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河北省邯鄲市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基于兩幅地圖疆域規模的區別,秦采取的統治措施是( ) 周初形勢圖 秦朝形勢圖A.實行分封制 B.實行郡縣制 C.實行郡國并行制 D.設立三公九卿2.以下大事年表體現的時代特征是( )280年 西晉滅吳,統一全國 316年 西晉滅亡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420年 東晉滅亡,南朝開始 439年 北魏統一北方 494年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577年 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 589年 南北朝結束A.社會變革、繁榮開放 B.國家統一、繁榮開放C.政權分立、民族融合 D.國家統一、民族融合3.“杯酒釋兵權”只是權宜之計,要想社會徹底轉型,從亂世變成一個穩定的社會,宋代最終搞出了全套的理學體系,正統理論、忠君思想、名節觀念,是儒家思想演化到宋代這個時期,出現的一個共識。這說明北宋( )A.注重理學思想的發展 B.社會經濟蓬勃興起C.解除統兵將領的兵權 D.實行重文輕武政策4.軍機處將皇帝口諭擬為文字下發,事關重大的機密性上諭在加蓋軍機處印章后,不經過任何其他機構、官員,直接馳驛發送到受上諭人手中,軍機處的創建體現的封建政治發展趨勢是( )A.清朝有加強文字獄的趨勢 B.清朝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C.清朝專制制度的發展趨勢 D.清朝中央集權發展的加強5.王先明在《中國近代史》中提到:自有此約以后,西方各國相繼而來,借故強立種種不平等條約,中國遂受列強之桎梏而莫能自拔。“此約”應指(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6.回顧歷史,遵義會議必須看成為一次政治會議而非一場軍事會議,有那么多身為政治局委員或候補委員及部隊指揮員的軍事領導人出席了會議,這本身就極大地支持了毛澤東對李德的錯誤軍事戰略進行批判。這次政治局擴大會議的召開是史無前例的,它是中共黨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能夠說明這一結論的是( )A.國共兩黨合作發動北伐戰爭 B.中國共產黨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C.開創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D.在關鍵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7.1951年6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指示“在全國普遍地開展愛國公約運動,開展增產、捐獻武器運動和優待烈屬軍屬及殘疾軍人的運動,借以提高人民的政治覺悟和愛國熱忱,借以鼓勵前線的士氣并解決一部分財政上的困難”。上述政策主要是為了( )A.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 B.建立土地公有制C.贏得保家衛國的戰爭 D.為工業化籌集資金8.如圖反映的是1984年馬勝利承包石家莊市造紙廠后指導工人工作的情景。該廠的發展主要得益于( )A.國內國際市場的不斷拓展 B.企業經營自主權的擴大C.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建立 D.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需要9.許多希臘人因移居中東而致富。他們以冒險精神和先進的商業、金融方法做出許多貢獻。如采用或更廣泛地使用空吸式活塞泵、水車、螺絲鉆子和水壓機等技術發明,還掌握大規模的灌溉系統、礦山、采石場、鹽田、“皇田”和制造華美織物和陶器的工場。地區貿易和生產率獲得相應增長。可見希臘人的移民擴張( )A.造成了被征服地區的災難 B.推動希臘民主制度的擴展C.掠奪了東方地區無數的財富 D.促進了希臘文化的廣泛傳播10.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力量得到進一步增強,許多國家走上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能夠代表這一歷史發展趨勢的重要事件是( )A.英國光榮革命 B.法國大革命 C.日本明治維新 D.辛亥革命11.希特勒對蘇聯的侵略使丘吉爾的對蘇態度發生了急劇變化。他在蘇德戰爭爆發當晚發表的廣播演說中聲稱:“俄國的災難就是我們的災難,也是美國的災難。俄國人為保衛家鄉而戰的事業是世界各地每個自由人的事業。”丘吉爾明確表示,英國將給予蘇聯“一切可能的援助”。這反映出( )A.蘇德戰爭導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B.丘吉爾對蘇態度的轉變產生的歷史原因C.國家利益和社會制度的不同阻礙了同盟形成D.丘吉爾對蘇態度的轉變產生的歷史影響12.中國的核國家地位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承認,日本崛起為美國經濟上的競爭者,而中蘇分裂的加劇則提供了利用此情況來加強美國優勢的機會。在此國際形勢下,美國采取了全新的政策調整中美關系,這一舉措產生的國際影響是( )A.有利于建立穩定、持久的國際秩序B.開始了兩大陣營數十年的冷戰局面C.重新調整了美蘇在亞太地區的關系D.突破了長期以來對中國的遏制政策二、材料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太宗君臣皆親歷隋末戰亂,能夠居安思危,勵精圖治,采取了輕徭薄賦、舒緩刑罰、并省冗官、精簡宮掖、提倡節儉、勸課農桑等一系列政策,出現一片升平景象。史稱貞觀四年(630)“天下大稔,流散者皆歸鄉里,米斗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于海,南及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赍糧,取給于道路焉。