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福建專版——2025屆高考生物學仿真猜題卷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0分。第1~10小題,每小題2分;第11~15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糖類和脂質都是生物體內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二者在生物體內的代謝過程中有著密切的聯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膜脂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物更適應低溫生存環境B.不同生物細胞中所含糖的種類相同,體現了細胞的統一性C.位于細胞膜外側的糖蛋白具有識別和傳遞信息的功能D.脂肪分子可轉化為糖類分解供能,也可直接氧化分解供能2.假說一演繹法在遺傳學的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關于假說一演繹法的說法正確的是( )A.孟德爾設計測交實驗,預測雜交子一代與隱性純合子的測交結果屬于演繹推理環節B.摩爾根利用假說一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C.在證明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中,預測離心后試管中DNA的位置不需要運用演繹推理D.薩頓以蝗蟲細胞為材料,運用假說一演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3.糖類代謝和運輸在籽粒灌漿過程中至關重要。水稻葉肉細胞內合成的蔗糖轉移至篩管一伴胞(SE-CC)過程可以分為3個階段:①葉肉細胞中的蔗糖通過胞間連絲運輸到韌皮薄壁細胞;②韌皮薄壁細胞中的蔗糖由膜上的單向載體順濃度梯度轉運到SE-CC附近的細胞外空間(包括細胞壁);③蔗糖從細胞外空間進入SE-CC中(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胞間連絲既可作為物質運輸的通道,又有信息交流的作用B.增加SU載體基因的表達量可提高水稻籽粒的灌漿速率C.H+泵既作為的載體,又可以催化ATP的水解D.使用H+泵抑制劑會增大蔗糖從細胞外空間進入SE-CC中的速率4.如圖表示油菜種子在萌發時干重的變化情況。經檢測第2~3d油菜種子呼吸產生CO2的量大大超過O2的消耗量;第4~5d油菜種子O2的吸收速率超過CO2的釋放速率;第6d時種子萌發長出的葉片開始利用光照。在油菜種子萌發的過程中脂肪含量逐漸減少,第10d時減少了90%。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第2~3d油菜種子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B.第4~5d油菜種子的呼吸作用可能利用了脂肪C.第6d時,油菜的呼吸速率與光合速率大致相當D.要使種子萌發后干重出現第10d后的情況,還必須提供礦質元素5.研究人員發現染色質上的組蛋白會發生可逆性的乙?;腿ヒ阴;瑥亩绊懴嚓P基因的表達。如圖表示部分乙?;腿ヒ阴;^程,HAT復合物(乙酰轉移酶)會導致染色質上的組蛋白發生乙?;疕DAC復合物(去乙?;福е氯旧|上的組蛋白發生去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HAT復合物導致染色質上的組蛋白發生乙?;瘯种葡嚓P基因的轉錄B.HDAC復合物會降低組蛋白去乙酰化過程中化學反應的活化能C.圖中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不會導致相關基因的堿基序列發生改變D.組蛋白發生的乙?;腿ヒ阴;z傳給后代時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6.生物的群聚有利于種群的存活和增長,但過分稀疏和過分擁擠都會阻礙種群數量的增長。在某魚類種群的數量變化曲線中,種群增長有一個必需的初始數量,設為M,如圖為某區域內初始數量(N0)不同的三個魚類種群的數量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當該魚類種群初始數量小于M時,種群數量將會持續下降并最終滅絕B.初始數量為300條的種群,隨時間的推移種群數量變化曲線不呈“J”形C.題圖可以體現種群過分稀疏和過分擁擠都會阻礙種群數量增長D.使該魚類種群數量維持在600條,最有利于持續獲得較大產量7.為了研究瘧原蟲對青蒿素的耐藥性,實驗者從對青蒿素作用不敏感的患者體內分離出瘧原蟲,并將瘧原蟲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添加了青蒿素,另一組沒有添加青蒿素,兩組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發現在72小時內,組1中蟲體密度隨培養時間延長不斷增大,組2在24小時內蟲體密度下降,之后蟲體密度不斷增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患者對青蒿素作用不敏感的原因是青蒿素使瘧原蟲產生了抗藥性變異B.由兩組蟲體密度變化情況可判斷出組1中瘧原蟲的抗藥性更強C.組2中蟲體密度在24小時內降低是因為不同瘧原蟲的抗藥性不同D.在該實驗中,自變量控制中采用了“減法原理”8.