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福州八中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一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本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下圖是土地改革與抗美援朝戰爭關系圖,其中交集部分反映的是(土地抗美改革援朝戰爭A.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B.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C.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D.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2.20世紀50年代中期,鞍山鋼鐵公司擴建,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新中國第一輛汽車“解放牌CA10”。沈陽飛機制造廠成功試制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殲一5”。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面貌,初步建立了獨立的工業體系。這主要是由于()A.國民經濟的恢復B.計劃經濟體制建立C.“一五”計劃的實施D.“大躍進”運動的開展3.下表是有關新中國工業產值的數據統計表。據此可知(工業類型1952年(億元)1957年(億元)1953~1957年年平均增長率(%)國營工業142.6421.518.1合作社工業8.6149.222.3公私合營工業13.7206.354.0私營工業105.362.39.0A.生產關系調整成效明顯B.國家工業布局漸趨合理C.輕重工業部門協調發展D.多種所有經濟成分增多4.1956年,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運。”這一方針()A.體現了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B.反映出當時中國正積極改善對外關系C.主要側重于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D.為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5.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展后,出現了“上工敲破鐘,干活大呼隆,下工打沖鋒”“一遍哨子不理睬,二遍哨子慢慢來,三遍哨子拖它半天也不礙”的景象。這本質上反映了()A.農業生產力得到提高B.生產關系脫離了實際C.農村勞動力出現富余D.社會公平基本上實現第1頁6.1960年,中共中央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以調整農、輕、重之間的比例關系,壓縮基本建設規模,縮短重工業戰線,節儉財政支出等。這一方針實施的主要背景是()A,經濟困難局面的出現B.抗美援朝運動的開展C.反右派斗爭的擴大化D.中共八大的順利召開7.1964年江蘇省按照國家三線建設的戰略規劃,將常州機床廠的部分職工和設備一同遷往大別山區,共同組建國營江準機械廠,主要生產自動步槍等軍工產品以保障國家的軍事需求。這次戰略調整旨在()A,改善革命老區發展落后的局面B.應對國際形勢緊張和蘇美兩國的威脅C.實現國家工業布局的均衡發展D.落實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二個五年計劃8.20世紀六十年代,大量先進典型和英雄人物抒寫了改天換地的壯麗詩篇,形成了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時代精神,如:鐵人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是()A.鞏固新生的政權B.進行社會主義改造C.開展“一五計劃”D.全面建設社會主義9.據下表可知,國家在該階段()表2中國1949一1978年的部分探索和建設成果農業建興修水利、開展農田基本建設、培育推廣良種。設工業建建立了一大批基礎工業項目,涉及治金、汽車、機械、石油、化工設等多個領域。國防建成功爆炸原子彈、氫彈,試制并成功發射中遠程導彈和人造衛星。設A,全面實現了社會主義目標B.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C,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D.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10.1979年,鄧小平在黃山接見了正在該地拍攝電影的香港演員,還破例同他們拍照合影,觀看了他們即興表演的節目,并為他們簽名留念,很多媒體對此予以報道。這()A.有利于推動新時期的思想解放B.說明“一國兩制”得到文化界的認可C.突出反映政府收回香港的決心D.為對外開放戰略的提出創造有利條件11.1992年初,鄧小平先后途經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幾千公里,歷時一個多月的行程中,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一邊調研視察,一邊發表了一系列振聾發聵的新觀點,后來被統稱為“南方談話”。下列屬于“南方談話”的內容是()A.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大命題B.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重大的理論問題C.闡述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間的關系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