究高莖植株為純合子還是雜合子 ①丙組 ② 自交或測交A.甲組實驗中,若子代出現紅花:紫花≈1:1,則能確定顯隱性B.表型相同的植株的基因型一定相同C.乙組實驗中,若①為多株高莖植株自交,自交后代高莖:矮莖=11:1,則親本中高莖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3D.丙組實驗中,實驗目的②為判斷基因的顯隱性3.某自花傳粉植物的卵形葉(E)對圓形葉(e)為顯性,其果實的紅果(F)對黃果(f)為顯性,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下列選項中,子一代中僅出現卵形葉紅果和卵形葉黃果兩種表型的雜交組合是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4.某二倍體動物(核DNA相對含量為2a,染色體數目為2n)的精巢中,處于細胞分裂某時期的細胞中核DNA相對含量和染色體數目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時期的說法,正確的是A.該時期無姐妹染色單體 B.該時期為減數分裂Ⅱ前期C.該時期著絲??赡芘帕性诔嗟腊迳? D.該時期不可能發生同源染色體分離5.對下圖的理解,正確的是A.過程③產生的子代種類及比例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B.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表現在圖中的過程③⑥中C.有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呈現多樣性與過程④⑤⑥有關D.過程③⑥均表示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DNA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6.摩爾根和他的學生們繪制的果蠅X染色體上的部分基因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示基因互為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B.圖示基因控制的性狀均表現為伴性遺傳C.圖示基因間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D.圖示基因涉及的基因型在雄果蠅中均是純合的7.果蠅的長翅與短翅(由基因B、b控制)、粗眼與細眼(由基因R、r控制)是兩對相對性狀。親代雌果蠅與雄果蠅雜交,F1的表型及數量如表所示。不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親本雌果蠅的基因型為性別 長翅粗眼 長翅細眼 短翅粗眼 短翅細眼雌蠅/只 151 0 52 0雄蠅/只 77 75 25 26A.RrXBXb B.BbXRXr C.BbXRXR D.BbXrXr8.艾弗里及其同事將加熱致死的S型肺炎鏈球菌破碎后,設法除去大部分糖類、蛋白質和脂質,制成細胞提取物,然后進行了如表所示的實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實驗組號 接種菌型 加入物質① R型 S型細菌的細胞提取物 -② R型 蛋白酶③ R型 RNA酶④ R型 酯酶⑤ R型 DNA酶A.實驗組①~⑤的培養基中只生長S型細菌B.在該實驗基礎上可進一步分析轉化因子的理化性質C.該實驗采用了自變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D.該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9.下列有關生物體遺傳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大部分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少部分是RNAB.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鏈狀DNAC.病毒的遺傳信息均儲存在RNA中D.以RNA為遺傳物質的生物沒有細胞結構10.某個DNA片段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該DNA片段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團B.圖中④的名稱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C.圖中4個堿基對中共有10個氫鍵D.圖中8個堿基可以形成48種排列順序11.已知某DNA分子中,(A+T)占全部堿基的35.8%,其中一條鏈上的T和C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的32.9%和17.1%,則該鏈的互補鏈中,T和C分別占該互補鏈堿基總數的比例為A.32.9%和7.1% B.2.9%和47.1% C.18.7%和1.3% D.17.1%和32.9%12.基因型為AaBb的某雄性高等動物(染色體數目為2n,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生殖器官中細胞的分裂圖像(僅展示部分染色體)如圖1和圖2所示,該動物體內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①~⑦中染色體數與核DNA數的關系如圖3所示。不考慮基因突變,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1細胞分裂產生的子細胞的基因型是AB、Ab、aB、abB.