已知甲、乙兩種病獨立遺傳,分別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分別用A/a,B/b表示),且相關基因不位于Y染色體上。甲病為“卵子死亡”,患者因卵子萎縮、退化而不育。如圖是某家系關于甲病和乙病的系譜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I-1與I-2個體的基因型均為AaB.同時考慮甲、乙兩種遺傳病,I-4的基因型可能為aaXBY,也可能為AaBbC.若乙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Ⅱ-4,Ⅱ-5生出患乙病孩子是基因重組的結果D.若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Ⅲ-4與一正常女性結婚,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為1/69.橋本病又稱橋本氏甲狀腺炎,主要病理變化是甲狀腺細胞遭到破壞,甲狀腺的分泌功能異常,致病機理如圖所示。該病病程早期往往出現血液中甲狀腺激素濃度升高,引起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這種甲亢往往是短暫的,后期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減少,表現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據圖可知,橋本病屬于自身免疫病,發病機理與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有關B.在該病患者體內,漿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均會特異性識別甲狀腺細胞C.該病早期表現為甲亢的原因可能是甲狀腺細胞受到破壞,甲狀腺激素釋放到血液中D.該病后期表現為甲減后,患者可能出現體溫偏低的癥狀10.某研究小組為探究不同植物激素對草莓果實成熟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組別 處理 果實硬度(N)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乙烯釋放量(μL·kg-1·h-1)1 對照組(不作處理) 2.5 8.5 10.02 激素A處理組 2.2 9.0 12.03 激素B處理組 1.8 10.0 15.04 激素A+激素B處理組 1.5 11.0 20.0A.激素A和激素B都能促進草莓果實成熟,且表現為協同作用B.從果實硬度看,激素B降低果實硬度的效果比激素A更顯著C.乙烯釋放量增加可能是激素A和激素B促進果實成熟的途徑之一D.用激素A與激素B類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草莓,可能得到與表中完全不同的結果11.某人工林場以盛產優質木材而聞名。如圖為該林場中能量流動的示意圖,積累在土壤中的能量是指未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圖中的數字表示涉及的能量值(單位為kJ·m-2·a-1)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其他”代表的是生產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圖中D涉及的過程是物質循環的必要環節C.圖中顯示,殘枝敗葉中的能量大部分積累在土壤中D.圖中能量流動的過程中伴隨著物質傳遞12.胚胎工程技術包含的內容很豐富,目前在生產上應用較多的技術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借助這些技術,可以進一步挖掘動物的繁殖潛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胚胎工程中進行性別鑒定時,要選擇囊胚的內細胞團細胞進行DNA分析B.從動物卵巢中采集到的卵母細胞需要在體外培養到MII期才能用于受精C.與體細胞相比,選擇胚胎細胞作為供體進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動物的成功率D.胚胎分割屬于無性繁殖,隨著胚胎的分割次數增多,胚胎成活率將會降低13.研究人員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技術分析質粒經γ射線照射后的形態變化,如圖表示三種形態的DNA分子隨γ射線劑量變化而變化的情況,其中CCF表示正常質粒,OCF表示開環DNA分子(DNA雙鏈的一條鏈斷裂),LF表示線性DNA分子(DNA雙鏈的兩條鏈斷裂),這三種形態的DNA分子在電泳過程中移動的速度大小關系為CCF>LF>OCF。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可根據質粒DNA在電泳過程中移動的速度來區分這三種狀態的質粒B.C-G堿基對含量越多的DNA分子,CCF斷開需要的γ劑量越大C.在γ射線劑量為2~8的情況下,開環DNA分子占比較高D.一定范圍內γ射線劑量越大,含有游離的磷酸基團的DNA分子越多14.某研究小組欲從牛瘤胃中篩選出能夠高效分解纖維素的菌株,取牛瘤胃中的胃液接種于培養基上,得到如圖所示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示培養基中的接種方法是稀釋涂布平板法B.