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阿克蘇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質量監測七年級歷史試卷卷面分值:100分考試時長:60分鐘注意事項:1.管題前在答題卷上填寫好自己的姓名、學校、考號等倍息。2.請將正確答案填寫在答題卷上,在此卷上密題無效。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1.它溝通了中國大地的東西南北,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會貫通和大一統;還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北方,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魚米桑茶水鄉文化帶到了中原,實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與互補。材料中的”它"是()A.都江堰B.大運河C.靈渠D.長城2.隋朝在中華帝國的正午時分高調登場,卻匆忙謝幕,在中國歷史上宛如曇花般的存在”。這反映了隋王朝的特點是()A.經濟繁榮B.政權并立C.短暫繁榮D.崇尚節儉3.杰里 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記述:“唐朝初期,絕大多數官員都是貴族。然而到唐朝后期,教育機會廣泛存在,官員們更多地來自于普通人家。”導致唐朝官員來源前后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推進科舉取士B.唐太宗打擊官僚貴族C.完善三省六部制D.唐玄宗大力整頓吏治4,詩歌是現實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的詩句中描述的工具是(AD5.“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咸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與軀。”西北各部首領,獻號“天可汗”給唐太宗的原因是()A.他主張對外開放B.他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C.他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D.他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第1心2024年央視春晚節目《山河詩長安》聯動《長安三萬里》,營造了一幅氣勢磅礴“萬人將進酒”的盛世大唐風采。小明想從歷史書中了解唐朝鼎盛時期,他首先應該查找的章節是()A.文景之治B.貞觀之治C.開元盛世D.康乾盛世7.如表是唐朝中期總人口數統計表。表中755-760年唐朝人口數量發生巨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時間725年742年755年760年總人口數4141萬4531萬5291萬1690萬A.黃巢起義的燥發B.五代十國的出現C.安史之亂的爆發D.濁淵之盟的簽訂8.五萬里的塵土與寒暑,長安與那爛陀寺相遇的機緣…孤獨的靈魂,卻在萬眾的仰蔡中升騰,你,才是真正的行者!“詩歌中的“你“最有可能是下列選項中的()A.阿倍仲麻呂B.玄類C.馬可,波羅D.鑒真9.韓愈的《原道》中,開篇即提出“博愛之謂仁”。韓愈提出,圣人的“博愛之仁”,就是關注所有人的人生日常,為所有人建構一整套安頓身心的禮儀制度。據此可知,韓愈()A.主張復興儒學B.主張順應自然C.主張依法治國D.主張無為而治10.七年級一班同學通過老師提供的資料包,學習了“開創科舉取士制度”“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文成公主入藏”“造唐使”等內容。結合所學判斷,同學們正在學習的主題是()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B.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和鞏固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D.繁榮與開放的時代11.有一種史學觀點認為:宋朝某項政策的實行,使得中國人喪失了漢朝“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與遼、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中屢屢敗北。這項政策應該是()A.重農抑商B.崇文抑武C.和親會盟D.閉關鎖國12.某電視連續劇中的人物身份復雜:蕭峰是契丹人、段譽是大理人、虛竹是大宋人,還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那么,以你的判斷,該電視連續刷的歷史背景是()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