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校聯盟2025年4月期中聯考高二歷史試題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選擇性必修2第五、六單元十選擇性必修3第一至三單元。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城市是一定區域內政治權力、軍事防御、經濟活動、宗教祭祀的中心場所。某同學整理了古今中外城市發展史和水陸交通變遷的相關知識后,作出以下筆記,其中正確的是①元朝重新開通以洛陽為中心的大運河,溝通中國南方和北方②古羅馬城市的道路系統和供水排水系統,成為后來西方城市建設的標準③17世紀開通的法國米迪運河連接了地中海和大西洋,目前仍在通航④20世紀末,中國第一條地鐵在上海問世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歷時四年,于1909年提前全線通車,其“人”字形設計,彰顯了國人智慧。關于京張鐵路的修建表述正確的是A揭開了中國自籌自建鐵路的序幕B.是洋務運動民用工業取得的重要成果C.源于列強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D.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筑路水平3.下表為1889年與1926年上海外白渡橋(連接黃浦區與虹口區的過河橋梁)的交通工具使用變化情況(單位:輛/天)。這反映出年份步行人力車馬車轎子腳踏車汽車公共汽車有軌電車188911770698454490000192650823146000034593764172922A民眾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B.西方殖民侵略不斷加深C.國家工業化推動交通工具變化D.生活方式的近代化趨勢4,以下是我國交通事業取得的成就。按照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一“東風號”下水②中國建成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一上海滬嘉高速③中國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一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④中國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條高鐵一土耳其的伊安高鐵二期建成通車A.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①④②③5.“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這段話最早可能出自A《傷寒雜病論》B.《溫疫論》C.《黃帝內經》D.《肘后備急方》【高二4月期中聯考·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