該培養基是以纖維素作為唯一碳源的選擇培養基C.制備培養基時先將pH調至中性或弱堿性,再進行高壓蒸汽滅菌D.圖示中四種菌株分解纖維素效果最好的是菌株Ⅱ15.經研究發現,高齡孕婦牛.育染色體異常胎兒的概率遠高于普通人群,其中,單親二體(UPD)為產前診斷的一個重要項目。UPD即某一個體的兩條同源染色體都來自同一親本,大多與減數分裂異常密切相關。如圖所示,當減數分裂錯誤形成的二體配子與正常配子結合形成二體合子時,在胚胎早期有絲分裂過程中可能失去一條染色體(二體自救);當減數分裂錯誤形成的缺體配子與正常配子結合形成單體合子時,在胚胎早期的有紗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可能只復制不分離(單休自救);上述過程產生的細胞染色體數目正常,但兩條染色體來源于一個親本。不考慮其他突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在三休自救過程中,細胞丙會發育為UPDB.若一名UPD患者的三體癥狀較輕,可能是因為“自救”現象發生得較早C.若表型正常的夫婦生下一個UPD紅綠色盲女孩,則丟失的染色體來自父方D.產生二體配了的原因一定是減數分裂I同源染色體未移向兩個子細胞導致的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16.(12分)唐代詩人杜甫曾有詩云:“掃除白發黃精在,君看他時冰雪容。”多花黃精味甘、性平,有利于養陰潤肺,寬中益氣,是一種生于林下、灌叢或山坡陰處的藥用草本植物。某研究團隊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遮蔭對盆栽多花黃精果熟期葉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響,結果如表?;卮鹣铝袉栴}:遮光度/% 葉綠素a/(mg·g-1) 葉綠素b/(mg·g-1) 類胡蘿卜素/(mg·g-1) 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氣孔導度/(mol·m-2·s-1) 胞間CO2濃度/(μmol·mol-1)0 1.104 0.437 0.363 5.376 0.164 312.7635 1.387 0.577 0.268 8.855 0.508 283.5560 1.321 0.542 0.291 9.637 0.221 268.6480 1.276 0.516 0.346 7.001 0.183 298.31注:氣孔導度反映氣孔開放程度,氣孔導度越大,說明氣孔開放程度越大。(1)光可以為多花黃精葉片的光合作用提供_____,還可以影響多花黃精的生長、開花、結果等過程。這主要是因為植物體內有一種色素稱為_____,能感知不同波長的光和光周期等信號。(2)在測定各組多花黃精的葉綠素含量時,可取相同部位等質量的葉先烘干,再加入_____以提取光合色素,進行烘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表格分析.與凈光合速率旱負相關的指標主要是______分析原因是______。(4)由表可知,在遮光度為______的條件下凈光合速率最大。若要進一步探究適宜多花黃精生長的最佳遮光度,還需要進行的實驗是______。17.(12分)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類似物是司美格魯肽的主要有效成分,司美格魯肽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GLP-1的部分作用機制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司美格魯肽曾被當成“減肥神藥”。進食時,腸道L細胞會分泌GLP-1,GLP-1經________運輸至大腦皮層,誘發產生“厭惡食物”的感覺,同時促進自主神經系統中的________神經興奮,抑制胃蠕動,進一步增強“飽腹感”,抑制食欲,從而達到減肥效果。(2)圖中胰島B細胞的細胞膜上存在著________,所以GLP-1可作用于胰島B細胞。進食后胰島B細胞的葡萄糖供應增加,細胞內有氧呼吸過程增強,ATP生成量增多,在GLP-1作用下________生成增多,進而導致K+通道關閉,細胞膜電位發生變化,引發的________被認為是胰島素釋放的最終激發機制。(3)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因是胰島B細胞受損,根據上述作用機理推測,司美格魯肽________(填“適合”或“不適合”)用于治療1型糖尿病。若要從重吸收的角度開發一種降低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濃度的新藥物,該藥物應具有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腎小管管壁細胞膜上重吸收葡萄糖的轉運蛋白的數量的效應。(4)在人體內,GLP-1發揮作用后會被DPP-4(二肽基肽酶4)迅速降解失效.在司美格魯肽的研發過程中,科學家運用________工程技術對天然的人GLP-1分子的結構進行改造,成功實現了GLP-1對DPP-4降解作用的抵抗,使其在體內的半衰期顯著延長。常用的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中也有西格列汀這類DPP-4抑制劑,從降糖效果分析,司美格魯肽(GLP-1類似物)和西格列?。―PP-4抑制劑)中, ________的作用效果可能更好,原因是________。18.