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中學情測評九年級歷史的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的答策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知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每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代號涂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1.下圖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仰韶先民復原像:男性,40歲左右,距今約5600年。這一重要成果有助于幫助我們了解(A.遠古時期的人類活動B.原始農業與史前社會中C.早期國家和文明起源D.奴隸社會王朝的更替邦2.鄭州地鐵4號線會展中心站內,“先下后上文明乘車”提示標語下方配有古文翻譯,這是為了宣傳()士子乘車A,靈寶西坡遺址出土的彩陶B.良渚遺址出士的精美玉器C.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D.殷墟遺址發現的甲骨文字3.西漢時期,人們已經學握了造紙的基本方法: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工藝,使紙的質量大大提高。這說明漢代()A.漢字結構完善B.儒學地位確立C.書寫材料改進D.統一局面形成4.東晉德清窯黑釉雞頭壺比例協調、釉面滋潤透徹:南朝青瓷蓮花尊集中了浮雕、模印、刻畫等笨裝飾手法,造型精美獨特。它們共同見證了()糊東晉德清窯黑釉雞頭壺南朝青瓷蓮花尊A,江南地區的開發B.北方各族的內遷C.短暫統一的西晉D.北朝政權的更替最:九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5.日本的平假名、片假名是以漢字為基礎創造的表音文字;書寫時多用平假名,片假名一般用于書寫外來語、擬聲詞等。這體現出()A.唐朝政治制度先進B.中華文化影響深遠C.中華文明多元一體D.中日民間交往密切6.宋代是我國歷史上城市大發展的時代,有學者把宋代比作“東方文藝復興時期”。與這一觀點契合的是宋代()A,資本主義迅速發展B.車事實力十分強大C.都市生活豐富多彩D.市民階層不新壯大7.元朝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務必須呈報中書省,軍政要務則需呈報樞密院。沒有來自中央的詔旨,行省宮員不能更改賦稅征收制度,不得調動軍隊。這說明行省制度()A,促進民族交融B.增強地方實力C.促進文化交流D.加強中央集權8.下圖反映出清朝(清朝中期人口數量和人均耕地面積4322.8621842.001753年1766年1784年1812年1851年圓人口數量(億人)口人均耕地面積(畝)A.君主專制強化B.經濟衰退嚴重C.人地矛盾突出D.疆域空前遼闊9.“乙未戰爭”是1895年發生的一連申臺灣人民反抗日本統治的大小戰役之總稱。其背景是()A.《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B.《北京條約》開天津為商埠C.《馬關條約》割臺灣島給日本D.《辛丑條約》嚴禁人們反帝10.康有為、譚嗣同、嚴復等啟蒙思想家猛烈批判封建專制主義,批判舊倫理,倡導博愛、平等、自由、人權。這強調戊戌變法()A.是中國政治近代化的開端西,B.促進西方先進技術傳搭C.在思想文化方面影響深遠D.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統治11.在參照大量史料、回憶錄、采訪和讀解歷史照片后,沈堯伊創作了下面所示油畫《遵義會議》。這幅油畫()裝來A.客觀記錄了當時的會場實沉B.帶有作者對歷史的合理想象C:生動展現了遵義會議的內容其D.是研究遵義會議的一手資料12.1862年,上海最早刊行的中文日報《上海新報》發行:1872年《申報》發刊:此外,天主教所辦《益聞錄》、新教傳教士所辦《萬國公報》都是刊行年份較長的中文報刊。這體現出近代(A,交通事業的發展B.社會習俗的變遷C.通信事業的發展D.傳搭媒介的轉變九年級歷史試題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