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素養形成期中測試初二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全卷共6頁,滿分75分,考試時間7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相應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1.開國大典上,54門禮炮齊鳴28響,象征著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28年的光輝歷程。這28年是指A.1840一1868年B.1911-1939年C.1919一1947年D.1921一1949年2.下列標語中可以用來解釋西藏和平解放意義的是A.我以我心愛祖國,我以我行報祖國B.祖國大陸獲統一,各族實現大團結C.走全面建設道路,建強大工業國家D.五項原則贏世界,梅開三度譜華章3.右圖是上世紀50年代的一張照片,照片右下方寫有:磨溝村雇農冶金財分得木地二畝五分。這幅照片可用于研究A.土地改革在我國的開展與成果B.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利與弊C.抗美援朝取得勝利的內部原因D.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確立的過程4.下列關于1956年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相關內容表述正確的是①正確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②開啟全面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③明確指出了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④標志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北京市豐臺區殷維臣合作社建社前的8戶農民沒有一間溫室,而在建社的1953年,就籌集資金興建了27間溫室、進行冬季的細菜生產,這是單干時所不可想象的。材料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運動興起B.贖買政策實行C.農業合作化的優越性D.鄉鎮企業發展6.右圖為建國初期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變化柱狀圖。數據變化主要緣于A.土地改革的完成 1952年圓1957年535B.抗美援朝的推動1931.3146C.三大改造的進行1350.644D.一五計劃的實施鋼(歷噸)煤化噸)電力(千瓦時)(萬噸)初二歷史第1頁(共6頁)(期中)7.李華在某AI軟件中輸入了“千里躍進大別山”“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等關鍵詞來檢索歷史人物,可能得到的椎薦結果為A.孫中山B.毛澤東C.周恩來D.鄧小平8.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A.允許私人辦廠B.增強企業活力C.實行政企分開D.多方吸收外資9.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浦東經濟總量從1990年的60億元躍升到2017年的9651億元,財政總收入從11億元躍升到3938億元,增長了357倍。浦東的變化主要是由于A.人口素質的提高B.對外開放的實施C.國企改革的進行D.地理位置的優越10,下表中兩位人物的事跡體現出的共同時代精神有焦裕祿抱病帶領全縣人民王進喜率鉆井隊到大慶參加石油與嚴重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大會戰,當井噴險情發生時,他不顧奮力改變蘭考縣貧困面貌。腿傷,用身體攪拌泥漿,制服了井噴。A.心系祖國,嚴謹治學B.艱苦奮斗、無私奉獻C.立黨為公、執政為民D.堅持科學、崇尚民主11.下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人民購物方式的變化的表現。變化的實質為A.經濟的改革由農村向城市轉變且京伯授特B.農村改革緩解了糧食緊張狀況意田5張券C.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消除日用工業品D.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憑票證購買自由購買12.春聯折射人們的生活。1974年,湖北農民彭立成家的春聯是“過年只有兩升米押歲并無一分錢”;到1980年,他家春聯變成“過年儲米十余擔,押歲存款上千元”。春聯的變化折射出A.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制度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成果C.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最終確立D.我國建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13.適合下面時間軸的歷史主題是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童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A.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歷程B.綜合國力不斷提高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D.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4.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標志著我國“真正走向世界”成為推動全球化發展主要動力的事件為A.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B.加入亞太經合組織C.建立了海南經濟特區D.加人世界貿易組織15.1980年,為創作《在希望的田野上》,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農村體驗生活,他選擇這里主要是因為A.當地風景秀麗B.率先包產到戶C.富有革命傳統D.民俗文化豐富初二歷史第2頁(共6頁)(期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