(11分)濕地碳貯存是全球碳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持區域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主要分為植物儲碳和土壤儲碳兩部分。濕地生態系統中生存著大量植被,但由于濕地特殊的生態環境和厭氧狀態導致土壤有機質分解緩慢,“高吸收低分解”的碳循環模式使得濕地相較于森林、草地等具有較高的固碳潛力。如圖為濕地中碳循環部分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碳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元素,在群落與非生物環境之間主要以______形式循環;儲存在動植物體內的有機碳,除了動植物自身呼吸外,還可以通過_______排放到大氣中。(2)研究表明,濕地中植物儲碳能力明顯小于土壤儲碳能力,依據題干和圖中信息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3)人類活動向濕地中排放了許多有毒物質,包括一些重金屬等,引起生物富集,生物富集指___________,圖中___________體內重金屬含量相對較高。(4)經濟發展過程中,濕地面積不斷縮小,有毒物質污染等導致濕地不斷退化。在濕地生態恢復工程中,盡量選擇多種污染物凈化能力較強的水生植物,以移除有毒物質、增加水體溶氧量,從而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這主要體現了__________原理。(5)圖示碳循環過程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__價值。19.(13分)現有紅眼果蠅、白眼果蠅和朱砂眼果蠅3個純系果蠅,為探究其遺傳規律,研究人員進行了以下雜交實驗。已知W基因可編碼一種轉運蛋白,參與色素的轉運和沉積,W基因突變會導致色素無法正常沉積,使眼睛呈現白色(不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和突變)。回答下列問題:組合 母本 父本 F1 F2一 紅眼 白眼 全為紅眼 紅眼雌性:紅眼雄性:白眼雄性=2:1:1二 紅眼 朱砂眼 全為紅眼 紅眼雌性:紅眼雄性:朱砂眼雄性=2:1:1三 朱砂眼 白眼雌性、朱砂眼雄性 白眼雌性、朱砂眼雄性 --(1)W基因突變使眼睛呈現白色,這說明基因可以通過控制________控制生物性狀。分析上表信息可推測白眼基因(w)與朱砂眼基因(v)可能是位于________(填“X”或“?!保┤旧w上的等位基因或________。表中的組合一的F2的雌雄個體相互交配,所得F3表型及比例為______(考慮性別)。(2)若白眼基因(w)與朱砂眼基因(v)為等位基因,將白眼雌果蠅與朱砂眼雄果蠅雜交,所得F1隨機交配得到的F2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考慮性別)。(3)研究人員將純種白眼雌果蠅(不含v基因)與朱砂眼雄果蠅雜交,所得F1中雌性全為紅眼,雄性全為白眼,則白眼基因(w)與朱砂眼基因(v)屬于_______基因,F1的基因型為_______,其中雌性個體的卵原細胞有60%在減數分裂________時期,因____________而導致W與V發生重組,則F1中的雌性個體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為_______。20.(12分)番茄富含茄紅素,有助于抗衰老,備受人們歡迎,但番茄常因感染灰霉菌而易患灰霉病導致腐爛,嚴重影響其產量。研究發現,擬南芥AtMYB12基因(簡稱A基因)可提高蘆丁等次生代謝產物的含量。利用基因工程將A基因導入番茄,可提高番茄對灰霉病的抗性,進而提高產量回答下列問題。(1)A基因的獲得及克隆。從擬南芥細胞中提取________,通過逆轉錄合成cDNA,利用逆轉錄—PCR技術對目的基因進行篩選并擴增。擴增前需要設計2種引物,引物間的堿基序列不能互補,以防止______________。為了方便目的基因與載體連接,還可以在引物的5'端加上特定的限制酶識別序列。(2)構建A基因表達載體。選擇改造后的pCAMBIA質粒作為載體,該質粒的圖譜信息如圖1,質粒中原核生物啟動子的作用是______。pCAMBIA質粒內相關限制酶識別序列如表1,經過______酶切處理后的A基因與該質粒在DNA連接酶作用下形成重組DNA。(3)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受體細胞。結合表2分析,在低溫條件下,將含A基因表達載體的溶液;與CaCl2處理過的_________(填“EHA101”或“LBA4404”)農桿菌混合并培養,篩選轉化成功的農桿菌。下列可以采用的篩選轉化成功的農桿菌的方法是______(多選)。A.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熒光B.提取農桿菌的DNA,酶切后電泳C.在培養基中添加潮霉素D.提取農桿菌的DNA進行PCR表2兩種農桿菌菌株的抗生素抗性信息農桿菌菌株 鏈霉素 慶大霉素 卡那霉素 羧芐青霉素EHA101 敏感 敏感 抗性 敏感LBA4404 抗性 敏感 敏感 敏感(4)有同學提出將被侵染的番茄細胞用潮霉素進行脫菌處理,同時篩選轉化成功的番茄細胞的方案。請評價該方案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______。(5)轉基因番茄功能鑒定。A基因隨T-DNA整合到番茄細胞染色體DNA后會隨之大量____________,從而能獲得較多的目的基因和大量目標蛋白產物。