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O二五年春期階段性訓練八年級·歷史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號、姓名、班級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務必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3.答非選擇題時,務必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試卷上答題無效。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周恩來對民主人士黃炎培說,它是由全國各黨派一起千斟萬酌制定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劇本”,起到臨時憲法作用。材料中的它是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2.歷史敘述包括史實與評價。下列關于“西藏和平解放”的敘述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A.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B.人民解放軍進駐拉薩,受到西藏各界的熱烈歡迎C.雙方達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D.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團到達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3.觀察右邊圖片,與之相符的場景是A.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聞B.唇亡齒寒安危系,義旗跨江助友鄰C.農民作主真豪氣,土地革新別可追D.一夜東風滿塞邊,包干號角動山川4.下面是新中國成立后,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及土地所有制的變化示意圖,結合所學,①②處正確答案是農村經①農業社會人民公社農村經濟濟改革主義改造化運動體制政革1949年1950年.1953年1956年。1968年1978年土地所封建土農民士地有制地制度所有制②A,土地改革土地公有制B.土地革命土地私有制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公有制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私有制八年級歷史階段性訓練6一1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叩5.新中國成立之初期,毛澤東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毛澤東這些話表明A.我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C.我國工農業發展不平衡D.農業改造勢在必行6.根據下圖得出的正確結論是徐特立的選民證(1954年)少數民族學生在制論中國第一光法年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屆全因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會場A.各民族的團結互助B.人民實現當家作主C.經濟建設成就突出D.社會主義制度建立7.創辦于濟南的中華老字號宏濟堂,與北京同仁堂、天津達仁堂齊名,號稱江北三大名堂。1955年,宏濟堂響應國家號召,公私合營為宏濟堂藥廠。國家在該廠公私合營過程中實行的創舉性政策是A.成立合作社B.無償沒收C.贖買政策D.八字方針8,下面是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圖,指出C到D國民經濟的變化與下列哪個選項有關?A.開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B,“十五年內超過英國”的奮斗目標C.“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年份D.“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1952195719601965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9.《復興之路》解說詞寫道,“有人說,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國的毛澤東,讓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而挽救了社會主義的鄧小平,為中國找到了一條使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道路”。這里所說的道路指的是A.開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D.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10.1984年國家啟動工業經濟改革,強調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搞活企業。瀕臨倒閉的海爾引進了德國電冰箱生產技術和優質管理,到1988年摘取了中國冰箱行業歷史上第一枚質量金牌。材料說明A.公私合營助推企業的良好發展B,經濟體制改革增強了企業活力C.國企改革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D.加入世貿推動了企業對外學習八年級歷史階段性訓練6一2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p二○二五年春期階段性訓練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1-5:DABAA 6--10:BCCCB 11--16:BCBBCD17.(14 分)(1)B C D A(2)黃繼光,上甘嶺戰役中的一位戰斗英雄,當沖鋒部隊遭到敵人火力阻擊時,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機關槍口,為戰友開辟了前進道路,自己英勇犧牲。他是最可愛的人,體現了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革命忠誠。邱少云所在的排,奉命于晚上潛伏在距離敵人只有 60 米的山腳下,準備配合第二天晚上大部隊的進攻。不料敵人的炮火燃起烈火,燒到邱少云身上。為了保證戰斗的勝利和潛伏部隊的安全,邱少云嚴守潛伏紀律,紋絲不動,直至被大火吞噬,壯烈犧牲。他是最可愛的人,體現了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革命忠誠。(事跡 2 分,精神 2 分)(3)原因:中國的封建土地制度極不合理。(意思相近即可,2 分)措施: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實行土地改革。(2 分)(4)新中國的成立和政權的鞏固。(意思相近即可)18.(18 分)(1)認識: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定的,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任答一點 2 分)(2)特點:優先發展重工業。(2 分)意義: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2 分)(3)所有制變化:到 1956 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社會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2 分)影響: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任答一點 2 分,共 4 分)(4) A.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 ④⑥ ;B.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③⑤ ;C.“文化大革命”時期: ①② ;(5)聯系:政治建設為經濟建設提供制度保障,經濟建設為政治建設奠定物質基礎。(2 分)19.(20 分)(1)聯系: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2 分)意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2 分)(2)中共十五大:鄧小平理論;中共十九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4 分)(3)觀點:【示例:黨和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不斷地深化和發展\改革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對外開放不斷深入等。(2 分)說明:至少選取 2 個史實進行說明,即史實+史實作用\意義\影響。(4 分)總結:【示例: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培養學生史料實證題的做題方法,2 分)(本題為開放性題,觀點正確,與史實能建立關聯,即可得分)(4)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下歷史半期.pdf 八年級歷史答案 (1).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