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京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3單元第1章《生物的呼吸》練習題一、選擇題1.2023年4月23日是第28個“世界讀書日”。某縣將開展“少年兒童心向黨——親子共沐書香強國復興有我”親子誦讀活動,某同學打算與其爸爸一起朗誦《少年強》。當人吐氣發出鏗鏘有力的聲音時,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肋骨向下向內運動 B.膈頂部上升C.肋骨間的肌肉收縮 D.胸廓容積縮小2.肺氣腫的患者會出現多個肺泡愈合為較大肺泡的現象(如圖),患者出現的狀況正確的是( )A.肺容積變大了,呼吸更加順暢B.肺容積變小了,氣體交換量少了C.血液中氧氣濃度更高,呼吸速率更快D.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呼吸速率變慢3.如圖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外界氣體通過b過程到達肺泡依次經過鼻→咽→喉→氣管→支氣管B.血管乙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進行物質交換C.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使肺泡適于氣體交換D.過程a、b、c、d是通過肋骨間肌肉和膈肌的收縮和舒張實現的4.農業生產中常蘊含一些生物學原理,下列敘述前后不相符是( )A.植物移栽時去除大量枝葉——降低植物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B.種子入庫前要曬干——減少水分,降低呼吸作用C.農作物生長需要適當施肥——保證生長所需的無機鹽D.果樹環割樹皮——限制水分的運輸,提高果實產量5.季節交替時多發感冒,可能會出現鼻塞、流鼻涕等癥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鼻涕是鼻腔分泌的黏液,這些黏液具有濕潤空氣的作用B.鼻毛能阻擋空氣中的小顆粒,病菌等,起到清潔空氣的作用C.感冒引發肺炎時,病菌依次經過鼻、咽、喉、支氣管、氣管,到達肺D.鼻塞時若用嘴呼吸,吸入的空氣干燥且可能帶有病菌6.人們在清晨剛進入種植蔬菜的密閉大棚內,會感到氣悶,主要原因是( )A.蔬菜的呼吸作用使大棚溫度降低B.蔬菜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氣C.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D.蔬菜的光合作用放出了二氧化碳7.缺氧環境下細胞中的低氧誘導因子水平會升高,促使人體產生更多的紅細胞,盡快恢復氧氣供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吸入的空氣中,含量最高的是氧氣,含量最低的時二氧化碳B.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用于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和維持體溫C.氧氣進入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時,最少需要穿過四層細胞D.血液中的氧氣進入組織細胞,依據的原理是呼吸運動8.氣孔是植物體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一天中氣孔的大小會發生變化嗎?帶著這個疑問,某生物興趣小組對校園內香樟樹的氣孔開放情況做了觀察和測量,并繪制了如圖曲線。據圖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10時從氣孔中排出的氣體有二氧化碳、氧氣和水蒸氣B.氣孔的大小隨著時間的變化呈動態變化C.中午11時香樟樹蒸騰作用的強度減弱的原因是溫度過高,光照過強D.氣孔的開閉對調節蒸騰作用起重要作用9.為探究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興趣小組進行了以下實驗。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裝置實驗前暗處理的目的是將葉片內的有機物運走耗盡B.乙裝置收集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細木條復燃C.丙裝置觀察到的現象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D.丁裝置實驗現象說明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10.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支氣管壁細胞增生,黏液增多,管腔狹窄,會導致患者出現呼吸費力,胸悶等癥狀。慢性支氣管炎直接影響患者的( )A.肺泡與外界氣體交換 B.氣體在血液中運輸C.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 D.血液與組織細胞氣體交換二、綜合題11.圖一為呼吸系統組成示意圖,圖二為肺泡與血液之間氣體交換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③] 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也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2)通常情況下,人體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這是因為鼻毛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及其內豐富的毛細血管能夠使人體吸入的空氣變得溫暖、清潔、 。(3)當外界氣體進入肺時,圖一中⑷膈肌應處于 (選填“收縮”或“舒張”)狀態,此時肺內氣體的壓力應該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氣。(4)圖二中①表示的氣體由肺泡進入血液后與紅細胞內的 結合,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里被利用。12.請結合生活中的下列幾個情景,用生物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并回答下列問題:情景①:在學校食堂,幾個同學在一起邊吃飯邊說話。小剛講了一個笑話,小松吃飯時被嗆到了,劇烈咳嗽一陣,憋出兩行眼淚。情景②:小鐘今天值日,正在教室掃地,教室灰塵揚起,他連打了幾個噴嚏。情景③:小華這幾天感冒在家休息,不停地咳嗽,呼吸道內總是有很多痰。情景④:在7月1日建黨慶祝大會上,同學們用歌聲慶祝建黨100周年。(1)情景①中小松嗆到的原因是吃飯時說笑,導致吞咽食物時 來不及蓋住喉口,食物進入氣管,可以通過咳嗽將食物推出。(2)情景②中打噴嚏是因為鼻黏膜受刺激,急劇吸氣,然后肺部氣體很快地由鼻孔、口腔噴出并發出聲音的現象。氣體從肺部出發所經歷的途徑是:肺→ →鼻腔、口腔。(3)情景③中小華吐痰過程是這樣的:氣管壁上的 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擺動,把外來的塵粒、細菌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過咳嗽排出體外,這說明氣管可以 吸入的空氣。(4)情景④中歌聲主要由呼吸系統中 部的聲帶發出。三、資料分析題13.果蔬呼吸的弊與利:果蔬呼吸的弊:(1)果蔬呼吸產熱使溫度升高,進而又促進呼吸作用,使有機物消耗得更快,果蔬貯藏期縮短。(2)缺氧時果蔬的無氧呼吸加快,加速衰老;代謝產物乙醇大量積累,毒害果蔬細胞,使品質劣變、組織死亡。(3)果蔬還能產生乙烯,加快果蔬成熟,縮短貯藏期,低溫可以抑制乙烯的生成和作用。果蔬呼吸的利:(1)當果蔬遭受機械損傷時,呼吸作用為形成愈傷組織所需新物質的合成提供了中間產物和能量。(2)呼吸作用對提高果蔬的抗病性有積極的作用。開動大腦思考:(1)低溫貯藏果蔬有什么好處 。(2)用保鮮膜包裹果蔬保存,有什么利弊 。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D D C C B A A A11.(1)肺(2)濕潤(3) 收縮 小于(4)血紅蛋白12.(1)會厭軟骨(2)支氣管→氣管→喉→咽(3) 纖毛 清潔(4)喉13.(1)低溫貯藏可以抑制果蔬細胞的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分解(2)保鮮膜包裹果蔬,隔絕了空氣,抑制了呼吸作用,可以減少有機物的消耗。但是時間長了會因為無氧呼吸產生有害物質,影響果蔬的品質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