最后,通過________技術可培育出完整的轉基因番茄植株。目標蛋白的含量可直觀地根據________來判定,還可通過__________等方法鑒定轉基因植株。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不飽和脂肪酸的熔點較低,不容易凝固,能使細胞膜保持較好的流動性,故耐低溫的生物中膜脂富含不飽和脂肪酸,A正確;不同生物細胞中所含糖的種類有所差異,如乳糖主要存在于動物細胞中,麥芽糖、纖維素等主要存在于植物細胞中,B錯誤;細胞膜的外表面有糖類分子,它和蛋白質分子結合形成糖蛋白,或與脂質結合形成糖脂,這些糖類分子叫作糖被糖被與細胞表面的識別、細胞間的信息傳遞等功能有密切關系,C正確;脂肪是主要的儲能物質,其可通過轉化為糖類氧化分解供能,也可直接氧化分解供能,D正確。2.答案:A解析:孟德爾設計測交實驗,預測雜交子一代與隱性純合子的測交結果屬于演繹推理環節,A正確;摩爾根通過假說一演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B錯誤;在證明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中,根據DNA是半保留復制,需要運用演繹推理來預測離心后試管中DNA的位置,C錯誤;薩頓以蝗蟲細胞為材料,運用類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D錯誤。3.答案:D解析: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相互連接,攜帶信息的物質可通過胞間連絲進入另一個細胞,胞間連絲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A正確。4.答案:C解析:第一步:提取題干關鍵信息油菜種子有氧呼吸時O2的消耗量大于或等于產生的CO2的量,無氧呼吸不消耗O2但產生CO2,第2~3d油菜種子呼吸產生CO2的量大大超過O2的消耗量,說明油菜種子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A正確。脂肪中氫含量高、氧含量低,氧化分解時耗氧量大,第4~5d油菜種子O2的吸收速率超過CO2的釋放速率,說明呼吸作用利用了脂肪,B正確。第二步:結合圖示判斷正誤第6d時長出的葉片開始進行光合作用,第6d后油菜種子的干重下降,說明第6d時油菜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C錯誤。第10d后干重增加主要是因為幼苗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光照、CO2、礦質元素等,礦質元素如鎂是葉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D正確。5.答案:A解析:由圖可知,HAT復合物使染色質上的組蛋白發生乙?;a生活性染色質,激活相關基因的轉錄,而HDAC復合物使染色質上的組蛋白發生去乙?;?導致染色質失去活性抑制相關基因的轉錄,A錯誤。HDAC復合物是去乙?;?酶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B正確。組蛋白的乙?;腿ヒ阴;瘜儆诒碛^遺傳,只影響基因的表達,不會改變基因的堿基序列,C正確。表觀遺傳可以遺傳給后代,但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D正確。6.答案:D解析:使該種群數量維持在K/2即300條時,最有利于持續獲得較大產量,D錯誤。7.答案:C解析:在未使用青蒿素前,某些瘧原蟲就已經存在抗藥性變異,青蒿素的使用只是對這些具有抗藥性的瘧原蟲進行定向選擇,使抗藥性強的瘧原蟲存活下來,A錯誤;組1中蟲體密度隨培養時間的延長不斷增大,說明組1中沒有添加青蒿素,沒有青蒿素選擇淘汰部分個體,屬于空白對照組,B錯誤;組2在最初24小時內,蟲體密度下降,是因為有的瘧原蟲個體抗藥性弱或沒有抗藥性而被淘汰,C正確;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瘧原蟲對青蒿素的耐藥性,實驗自變量為是否添加青蒿素,對照組沒有添加青蒿素,實驗組添加了青蒿素,自變量控制中采用了“加法原理”,D錯誤。8.答案:B解析:由題干信息甲病為“卵子死亡”,患者因卵子萎縮、退化而不育可知,男性不會患甲病。分析題圖可知,I-1與I-2不患病,女兒Ⅱ-3患甲病,甲病可能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或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也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A錯誤;Ⅱ-4、Ⅱ-5不患病,生出患乙病兒子,即乙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或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已知Ⅲ-4為正常男性,同時考慮甲、乙兩種遺傳病,Ⅲ-4的基因型可能為aaXBY,也可能為AaBb,B正確;基因重組發生在非等位基因之間,乙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Ⅱ-4、Ⅱ-5生出患乙病孩子是等位基因分離和受精作用的結果,不是基因重組的結果,C錯誤;若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Ⅲ-4個體的基因型為XBY,若該正常女性的基因型為XX,Ⅲ-4與其結婚,不會生出患乙病孩子,若該正常女性的基因型為XBXB,Ⅲ-4與其結婚,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為1/4,由于不知道正常女性中XBXB和XBXb的占比,不能確定綜合概率,D錯誤。