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中調研試卷高一歷史(合格考)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參考答案2345678910A0DD0AB011121314151617181920BAGDAcABDc21222324252627282930ACBDBAA31323334353637383940BACBDABD二、主觀題參考答案42.(1)變化:周邊民族產生華夏認同觀念,戎狄蠻夷逐漸融入華夏族;通過民族交融,華夏族的內涵進一步豐富,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影響:民族交融有利于秦的統一;為漢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礎。(2)特點:善待各個少數民族;以懷柔為主,武力為輔:通過和親增進民族感情。(3)背景:西方列強入侵,加深了民族危機。內涵: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共同參與國家治理:中華民族為一體。42.(1)文明:古代希臘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西亞文明、古代印度文明。特點:承襲希臘的傳統,并與東方文化交融:是一種多民族的文化:文化中心發生了轉移。(2)影響:促進了全球貿易和商業交流:推動了物種交換:改變了世界人口的結構:有利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3)背景:工業革命期間,蒸汽機的發明與改良,革新了動力技術,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意義:汽船、火車的發明,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的進步,便利了人們的出行,促進了地區間、國際間的人口交流與貿易往來,加強了整個世界的聯系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調研試卷高一歷史(合格考)本試卷共10頁,共100_分,調研時長60分鐘第一部分單項選擇題(共60_分)一、單選題(本大題共40小題,1.5*40,共60分)1.我國己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點遺址有數百處,代表性的有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和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的北京人。研究元謀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資料來自于A.考古發掘B.史書記裁C.神話傳說D.學術論著2.商鞅變法開始于公元前356年,變法使泰國國富兵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其主要內容包括①實行宗法制②獎勵軍功③普遍推行縣制④重農抑商,獎勵耕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0D.②③④3.下圖所示的中央機構創立于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A.夏朝B.商朝C.西周D.桊朝4.兩漢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成就斐然。其中改變了書寫材料,促進了文化傳播和發展的是A.《史記》B.《神農本草經》C.蔡倫改進造紙術D.《漢書》高一歷史(合格考)第1頁共10頁第1頁5、唐玄宗統治前圳,選賢任能,改革吏治,發展生產,大興文治,改革兵制,將朝推向全盛時期。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A.文景之治B.光武中興C.貞觀之治D.開元盛世6.中國古代賦稅制度不斷變化,唐軔的實行,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橫線處應填A.井田制B.均田例C.兩稅法D.募兵制7.宋太祖趙匡胤派文官出任地方長官知州,設諸路轉運司總理地方財政,將地方精銳部隊編入禁軍。其目的是A.加強中央集權B.削弱宰相權力C.緩解邊境壓力D.解決財政危機8.某學習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搜集到如下材料:“鐵木真統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行省制度”等,從中可以推斷他們研究的主題是A.南宋與金政權的對峙B.蒙古崛起到元朝的統一C.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D.宋元思想文化高度繁榮9.在宋代的官員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來自平民家庭,這是因為當時推行A.分封制B.察舉制C.九品中正制D.科舉制10.“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督察院…事告朝廷總之。”材料中“我朝”指的是A.漢朝B.唐朝C.明朝D.消朝1.有學者認為,明消時期中國古代經濟進一步發展。下列史實能夠佐證這一觀點的是①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引進②出現了區域性商人群體③附上和海上絲綢之路開通④興起一大批工商業市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高一歷史(合格考)第2頁共10頁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期中考試歷史(合格考)參考答案.pdf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期中考試歷史(合格考)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