圖2中出現等位基因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生了互換C.產生圖2細胞的初級精母細胞最終可產生4個2種基因型的精細胞D.圖3的細胞③中可能含有0條或1條或2條X染色體13.赫爾希和蔡斯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保溫一段時間后,用攪拌器攪拌,離心得到上清液,然后檢測被侵染的大腸桿菌的存活率以及上清液的放射性,實驗結果如圖所示。6min內,下列因素中最可能導致上清液中出現放射性的是A.保溫時間短 B.保溫時間過長 C.攪拌時間短 D.攪拌時間長14.已知煙草花葉病毒(TMV)和車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煙草葉片,但兩者致病斑不同。某研究人員用這兩種病毒做實驗,具體步驟和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本實驗遵循了對照原則B.c說明TMV的蛋白質不是TMV的遺傳物質C.f表示重組病毒產生的后代依然是重組病毒D.該實驗可證明HRV的遺傳物質為RNA15.編碼某蛋白質的基因有兩條鏈,一條是反義鏈(指導mRNA合成);另一條是反義鏈的互補鏈,叫作有義鏈。若有義鏈的一段序列為5'-CTA-3',則該序列所對應的反密碼子是A.5'-CUA-3' B.5'-UAG-3' C.5'-GUA-3' D.5'-UAC-3'16.如圖所示,中心法則揭示了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向。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人體正常細胞能進行過程①~⑥B.原核細胞內,過程②③不能同時進行C.過程②和⑤所需的原料和酶都一樣D.圖中所示過程均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2分。17.(11分)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水稻是雌雄同株的自花傳粉作物,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利用雄性不育系開展水稻雜交育種能提高水稻產量,科研人員發現了一種雄性不育株系(M),并對M展開了如表所示的研究?;卮鹣铝袉栴}:雜交 F1 F2野生型(雄性可育)×M 雄性可育株數 雄性不育株數 雄性可育株數 雄性不育株數930 0 740 247(1)雜交時,M作為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與常規雜交育種相比,利用雄性不育株系進行雜交育種的優點是_______。(2)據表可知,雄性不育與雄性可育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M的不育性狀是_______(填“顯性”或“隱性”)性狀,F1的基因型為_______(基因用R/r表示)。(3)已知水稻高稈和矮稈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高稈對矮稈為顯性。欲研究R/r、B/b兩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取純合高稈雄性不育水稻與純合矮稈水稻進行雜交得F1,F1自交,收獲F1上結的種子并種植,統計F2植株表型及比例。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①若F2中________,則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②若F2中________,則兩對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18.(10分)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確保了親代與子代之間遺傳性狀的相對穩定,動物體生殖發育過程如圖1所示,某二倍體高等雌性動物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如圖2所示?;卮鹣铝袉栴}:(1)圖1中A、B過程為_______;C過程為_______,其意義是_______。(2)圖2中,①③對應的時期均可發生于圖1中的________(填字母)過程,②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核DNA數=________,④細胞的名稱為_______。(3)近年,研究人員在雌性動物細胞減數分裂研究中有一些新發現,具體過程如圖3(部分染色體未標出,“o”代表著絲粒)所示。圖3“常規”減數分裂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_______(填序號)。與“常規”減數分裂染色體變化相比,“逆反”減數分裂具有的不同特征是_______。19.(10分)果蠅是科研工作者常用的模式生物。摩爾根利用果蠅為實驗材料設計了一系列實驗證明了薩頓的假說?;卮鹣铝袉栴}:(1)果蠅作為遺傳學研究材料的優點是________(答出1點)。摩爾根用_______法證明了“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2)摩爾根用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雜交,F1全為紅眼果蠅,F1雌雄果蠅交配,F2中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白眼雄果蠅=2:1:1,對于這種實驗現象,摩爾根作出的主要解釋是________。