9.答案:B解析:第一步:分析圖示過程機體通過產生相關抗體并激活細胞毒性T細胞破壞甲狀腺細胞,從而引發橋本病,說明橋本病屬于自身免疫病,發病機理與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有關,A正確。第二步:判斷選項正誤在該病患者體內,漿細胞分泌的抗體和細胞毒性T細胞均會特異性識別甲狀腺細胞,漿細胞不具有識別作用,B錯誤。該病早期甲狀腺細胞內貯存的甲狀腺激素釋放進入血液,短期內造成血液中甲狀腺激素濃度升高,引起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C正確。橋本病患者的甲狀腺功能減退,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機體代謝減緩,產熱減少,可能出現體溫偏低的癥狀,D正確。10.答案:D解析:與對照組相比,激素A處理組和激素B處理組的果實硬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乙烯釋放量增加,說明二者都能促進果實成熟,且二者共同處理時,各指標變化更明顯,二者在促進草莓果實成熟方面表現為協同作用,A正確。激素A處理組果實硬度為2.2N,激素B處理組果實硬度為1.8N,與對照組果實硬度為2.5N相比,說明激素B降低果實硬度的效果比激素A更顯著,B正確。與對照組相比,激素A、激素B單獨處理組及共同處理組的乙烯釋放量增加,會導致果實成熟加快,推測乙烯釋放量增加可能是激素A、激素B促進果實成熟的途徑之一,C正確。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與植物激素相似的化學性質,用激素A與激素B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草莓,能得到如表所示的相似結果,D錯誤。11.答案:A解析:由[題圖剖析]可知,圖中“其他”所代表的是流向消費者的能量,A錯誤。D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物質循環的必要環節,B正確。由圖可知,殘枝敗葉中的能量只有小部分被分解者利用(圖中D),大部分積累在土壤中,C正確。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同時進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D正確。12.答案:A解析:進行胚胎性別鑒定時,要選擇囊胚的滋養層細胞進行DNA分析,A錯誤。采集到的卵母細胞需要進一步培養成熟,到MⅡ期時,才具備與精子受精的能力,B正確。與體細胞相比,動物胚胎細胞分化程度低,表現全能性相對容易,選擇胚胎細胞作為供體進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動物的成功率,C正確。來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因此胚胎分割可以看作動物無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實踐證明,采用胚胎分割技術產生同卵多胚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分割次數越多,分割后胚胎成活的概率越小,D正確13.答案:B解析:第一步:精準獲取題干信息由電泳速度CCF>LF>OCF可知,可根據質粒DNA在電泳過程中移動的速度來區分這三種狀態的質粒,A正確。第二步:結合所學知識和題圖信息綜合分析C-G堿基對含量越多的DNA分子,氫鍵數量越多,但γ射線處理環狀DNA分子后,形成開環和線性DNA分子,原因是發生了磷酸和脫氧核糖之間磷酸二酯鍵的斷裂,故不能說明C-G堿基對含量越多的DNA分子,CCF斷開需要的γ劑量越大,B錯誤。分析題圖可知, γ射線劑量為2~8時,OCF(開環DNA分子)數量最多,C正確。LF狀態的DNA分子為線性DNA分子,兩條鏈各有一端連接游離的磷酸基團,OCF狀態的DNA分子為開環DNA分子,只有一條鏈的一端連接游離的磷酸基團,CCF狀態的DNA分子為閉合環狀DNA分子,不含游離的磷酸基團。由題圖可知,隨著γ射線劑量的增大,LF逐漸增多,則含有游離的磷酸基團的DNA分子增多,D正確。14.答案:D解析:根據圖示中菌落分布情況分析,采用的接種方法是稀釋涂布平板法,A正確;該培養基要篩選出能夠高效分解纖維素的菌株,培養基應是以纖維素作為唯一碳源的選擇培養基,B正確;細菌適合在中性或弱堿性環境中生長,制備培養基時需先調pH后進行高壓蒸汽滅菌,C正確;分解效果應該要看透明圈直徑與菌落直徑的比值,該比值越大,分解效果越好,四種菌株分解纖維素效果最好的是菌株Ⅲ,D錯誤。15.答案:D解析:由題干“UPD即某一個體的兩條同源染色體都來自同一親本”及題圖a可知,細胞丙中的兩條同源染色體都來自同一親本,故其會發育為UPD,A正確;根據題干可知,“自救”現象會使染色體數目恢復正常, “自救”現象發生得越早,染色體數且正常的細胞就越多,三體的癥狀也會較輕,B正確;紅綠色盲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若表型正常的夫婦生下患紅綠色盲的女孩,則致病基因只能來自母親,且來自父親的性染色體丟失,C正確;減數分裂I同源染色體未移向兩個子細胞、減數分裂Ⅱ姐妹染色單體未移向兩個子細胞均可導致二體配子的產生,D錯誤。