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翼少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章《微生物》練習題一、選擇題1.某同學在學習了微生物的知識后,用顯微鏡對發霉的橘子上的“毛”進行了觀察,觀察到的結構如圖所示,圖中結構③的名稱及其功能分別是( )A.營養菌絲、吸收無機鹽 B.營養菌絲、吸收有機物C.氣生菌絲、吸收無機鹽 D.氣生菌絲、吸收有機物2.一名同學在學習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節后,用概念圖的方式整理了本節內容,下列選項中與概念圖中①②③④分別相對應的是( )A.香菇、與動植物共生、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根瘤菌B.香菇、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與動植物共生、破傷風桿菌C.霉菌、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與動植物共生、根瘤菌D.霉菌、與動植物共生、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破傷風桿菌3.破傷風是傷口感染破傷風桿菌引起的,當傷口暴露于外時,破傷風桿菌是不能繁殖的;當傷口深時易感染破傷風,這是因為傷口深,缺乏( )A.有機物 B.水分 C.適宜的溫度 D.氧氣4.通常情況,水果會用保鮮膜包裹后進行低溫冷藏保存。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A.低溫條件下水果中有機物的消耗增加B.低溫可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的快速繁殖C.保鮮膜可以減少水果中水分的散失D.保鮮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絕氧氣的作用5.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20世紀初,科學家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到了病毒,下列關于病毒的敘述錯誤的是( )A.病毒比細菌小得多 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C.病毒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 D.病毒一旦侵入人體,就會使人患病6.細菌分布非常廣泛,如圖為細菌結構示意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結構①是鞭毛,有助于細菌在液體中游動B.結構⑥是莢膜,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C.細菌是單細胞生物,無法獨立生活D.細菌細胞只能用高倍顯微鏡或電鏡才能觀察到7.下列關于“芽孢”的敘述錯誤的是( )A.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 B.一個芽孢能萌發成一個細菌C.芽孢對不良環境抵抗力較強 D.芽孢是細菌繁殖后代的結構8.小明網購了蘑菇菌包如圖培養蘑菇,其內部長滿了白色的絲狀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蘑菇的細胞內有細胞核,是真核生物 B.白色絲狀物是蘑菇的菌絲C.玉米芯可以為蘑菇生長提供有機物 D.蘑菇的培養過程需要光照條件9.凡凡比較了以下幾種微生物,發現它們雖然形態差異較大,但也有一些共同特征,例如( ) A.都有細胞結構 B.都有成形的細胞核C.都有遺傳物質 D.都能制造有機物10.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對一些抗生素普遍耐藥的超級耐藥細菌,下列有關這種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說法錯誤的是( )A.手術器械消毒是否徹底要以殺滅芽孢為準B.按外部形態分,該細菌屬于球菌C.該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靠分裂進行生殖D.細菌生殖產生的新細菌,與原細菌所含的遺傳物質是不同的二、判斷題11.細菌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鏈狀或球狀的。( )12.微生物就是指細菌和病毒。( )13.釀酒、制面包、制酸奶都用到了發酵原理。( )14.蒸饅頭利用的是酵母菌的發酵,腐乳是曲霉發酵形成的,泡菜和醋是乳酸桿菌發酵形成的,制作酸奶和味精常用的菌種是棒狀桿菌。( )15.蘑菇是多細胞真菌,通過菌蓋下面的菌褶部位產生的孢子繁殖。( )三、綜合題16.如圖為各種微生物,請看圖回答問題。(1)圖中屬于原核生物是 (填代號),與圖中其他三種生物細胞結構的主要區別為 。(2)B通過 方式進行繁殖,A、C、D都能靠產生 繁殖后代,A還可以通過 方式進行生殖。(3)D細胞結構中沒有 ,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方式為 ,它們是生態系統中的 。17.在美國俄勒岡州馬盧爾國家森林的一株蜜環菌,占地約有9平方公里,其質量可能高達六百多噸。這種蜜環菌主要在地下生長和散布,只有在秋天才會從地下冒一小部分來。(1)上圖中和這種蜜環菌屬于同一類微生物且是單細胞結構的是 。(2)狂犬病是發病后致死率接近百分之百的傳染病。致病微生物進入人體后會在肌肉組織停留、復制,然后沿神經末梢進入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圖中和狂犬病致病微生物屬于同一類的是 。(3)李斯特菌是號稱“冰箱殺手”的一種能在低溫環境生存的單細胞生物。把冰箱中的食物放在六十度的環境中加熱五分鐘即可殺滅李斯特菌。李斯特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它與圖中的 可能是同類生物。(4)下面關于以上三種微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狂犬病的致病微生物的營養方式是異養腐生B.蜜環菌秋天在地下冒出的部分是它的芽體,蜜環菌的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C.李斯特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繁殖,分裂前會先進行遺傳物質復制D.當環境惡劣時狂犬病致病微生物和李斯特菌會形成芽孢,芽孢是特殊的繁殖方式E.蜜環菌和李斯特菌的結構中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葉綠體、線粒體18.我們周圍生活著大量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它們在自然界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四種微生物的形態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1)丙種生物沒有葉綠體,其營養方式均為 。(2)圖乙所示生物是 。在細胞結構方面,甲與乙的不同點主要是 。(3)圖丙中可以繁殖后代的結構是[ ] ,圖丙和圖丁的菌體是由 構成的。四、資料分析題19.綠膿桿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經常引起術后傷口感染、化膿。資料一:抗生素能殺死多種致病的細菌,包括綠膿桿菌,是人們治病的良藥,但濫用抗生素會使細菌的耐藥性不斷增加。而且濫用抗生素的情況日益嚴重。如表是全球71個國家從2013-2020年抗生素的銷售額。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銷售額(億美元) 145.71 136.87 124.30 126.29 129.14 138.78 151.53 164.98資料二:大面積燒傷后若感染了綠膿桿菌可造成死亡。1958年,我國著名醫學家余賀,利用噬菌體成功地防治了綠膝桿菌對燒傷病人的感染,成為我國微生物學界的一段佳話。分析上述資料回答:(1)與動、植物相比,綠膿桿菌在細胞結構上最顯著的特點是 ,屬于 生物。(2)噬菌體沒有細胞結構,由 和內部的 組成。它也不能獨立生活,綠膿桿菌噬菌體能 在綠膿桿菌細胞,屬于 病毒,利用綠膿桿菌細胞的物質進行 ,使綠膿桿菌死亡,從而起到防治綠膿桿菌對燒傷病人的感染的作用。(3)從上表可知,從2015年開始,抗生素的年銷售額待續上升,說明人們 ,導致多種細菌出現極強的耐藥性。細菌通過 的方式進行繁殖,速度快,加上抗生素的濫用,出現了“超級細菌”。你認為如何改善人類濫用抗生素的現象? (寫一點即可)。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A D C D D C D11.錯誤12.錯誤13.正確14.錯誤15.正確16.(1) B B無成形的細胞核(2) 分裂 孢子 出芽(3) 葉綠體 異養 分解者17.(1)C(2)A(3)B(4)C18.(1)異養(2) 酵母菌 沒有成形的細胞核(3) a孢子 菌絲19.(1) 無成形的細胞核原核(2) 蛋白質外殼 遺傳物質 寄生 細菌 繁殖(或增殖、復制)(3) 濫用抗生素 分裂 衛生部門加大力度監管抗生素的使用,政府相關部門加大宣傳濫用抗生素的危害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