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龍東十校聯盟2025屆高三聯考生物學科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我國科學家在果蠅、細菌及人類細胞中發現,胞內酶胞苷三磷酸合成酶(CTPS)可聚合形成細長蛇狀無膜結構,命名為細胞蛇,其裝配和釋放過程如圖。胞苷三磷酸與ATP結構相似。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釋放裝配活性位點細胞蛇A.CTPS在核糖體上合成,其功能與合成核苷酸有關B.CTPS裝配成細胞蛇需要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C胞苷三磷酸含有兩個特殊化學鍵,屬于高能磷酸化合物D.據圖推測,核酸代謝越旺盛的細胞,細胞蛇的數量相對就越少2.人體有氧呼吸第二個階段中某些有機酸與其他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據圖分析,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丙酮酸中丙氨酸二碳化合物◆→脂肪酸天冬氨酸原呤、密啶一草酰乙酸檸檬酸→膽固醇谷氨酸←→Q酮戊二酸A.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人體中的必需氨基酸B.上述圖示過程會發生氧氣的消耗和水的生成C.脂肪酸和氨基酸參與圖示過程可釋放大量能量D.若阻斷α-酮戊二酸向草酰乙酸的轉化,則a-酮戊二酸積累量增加3.物種的相對多度指群落中某一種植物的個體數占該群落所有植物個體數的百分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相對多度大的物種,在群落中一定屬于優勢種B.若某物種的相對多度增大,則該物種的種群密度變大C.某物種的相對多度越小,該物種在該群落中的作用越小D.群落的植物中,相對多度大的物種可能在競爭中更具優勢14.碳匯是指清除大氣中C0,的過程、活動或機制。碳酸鹽巖在風化和溶解過程中消耗大氣或土壤中的C0,形成水中無機碳的過程稱為巖溶碳匯,水和C02是這一過程的關鍵驅動因素。研究表明,植被恢復可提高土壤C0濃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巖溶碳匯整體而言處于C02凈吸收的狀態B.碳循環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屬于碳匯C.巖溶碳匯的強弱可受降水條件的影響D.植被恢復可提高巖溶碳匯、緩解全球氣候變化5.黑曲霉、酵母菌等微生物為普洱茶發酵過程中的優勢菌種,能夠產生多種酶類和有機酸,對茶葉內含成分的相互轉化有著重要影響。為使茶葉理化成分在短時間內達到陳年普洱熟茶水平,可對菌種優化培養。下列說法錯誤的說法是A.為避免黃曲霉污染,優化培養純化菌種時注意無菌操作B.菌種優化過程中應以普洱茶提取物來制備固體培養基C.發酵時,酵母菌通過有氧呼吸將葡萄糖徹底氧化,為發酵提供更多能量D.普洱茶具有腸道減肥作用,說明發酵過程中可能產生有脂肪酶類6.研究表明,細胞中的活性氧能夠激活多種細胞內敏感性激酶(如應激活化蛋白激酶/JNK),進而引起胰島素受體的磷酸化,最終導致胰島素抵抗的發生。研究人員以正常肝癌細胞(HePG2,用H表示)和胰島素抵抗HePG2細胞(用H表示)為材料,研究了染料木素對改善胰島素抵抗的作用機理,操作及相關測量結果如表。據表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葡萄糖消耗量JNK蛋白表達GLUT1(葡萄糖轉運蛋白/μM量(相對值)1)表達量(相對值)H2.511H+胰島素2.51日派拉1.07.10.15H振抗+胰島素1.07.10.15H振抗+羅格列酮1.02.50.85H振抗+胰島素+羅格列酮1.82.50.85H叛+染料木素1.02.80.8H抗+胰島素+染料木素1.62.80.8注:羅格列酮是常見的一種治療胰島素抵抗的藥物A.胰島素受體磷酸化后,空間結構發生變化,活性增強B.羅格列酮和染料木素發揮作用均需要依賴胰島素C.染料木素可通過增加GLUT1的含量,增加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D.通過抑制JNK蛋白活性或降低JNK蛋白表達可治療胰島素抵抗7.CpG島主要位于基因的啟動子和外顯子區域,富含C、G核苷酸,長度為300~3000個堿基對。甲基化特異PC的基本原理是DNA經重亞硫酸鹽處理后,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變成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不變,以處理后的產物作為模板,加入甲基化特異性的引物(primerI)或非甲基化的引物(primerII),進行特異性的擴增。只有結合完全的甲基化或非甲基化特異性引物的片段才能得到擴增片段。據此分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CpG島中一條單鏈中的C和G之間形成三個氫鍵B.設計引物時,primerI中含有堿基G,primerII中不含堿基GC.甲基化的DNA無法與DNA聚合酶結合,從而影響DNA的復制D.若primerI得不到而primerII得到擴增產物,則證明DNA發生甲基化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