16.(除標注外每空2分,共12分)答案:(1)能量(1分);光敏色素(1分)(2)無水乙醇(1分);減少葉片水分含量,提高光合色素的濃度(3)胞間CO2濃度(1分);凈光合速率增加時,細胞對CO2的吸收較快,胞間CO2濃度減小,反之則相反(4)60%;在遮光度為35%~80%進一步減小梯度探究適宜多花黃精生長的最佳遮光度解析:(1)光可以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也可以作為信號調節植物生長、開花、結果等生命活動。植物體中感受光信號的色素是光敏色素。(2)葉綠素是脂溶性色素,可以被有機溶劑無水乙醇溶解而被提取出來。新鮮的葉片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可通過烘干減少葉片水分含量,提高光合色素的濃度。(3)從表中分析,與凈光合速率呈負相關的指標是類胡蘿卜素含量和胞間CO2濃度,但主要的指標是胞間CO2濃度。胞間CO2濃度與凈光合速率呈負相關的原因是凈光合速率增加時,細胞對CO2的吸收較快,胞間CO2濃度減小,反之則相反。(4)由表中數據可知,在遮光度為60%條件下凈光合速率最大,據此可在遮光度為35%~80%進一步減小梯度探究適宜多花黃精生長的最佳遮光度。17.(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2分)答案:(1)體液;交感(2)GLP-1受體;cAMP;Ca2+內流(3)不適合;減少(4)蛋白質;司美格魯肽司美格魯肽是一種GLP-1類似物,保留天然的GLP-1功效且不會被DPP-4輕易降解(2分);司美格魯肽從多方面的作用來降低血糖,而西格列汀的作用相對單一(2分)解析:(1)GLP-1是激素,通過體液進行運輸。自主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興奮,抑制胃腸蠕動。(2)胰島B細胞的細胞膜上存在著GLP-1受體,所以GLP-1可作用于胰島B細胞。結合圖示可知,進食后供應胰島B細胞的葡萄糖增加,細胞內有氧呼吸過程增強,ATP生成量增多,在GLP-1的作用下ATP轉化為cAMP的量增多,進而使K+通道關閉,細胞膜電位發生變化,導致Ca2+通道打開, Ca2+內流,最終激發胰島素釋放。(3)司美格魯肽降血糖時,其有效成分主要作用于胰島B細胞,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B細胞受損,所以不適合用司美格魯肽治療1型糖尿病。減少腎小管管壁細胞膜上重吸收葡萄糖的轉運蛋白的數量,可使血糖濃度降低。(4)司美格魯肽是利用蛋白質工程技術對天然的人GLP-1分子的結構進行改造后獲得的。司美格魯肽是一種GLP-1類似物,其保留了天然的GLP-1功效且不會被DPP-4降解;司美格魯肽從多方面的作用來降低血糖,而西格列汀的作用相對單一,因此司美格魯肽的降糖效果可能更好。18.(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1分)答案:(1)CO2;分解者的分解作用(2)濕地中植被中的碳可通過呼吸作用釋放到環境中,通過植物死亡進入土壤中,而濕地特殊的生態環境和厭氧狀態導致土壤中凋落物、草根層、有機質分解緩慢,碳多以泥炭、腐泥的形式儲存于土壤中(3分)(3)生物體從周圍環境吸收、積蓄某種元素或難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機體內濃度超過環境濃度的現象(2分);動物(4)自生(5)間接價值和直接(2分)解析:(1)碳元素主要以CO2的形式在群落和非生物環境之間循環,群落可以通過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排放CO2。(2)第一步:獲取題干和圖示關鍵信息濕地植被中的碳可通過呼吸作用釋放到環境中,通過植物死亡進入土壤中,而濕地特殊的生態環境和厭氧狀態導致土壤中凋落物、草根層、有機質分解緩慢,碳多以泥炭、腐泥的形式儲存于土壤中。第二步:得出結果濕地中植物儲碳能力明顯小于土壤儲碳能力。(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體從周圍環境吸收、積蓄某種元素或難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機體內濃度超過環境濃度的現象。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積累越多。圖中動物體內重金屬含量相對較高。(4)在濕地生態恢復工程中,盡量選擇多種污染物凈化能力較強的水生植物,以移除有毒物質、增加水體溶氧量,從而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這需要有效選擇生物組分并合理布設,以增加生態系統自組織、自我優化、自我調節能力,主要體現了自生原理。(5)圖中“捕撈輸出”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濕地儲碳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19.