若親本雜交實驗為正交實驗,則可選擇________(填雜交組合的表型)進行反交實驗來驗證摩爾根作出的解釋,請你用遺傳圖解表示出該反交實驗的過程:_______(要求:須寫出配子,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用B、b表示)。(3)欲利用上述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得到的F2為材料獲得白眼雌果蠅,實驗方案是________。20.(11分)M13噬菌體是一種寄生在大腸桿菌體內的絲狀噬菌體,其含有一個單鏈環狀DNA。M13噬菌體DNA復制的部分過程和某哺乳動物體細胞中DNA分子復制的過程分別如圖1、2所示?;卮鹣铝袉栴}:(1)M13噬菌體DNA中每個磷酸基團連接________個脫氧核糖,該DNA上的基因的特異性由________決定。(2)圖1中過程①②形成復制型DNA時需要_________酶的參與,復制過程中子鏈的延伸方向是__________(填“5'→3'”或“3'→5'”)。過程②涉及________鍵的形成。(3)圖2中的DNA分子含有1000個堿基對,其中腺嘌呤有300個,若1個該DNA分子連續復制3次,則第3次復制時需要________個鳥嘌呤。已知該DNA分子展開可達2m之長,預估其復制完成至少需要8h,而實際上只需約6h,根據圖2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21.(10分)miRNA是由基因組內源DNA編碼產生的一類不編碼蛋白質的短序列RNA,可與目標mRNA配對,調控目標基因表達。從秀麗隱桿線蟲中發現的一種miRNA(lin-4RNA)對lin-14基因的調控機制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1)lin-14基因與lin-4基因的本質區別是______。(2)①過程需要______酶的參與,該酶與模板鏈的_______(填“5'”或“3'”)端結合開始合成mRNA。②過程需要______作為運輸工具,核糖體移動的方向為______(用圖中字母和箭頭表示)。(3)lin-14mRNA上同時結合多個核糖體的生理意義是______。(4)據圖分析lin-4基因可抑制lin-14基因的表達,其作用機理是______。高一考試生物學參考答案1.B【解析】假設控制黑色和白色的一對等位基因用A/a表示,子代中的白羊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1:2,故子代中的白羊為雜合子的概率為2/3,B項錯誤。2.A【解析】表型相同的植株,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項錯誤;乙組實驗中,若①為多株高莖植株自交,自交后代高莖:矮莖=11:1,則親本中高莖純合子所占比例為2/3,C項錯誤;丙組實驗中,測交不能用于判斷基因的顯隱性,D項錯誤。3.A【解析】已知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EEFf×eeff雜交產生的子代有兩種表型,分別為卵形葉紅果(EeFf)和卵形葉黃果(Eeff),A項符合題意。4.C【解析】根據核DNA相對含量和染色體數目可知,該細胞可能處于有絲分裂前期、中期和減數分裂I,有絲分裂中期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C項正確。5.C【解析】過程①②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A項錯誤;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表現在圖中的過程④⑤中,B項錯誤;受精卵中的核DNA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質DNA全部來自卵細胞,D項錯誤。6.B【解析】圖示基因互為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C項錯誤;圖示基因在雄果蠅的Y染色體上也可能存在,故圖示基因涉及的基因型在雄果蠅中可能是雜合的,D項錯誤。7.B【解析】雌蠅中長翅:短翅≈3:1,雄蠅中長翅:短翅≈3:1,說明B、b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親本的基因型為Bb。雌蠅全為粗眼,雄蠅中粗眼:細眼≈1:1,說明R、r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雌性親本的基因型為XRXr,B項符合題意。8.B【解析】實驗組①~④的培養基中既生長S型細菌又生長R型細菌,A項錯誤;該實驗采用了自變量控制中的“減法原理”,C項錯誤;該實驗證明了DNA是S型細菌的遺傳物質,D項錯誤。9.D【解析】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A項錯誤;真核生物中含有環狀DNA,B項錯誤;病毒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或RNA中,C項錯誤。10.C【解析】A—T堿基對中有2個氫鍵,G—C堿基對中有3個氫鍵,故圖中4個堿基對中共有10個氫鍵,C項正確。11.B【解析】將一條鏈上的堿基標記為A1、T1、G1、C1,其互補鏈上的堿基標記為A2、T2、G2、C2,其中T1=32.9%,C1=17.1%,則A2=32.9%、G2=17.1%,又因為(A+T)占全部堿基的35.8%,故(A2+T2)占該互補鏈堿基的35.8%,T2=35.8%-32.9%=2.9%,C2=100%-32.9%-17.1%-2.9%=47.1%,B項符合題意。12.D【解析】圖1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的基因型是AaBb,A項錯誤;圖2中出現等位基因的原因是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生了互換,B項錯誤。