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成都石室陽安學校高2023級(高二)下學期生物半期考試試卷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第I卷為選擇題,第I卷為非選擇題。考試時間75分鐘第I卷(選擇題共45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味精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劑,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由谷氨酸棒狀桿菌等發酵可以得到谷氨酸。谷氨酸發酵的培養基成分有葡萄糖、氨水、磷酸鹽、生物素等,新鮮發酵裝置如圖所示,發酵過程中要不斷通入空氣,并通過攪拌形培養液流速控制閥成細小的氣泡,當培養基中碳氮比為4:1時,菌體大量繁殖而產空氣→生的谷氨酸少;當碳氮比為3:1時,菌體繁殖受抑制,但谷氨酸的合成量增大。在無氧條件下,谷氨酸棒狀桿菌的代謝物是乳酸或琥珀酸。下列分析正確的是()0A.谷氨酸棒狀桿菌的細胞結構和代謝類型都類似于酵母菌的流出物B.谷氨酸的分離、提純是利用發酵工程生產谷氨酸的中心環節微生物的連續培養裝置C.發酵過程中,分次添加的氨水既能提供氮源又能調節培養液pHD.谷氨酸棒狀桿菌的代謝物會抑制雜菌的生長,通入的空氣無須滅菌2.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等現代生物技術廣泛應用于農牧業、醫藥衛生和食品工業等方面。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利用發酵工程生產的微生物農藥,可用于病蟲害的化學防治B.采用過濾、沉淀等方法將菌體分離和干燥,得到單細胞蛋白C.通過轉入乙肝病毒抗原基因的酵母菌發酵生產乙肝疫苗D.通過導入腸乳糖酶基因的奶牛分泌出乳糖含量低的乳汁3.科研人員從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離獲得能降解石油成分“多環芳烴菲”的菌株Q(數量極少),步驟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10mL10mL土壤樣品50mL 50mL-50ml①D②③④A.步驟①一③中,培養液中需加入多環芳烴菲作為唯一碳源B.步驟①一③中,將錐形瓶放在搖床上充分振蕩,使菌株與培養液充分接觸C.步驟④是利用平板劃線法純化菌株Q,圖中所示接種環最少灼燒5次D.步驟④中每一區域可重復畫幾次,但1區和5區不能出現交叉4.廣東盛產的粉葛(根部儲藏淀粉)是國家農業部和衛健委共同認定的藥食同源植物,素有“北參南葛”、“亞洲人參”的美譽。現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快速繁殖、大量培養粉葛幼苗,用高二半期考試生物第1頁共8頁于擴大生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誘導愈傷組織生芽和生根需要兩次更換培養基培養B.用聚乙二醇(PEG)誘導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C.選擇粉葛莖尖作為外植體的主要原因是莖尖抗病毒D.可將外植體培養至愈傷組織階段進行工廠化生產粉葛淀粉5.中科院動物所利用大熊貓細胞和兔卵母細胞克隆出世界上第一批大熊貓早期胚胎,下列有關(●取核●大熊貓體細胞重組細胞重組胚胎去核兔卵母細胞敘述正確的是()A.可用性激素對兔進行超數排卵來獲取更多的卵母細胞B.去核的實質是去除兔卵母細胞中核膜包被的細胞核C.可用電刺激的方法激活重組細胞使其完成細胞分裂和發育進程D.該過程涉及動物細胞培養、動物細胞融合和早期胚胎培養等技術6.圖甲為受精作用的過程以及早期胚胎發育示意圖,圖乙表示早期胚胎發育的某個時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精子巴受精卵②桑裁胚@口一回幼體卵子一①圖甲圖乙A.圖甲中過程②細胞的數量增加,但胚胎的總體積并不增加B.胚胎發育的早期,受精卵的卵裂過程是在透明帶內完成的C.圖乙處于圖甲中的a時期,細胞⑦將會發育成胎膜和胎盤D.圖甲中b時期胚胎開始發生細胞分化,隨后發育形成三個胚層7.有一種“生物活性繃帶”,其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細胞標本,再讓其在特殊膜上增殖,5一7天后,將膜片敷到患者傷口上,膜片會將細胞逐漸“釋放”到傷口處,并促進新生皮膚層生長,達到傷口愈合的目的。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這種“生物活性繃帶”的生產應用了動物細胞培養技術B.在膜片上培養的細胞樣本最好選擇患者本人的干細胞C.膜片“釋放”細胞使患者傷口愈合與兩者細胞膜的信息交流無關D.若要人為剝離膜片上的細胞,可利用胰蛋白酶處理8.如圖為PS細胞的獲得及用其培育不同種細胞的示意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在培養PS細胞的過程中定期更換培養液的目的是清除細胞代謝物,防止對細胞自身造成傷害高二半期考試生物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