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半期質量監測八年級歷史試題(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第一卷(選擇題,共52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6題,每小題2分,共5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下圖是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參會代表的分布結構圖。據此可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黨派代表25%林代裝這城代表軍環視來1t5A.參會規模創造歷史B.意在討論成立新中國C.‘具有廣泛的代表性D.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2.陳毅在詩中寫道:“天安門上望,城下人如海。舉頭紅五星,共慶山河改?!迸c此詩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中華民國的創建B.南水北調工程興建完成C.渡江戰役的勝利D.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明確要求“各國無條件承認中國,廢除舊約,重訂新約”,據此可知,新中國的成立()A,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B.實現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愿望C.實現了國家主權的獨立D.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4.下圖是中國某時期農村糧食產量的變化示意圖(單位:億噸)。據所學知識分析.導致圖中數據變化的主要原因是(1.81.641.6141.441.21321.01.13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A??姑涝膭倮鸅.土地改革的完成C.“一五”計劃的實施D.三大改造的完成5.下圖是畫家王信創作于1954年的宜傳畫。該作品體現出(走合作化道路·劑造更美好的生活A,土地改革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B.工業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C.人民參與社會主義改造的熱情D.家庭聯產承包貴任制全面推行6.中央電視臺大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的民族振興之路。下列選項是其前四集的名稱,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應集中在A.《千年巨變》B,《崢嶸歲月》C.《中國新生》D.《偉大轉折》7.1954年9月,王爺爺作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參加一次全國性的重要會議。他親歷的活動是(A.聽取毛澤東作《論聯合政府》的報告B.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C.編制第十四個五年規劃D.表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8.新中國成立之初期,毛澤東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毛澤東這些話表明(A.我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C.我國工農業發展不平衡D,農業改造勢在必行9,下圖反映了我國某時期公私經濟成分比例。與此現象相關的歷史事件是(公有:濟料經濟829%95.8%100%腦民收入商品零侮額工業總產值A.土地改革全部完成B.經濟體制改革完成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國民經濟調整到位10.1957年國慶節,列隊整齊的殲-5型飛機飛越天安門,接受檢閱。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高興地對外賓說:“我們自己制造的飛機飛過去了!”材料中“自己制造的飛機”應屬于(A,士地改革的成就B.農業合作化成果C,公私合營的成果D.“一五”計劃成就11,下圖反映了新中國20世紀50-60年代經濟發展的狀況。其中,導致丙到丁段歷史現象變化的主要原因是(9w015961965A.實施“一五”計劃B.開展“大躍進”運動C,召開中共八大D.開始調整國民經濟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