13.A【解析】由圖可知,6min內大腸桿菌的存活率為100%,說明此時大腸桿菌沒有裂解釋放出子代噬菌體,故上清液中出現放射性的原因是保溫時間短,部分噬菌體未侵入大腸桿菌,A項符合題意。14.C【解析】重組病毒產生的后代是HRV,C項錯誤。15.B【解析】該基因有義鏈的一段序列為5'-CTA-3',其反義鏈(轉錄模板鏈)的序列為5'-TAG-3',反義鏈轉錄形成的mRNA的序列為5'-CUA-3',與其對應的tRNA上的反密碼子為5'-UAG-3',B項符合題意。16.D【解析】人體正常細胞不能進行過程④⑤,A項錯誤;過程②和⑤所需的酶不同,C項錯誤。17.(1)母本(1分) (利用雄性不育株系作母本進行雜交育種實驗時)不需要進行去雄處理(2分)(2)隱性(2分) Rr(2分)(3)①高稈雄性可育:高稈雄性不育:矮稈雄性可育:矮稈雄性不育=9:3:3:1(2分)②高稈雄性不育:高稈雄性可育:矮稈雄性可育=1:2:1(2分)【解析】(3)由題可知,純合高稈雄性不育水稻(基因型為BBrr)與純合矮稈水稻(基因型為bbRR)雜交,F1的基因型為BbRr,F1自交,若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則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2的表型及比例為高稈雄性可育(B_R_):高稈雄性不育(B_rr):矮稈雄性可育(bbR_):矮稈雄性不育(bbrr)=9:3:3:1。若兩對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則F2中高稈雄性不育(BBrr):高稈雄性可育(BbRr):矮稈雄性可育(bbRR)=1:2:1。18.(1)減數分裂(1分) 受精作用(1分) 使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目,保證了物種染色體數目的穩定(2分)(2)D、E(1分) 1:2:2(1分) (第一)極體(1分)(3)1、2(1分) 減數分裂I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減數分裂Ⅱ同源染色體分離(2分)【解析】(2)由圖2可知,細胞①中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每一極都有同源染色體,細胞①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細胞②聯會的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兩側,處于減數分裂I中期;細胞③中有同源染色體但不聯會,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細胞③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細胞④中沒有同源染色體,著絲粒分裂,細胞④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細胞①③對應的時期可發生在圖1的D、E過程。(3)“常規”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行為的主要特征是減數分裂I同源染色體分離,減數分裂Ⅱ姐妹染色單體分開,但是“逆反”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的主要特征是減數分裂I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減數分裂Ⅱ同源染色體分離。19.(1)易飼養,繁殖快,有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產生的子代數量多等(答出1點即可,1分) 假說—演繹(1分)(2)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不含其等位基因(2分) 紅眼雄果蠅和白眼雌果蠅(1分)(答對親本給1分,答對配子給1分,答對F1給1分,共3分)(3)用F2中多對白眼雄果蠅與紅眼雌果蠅雜交(2分)【解析】(2)親本雜交實驗為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雜交,其反交實驗為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雜交,遺傳圖解如答案所示。20.(1)2(1分)脫氧核苷酸(或堿基)的排列順序(2分)(2)DNA聚合(1分) 5'→3'(1分) 磷酸二酯鍵和氫(2分)(3)2800(2分) DNA復制具有多個起點、雙向復制的特點(2分)【解析】該DNA為單鏈DNA,故該DNA上的基因的特異性由脫氧核苷酸或堿基的排列順序決定。DNA復制時需要DNA聚合酶參與。21.(1)二者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或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2分)(2)RNA聚合(1分) 3'(1分) tRNA(1分) A→B(1分)(3)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質(2分)(4)lin-4基因轉錄產生的lin-4mRNA與蛋白質結合的復合物(RISC)能與lin-14mRNA結合,抑制lin-14基因的翻譯過程(2分)【解析】基因在轉錄時是沿著模板鏈的3'→5'方向延伸的。lin-4基因轉錄產生的lin-4mRNA與蛋白質結合的復合物能與lin-14mRNA結合,抑制lin-14基因的翻譯過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