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4月高一期中聯考生物學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A、根瘤菌(屬于細菌)的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豆科植物的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支原體沒有細胞壁,A錯誤;B、根瘤菌和支原體沒有線粒體,B錯誤;D、根瘤菌和肺炎支原體的遺傳物質都是DNA,D錯誤。2.A【解析】膽固醇是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B錯誤。牛奶高溫變性不影響其中氨基酸組分,不會破壞其營養價值,C錯誤。脂肪不能大量轉化為糖類,D錯誤。3.B【解析】Na可通過鈉離子通道蛋白進出細胞,不一定需要載體蛋白。B錯誤。4.A【解析】酶的化學本質大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RNA,不一定都在核糖體上合成。5.B【解析】人體有氧呼吸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人體無氧呼吸不產CO2。6.B【解析】配子中含成對基因中的一個,基因型不同的個體在相同環境下表型可能相同(如豌豆基因型為DD、Dd時,都表現為高莖)。7.C【解析】自由組合是指形成配子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C錯誤。8.C【解析】A.一個精原細胞減數分裂應該產生2種比例相等的精子,若產生的精子為BXD:bXD:BY:bY=1:1:1:1,則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發生了交丈互換,A錯誤;B.乙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有4對同源染色體,8個核DNA,B錯誤;C,XD與b屬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二者的分離可在甲細胞中(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發生,B與B為姐妹染色單體上的相同基因,二者的分離可在乙細胞中發生,隨著絲粒的分裂而分離,C正確;D.由圖可知,甲細胞只能產生兩種次級精母細胞,所以只能產生4個兩種精細胞,若產生BY,則另一種為bXD,即甲細胞若產生BY,則產生的精細胞中基因型為BY的占,也有可能不產生BY,乙細胞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基因型相同,D錯誤。故選C。9.C【解析】A.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實驗表明細胞膜的蛋白質分子是可以運動的,A錯誤;B.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實驗中有氧組和無氧組均為實驗組,B錯誤;D.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過程中,每個脫氧核糖連接1或2個磷酸基團和1個堿基,D錯誤。10.B【解析】A.肺炎鏈球菌體內轉化實驗中,注射S型活細菌組死亡小鼠體內含S型活細菌,注射S型死細菌+R型活細菌組死亡小鼠體內含S型活細菌和R型活細菌,A錯誤;C.噬菌體侵染實驗中,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后經攪拌離心后,沉淀物中放射性低,C錯誤;D.煙草花葉病毒實驗,證明了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含RNA的細胞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D錯誤。11.D【解析】A.細胞分裂前的間期隨著DNA的復制,染色體數目不會發生改變,A錯誤;B.若某eccDNA有100個堿基對,其中A有20個,則T有20個,G=C=80個,A、T堿基對之間有2個氫鍵,G、C堿基對之間有3個氫鍵,故氫鍵共有20×2+80×3=280個,B錯誤;C.eccDNA是染色體外環狀DNA,其遺傳不遵循孟德爾的分離定律,C錯誤。12.D【解析】A、題意顯示,F1有四種表型,且比例均等,若控制體色的基因位于兩對染色體上,由于要分析性別,因而可假設一對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則親本的基因型可表示為AZZ、aaZW或AaZW、aaZBZb,則F1雄性的基因型為四種,若親本基因型為AaZZ心×aaZBW或aaZZ×AaZBW,則F1雄性的基因型為2種,A正確;B、若控制體色的基因位于兩對染色體上,且均位于常染色體,即AaBbxaabb或Aabb×aaBb,則親本的綠體可能為AaBb、Aabb、生物試題答案第1頁共4頁2025年4月高一期中聯考4.酶的抑制劑能降低酶的活性,不同的抑制劑對晦活性的影響不同。某科研小組通過實驗研究兩種抑制劑對某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圖1。不同的抑制生物學劑抑制晦活性原理如圖2所示。有關敘述錯誤的是班級:姓名:準考證號:(酶促反應接率@無抑剴劑底物競爭性底物抑制劑非競爭性(本試卷共8頁,21題,考試用時75分鐘,全卷滿分100分)②抑制劑I物制劑注意事項:③抑制劑Ⅱ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芳證號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S:島S(底物濃度)圖1圖22.逃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相應題目的答案A.酶是在活細胞的核糖體上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城均無效。B,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抑制劑的有無、種類和底物濃度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C.圖1中抑制劑I為圖2中競爭性抑制劑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D.通過非競爭性抑制劑可推測酶活性與酶空間結構有關4.芳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上交。5.德國生理學家Warburg在1924年提出瓦爾堡(Warburg)效應,即腫瘤細胞無論在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氧或無氧情況下,都主要通過無氧呼吸進行代謝,大量消耗葡萄糖而無法高效產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能,并釋放大量乳酸。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1,根瘤菌(屬于細菌)與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痛。支原體肺炎是一種常見傳染病,病A,正常人體細胞的有氧呼吸場所是線粒體原體是肺炎支原體。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B.有氧和無氧情況下,細胞呼吸中一定都有NADH的氧化A.上述三種生物都具有組成、結構相似的細胞壁C.腫溜組胞因無氧呼吸會釋放更多CO2B.蛋白質合成都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D,腫瘤細胞在細胞質基質中將丙麗酸轉化為乳酸并產生少量ATPC.三者都有以脂質、蛋白質為主要成分的生物膜6.下列關于遺傳相關表述,正確的是D.根瘤菌和肺炎支原體的遺傳物質分別是DNA和RNAA,豌豆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配子中只含一個基因2.某校每天午餐不重樣,保證了學生營養的多樣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B.“花粉鑒定法”可用于驗證分離定律A,生物體內的轄類絕大多數以多糖的形式存在C.自交不能用來驗證自由組合定律B.脂質中的膽固醇是構成植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D.基因型不同的個體在相同環境下表型不同C.沸水沖泡牛奶,會因高溫使其中蛋白質變性,而降低其營養價值D.通過節食,使脂肪大量轉化為糖類從而誠肥7.孟德爾利用豌豆雜交實驗發現了遺傳規律,被稱為“遺傳學之父”。下列關于遺傳3.細胞作為一個開放的系統,與環境進行著密切的物質交換。有關敘述錯誤的是實驗和遺傳規律的敘述,錯誤的是A.水分子更多通過協助擴散進出細胞A,選用豌豆做實驗材料需要考慮花的成熟度B.Na在跨膜運輸時,首先要與膜上載體蛋白結B.孟德爾進行的測交實驗屬于假說一演繹法的驗證過程C.正常人體肌細胞中C02濃度高于細胞外液體中C02濃度C.自由組合是指受精時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D,蛋白質等大分子進出細胞不僅需要膜上蛋白質,還與膜上磷脂密切相關D.孟德爾所假設的顆粒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最終被定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生物試圖卷第1頁共8頁生物試愿卷第2頁共&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水印已去除】高一生物 參考答案_page-0001.pdf 掃描件_生物學.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