(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3分)答案:(1)蛋白質的結構(直接);X;非等位基因;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白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7:6:1:2(2分)(2)白眼雌性:白眼雄性:朱砂眼雄性=2:1:1(2分)(3)非等位;XWvXwV、XwVY;四分體;X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互換XWv:XwV:Xwv:XWV=7:7:3:3(2分)解析:(1)根據題意可知基因可以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表中的兩個組合的雜交實驗顯示白眼基因(w)與朱砂眼基因(v)均位于X染色體上,可能為等位基因也可能為非等位基因:表中的組合一的F2的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1/2XWXw、1/2XWXW產生的配子為3/4XW、1/4Xw,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為1/2XWY、1/2XwY,產生的配子為1/4XW、1/4Xw、1/2Y,F2雌雄個體相互交配,所得F3表型及比例為紅眼雌果蠅(3/4×1/4+3/4×1/4+1/4×1/4=7/16):紅眼雄果蠅(3/4×1/2=6/16):白眼雌果蠅(1/4×1/4=1/16):白眼雄果蠅(1/4×1/2=2/16)=7:6:1:2。(2)若白眼基因(w)與朱砂眼基因(v)為等位基因,w純合的個體表現為白眼,且由實驗三可知,基因W對基因v為顯性,若將白眼雌果蠅(XwXw)與朱砂眼雄果蠅(XvY)雜交,所得F1基因型為XwXv和XwY,F1隨機交配得到的F2的基因型為:XwXw (白眼雌性)、XwXv(白眼雌性)、XwY(白眼雄性)、XvY(朱砂眼雄性),表型及比例為:白眼雌性:白眼雄性:朱砂眼雄性=2:1:1。(3)研究人員將純種白眼雌果蠅(XwXw)與朱砂眼雄果蠅(XvY)雜交,所得F1中雌性全為紅眼,雄性全為白眼,說明朱砂眼雄果蠅(XvY)含有W基因,W和V屬于非等位基因,即親本基因型為XwVX和XWvY,則F1的基因型為XWvXwV和XwVY,其中次性個體(XWvXwV)的卵原細胞有60%在減數分裂四分體時期,因X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導致W與V發生重組;60%卵原細胞可以產生四種數量相等的配子:XWv、XwV、Xwv、XWV,40%卵原細胞可以產生2種數量相等的配子:XWv、XwV,計算可知4種配子及其所占比例分別為XwV(60%×1/4+40%×1/2=35%)、Xwv(60%×1/4+40%×1/2=35%)、Xwv(60%×1/4=15%)、XWV(60%×1/4=15%),所以F1中的雌性個體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為XWv:XwV:Xwv:XWV=7:7:3:3。20.(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2分)答案: (1)mRNA;引物間相互配對(2)驅動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轉錄;Nco I和Bgl Ⅱ(3)LBA4404;BD(4)可行。轉化成功的番茄細胞含有T-DNA,潮霉素抗性基因可以表達,而農桿菌中潮霉素抗性基因不能表達,故使用潮霉素進行脫菌處理,既能篩選出含目的基因的番茄細胞,又能殺死農桿菌(2分)(5)復制和表達;植物組織培養;細胞內綠色熒光強度;抗原一抗體雜交、個體抗性檢測解析:(1)從擬南芥細胞中提取mRNA,通過逆轉錄合成cDNA,然后利用PCR技術篩選并擴增目的基因。引物間的堿基序列不能互補,以防止引物間互相配對而不能與模板結合。(2)質粒中存在的原核細胞啟動子,使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可以轉錄.將目的基因導入質粒的T-DNA上,既要考慮潮霉素抗性基因、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完整性,還要避免質粒的自身環化和反向連接,所以選擇Nco I和Bgl Ⅱ酶切處理A基因與質粒。(3)由表2可知,LBA4404對卡那霉素敏感,而導入PCAMBIA質粒后獲得對卡那霉素的抗性,據此可對表達載體是否導入農桿菌進行篩選,故在低溫條件下,應將含A基因表達載體的溶液與CaCl2處理過的LBA4404農桿菌混合,利用含卡那霉素的培養基篩選出轉化成功的農桿菌。含表達載體的農桿菌不能表達潮霉素抗性基因和綠色熒光蛋白基因,A、C不符合題意;提取農桿菌的DNA,用Nco I和Bgl Ⅱ酶切,電泳后若出現兩條條帶,且其中一條的大小與目的基因一致,則可以確定表達載體成功轉入農桿菌,B符合題意;提取農桿菌的DNA進行PCR,若擴增出與目的基因大小一致的條帶,則可以確定表達載體成功轉入農桿菌,D符合題意。因此選BD。(4)用潮霉素進行脫菌處理同時篩選轉化成功的番茄細胞的方案是可行的,因為轉化成功的番茄細胞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表達,而農桿菌中潮霉素抗性基因不表達。(5)A基因隨T-DNA整合到番茄細胞染色體DNA后會隨之大量復制和表達,從而能獲得更多目的基因和目標蛋白。目標蛋白的含量可直觀地根據細胞內綠色熒光強度來判定,還可通過抗原—抗體雜交、個體抗性檢測等方法鑒定轉基因植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