政治風氣開明,太宗則能打破地域偏見,大量拔擢山東和江南士人至中央高層,與關隴集團兼用,故貞觀一朝得人為盛,如房玄齡、杜如晦并稱貞觀賢相,即分別出自山東、關隴。材料二 貞觀一朝雖僅為經濟恢復時期,尚未臻于鼎盛,但與前朝類似時期相比卻并非單純的“無為而治”,如邊疆問題即不是全取守勢,而能主動出擊并獲得顯著戰果,首先是對東突厥的戰爭獲顯著戰果,原隸屬東突厥的諸部族皆奉唐太宗為“天可汗”。(1)貞觀之治在我國歷史上被譽為“太平盛世”,據材料一概括分析貞觀之治的盛世表現。(2)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分析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3)材料二認為貞觀之治與前朝類似時期相比卻并非單純的“無為而治”,試舉一例說明。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中國誕生后,石家莊工業揭開了發展史上新篇章。“一五”期間,石家莊市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城市之一。1953年初,國家投資4.2億元,興建了大型紡織聯合企業(棉紡一廠、二廠、三廠、四廠和第一印染廠)、華北制藥廠和熱電廠三個重點企業,以后又陸續興建了華新紡織廠(棉紡五廠),農藥廠、動力機械廠、汽車修理廠(汽車制造廠)和卷煙廠等17家工廠,形成了以紡織、機械、化工、輕工等四大門類重點,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奠定了工業經濟發展的基礎。材料二 改革開放的初期,石家莊率先邁出了城市改革的步伐。先后涌現出了被稱為“馬承包”的馬勝利、“張聯合”的張興讓等一大批全國、全省改革開放的先進典型,極大地挖潛和激活了企業生產經營的內在活力。為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工業企業改革領域加速向建立“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邁進。——均摘編自石家莊市委研究室《解說石家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石家莊在建國后迅速建成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石家莊市城市企業改革的意義。(3)作為未來社會主義建設者,談談你認為城市經濟發展需要具備哪些條件?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世紀60年代,英國生產力開始突飛猛進的發展,外圍村莊一直持續圈地運動,大批農村人口朝著城市轉移。倫敦人口迅速增加,市中心有宏偉的大教堂和寬闊的道路,街道兩旁有很多磚造建筑,也有很多木制房屋,有錢人的豪華馬車穿梭其間。中心區域之外則遍布貧民窟,破爛的房屋里面擠滿了人,有時候一間房里能擠二十個人,所有的生活垃圾都是直接倒在外面的街道上。麻疹、痢疾、天花等疾病輪番肆虐,就算每年有八千新移民涌入倫敦,也遠遠趕不上病死的窮人數量。——摘編自張亞東《英帝國史》材料二 全球城市化是全球國家城市發展的一種現象。隨著信息網絡的高速發展,資本和勞動力的全球流動性增加,大規模的城市化運動在全球展開,世界正在經歷一個城市化的過程,一個新的城市時代已經來臨,可以想象,全球城市化水平在未來的40年內將高達70%。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是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城市定居,城市在各個層面將面臨世界上最大的挑戰。應對這些挑戰,需要全世界同心協力,精誠合作。——鄒歡《全球城市化時代的展望》(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指出英國早期城市化存在的問題。(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世界城市化的發展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趨勢形成的原因。2025年河北省邯鄲市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A C A D C B D C題號 11 12答案 B D13.(1)表現:糧食豐收;流離失所的人回到家鄉;糧價便宜;政治清明;選拔平民出身官員。(2)原因:統治者居安思危,勵精圖治,采取了輕徭薄賦、舒緩刑罰、并省冗官、精簡宮掖、提倡節儉、勸課農桑等一系列政策。(3)舉例:如邊疆問題,主動出擊并獲得顯著戰果,原隸屬東突厥的諸部族皆奉唐太宗為“天可汗”。14.(1)原因:新中國成立;黨和政府的重視;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一五”計劃的實施;棉花種植業的發達;人民群眾的建設熱情。(2)意義:增強了石家莊市企業的活力;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開始確立市場經濟體制;為其他省市的改革提供了借鑒;推動了河北地區的改革開放進程。(3)條件: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門類齊全;銳意進取的改革精神等15.(1)問題:城市污染嚴重;貧富差距懸殊;貧民居住條件惡劣;傳染病流行;城市基礎設施不夠完善。(2)趨勢:城市化比例日益提高原因:兩次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推動經濟的發展以及產業升級;世界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全球聯系的不斷加強;信息網絡的高速發展,資本和勞動力的全球流動性增加;二戰后新興獨立國家經濟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