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姓名準考證號4.毛澤東評價武則天“了不得”,“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山西省2024一2025學年七年級第二學期階段二質量檢測有用人之術”。下列史實能印證這一評價的是A.簡化機構,提高行政效率歷史B.制定法律,減省刑罰C.創立殿試,親自面試考生注意事項:D.抑制權貴,整頓吏治1.本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頁,滿分75分,考試時間70分鐘5.小明同學搜集了如下圖片作為課前五分鐘演講的素材,他演講的主題應該是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相應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共30分)》唐朝越窯秘色瓷唐朝邢窯唐朝三彩釉陶《簪花仕女圖》(局部,畫中貴八棱凈瓶白瓷長顏瓶載樂駱駝族仕女著紗、羅布料的衣裙)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A.唐朝手工業的發展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B.坊市制度的松弛1.隋朝為加強對戶籍的管理,規定不許大家族聚居,必須分房,各自立戶。這項措施使得C.唐朝中外經濟交流戶數快速增加,官府的賦稅也跟著水漲船高。此項措施的直接目的是D.民族文化的交融A.促進人口增長B.鞏固國家統一6.構建思維導圖可以清晰地展示歷史演進脈絡及時代特征。右圖反映C.提高生產效率D.增加財政收入的時代特征是匠圖2.時間軸是理清歷史發展脈絡的重要工具。下面史實發生在圖中②處的是A.政權的更迭與分立因南因五代十國B.民族交融加速①②③④十十C.經濟重心開始南移統一581年618年907年960年979年1127年1279年1368年D.君主專制強化/宋A.楊堅改革,依才取士B.李淵建唐,定都長安7.“梁武帝…前后三度舍身施佛…餓死臺城,國亦尋滅…由此觀之,佛不足事…C.徽宗聯金,夾攻遼國D.忽必烈建元,行漢法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萬代之惑。”此文出自向唐憲3.唐太宗經常與群臣討論歷代王朝的興衰成敗和治國策略,并從中吸取歷史經驗。他對宗上奏的《論佛骨表》,其作者是隋王朝覆亡的教訓尤為重視,從前代興亡的歷史中看到了人民群眾的力量。下面體現A.王充B.祖沖之了他這一思想的是C.韓愈D,柳宗元A.“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8.“諸校露刃列于庭,曰:‘諸軍無主,愿策太尉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加太祖身,眾皆B.“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羅拜,呼萬歲。”《宋史·太祖本紀》記載的這一史事是C.“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A.楊堅奪權B.玄武門之變D.“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C.陳橋兵變D.“靖康之變歷史第1頁(共8頁)歷史第2頁(共8頁)18.(1)民族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1分)影響:促進了民族交融: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山西省2024一2025學年七年級第二學期階段二質量檢測的發展;有利于邊疆地區的開發;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2)特點:政權并立,戰和交織。(1分)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相同點:都發生在南宋時期:都屬于漢族政權與民族政權之間的沖突:都為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作出了貢獻;都未取得最終的勝利;兩人都具有良好的品格和崇高的民族第I卷選擇題(共30分)氣節;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3)表現:邊疆各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人等雜居相處:原先進入黃河流域的契答案D BB C AA CC D C B A B DA丹、女真等,經過長期共同生活,已同漢人沒有什么區別;來自中亞、西亞的人移居中國,同漢、蒙古、畏兀兒等人,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交融,形成新的民族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5分)回回(回族):蒙古族走向全國: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16.問題1孫思邈是唐代醫學家,在醫學和藥物學方面貢獻很大,被后世尊為“藥王”;他意義: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加強了各族間的了解與聯系;對中華民族進所著的《千金方》,總結了唐以前歷代的醫學理論和實踐經驗:他還非常重視藥物的采一步交融具有重要意義;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促進了中華民族多元集、配制和使用:他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獲得廣泛贊揚。(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體格局的形成: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2分)(4)民族關系的表現形式主要是戰與和;各民族之間的友好往來和合作是歷史發展的雕版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重要發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圖文進行印刷的技術:至少在唐主流;在和平時期,各族人民之間雜居相處,友好往來,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朝前期已經出現;它的傳播,促進了世界不同地區文化的交流傳播與文明的發展。(答固:不同民族都對祖國邊疆地區的開發作出了重要貢獻;要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共同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繁榮;等等。問題2創新:第一組,灌溉工具由人驅動轉變為由流水沖擊驅動;(1分)第二組,耕作評分說明:答出符合題意的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工具由直轅犁變為曲轅犁。(1分)19.(1)①隋:(1分)②應縣木塔。(1分)影響:減輕了人力負擔;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提高了糧食的畝產量;有利于農業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是我國橋梁建筑發展史上的偉大成就:精耕細作;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分,共2分)應縣木塔: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木塔;是現存世界木結構建筑的典范;是傳統榫卯17.(1)不同:圖一唐朝的中書省負責草擬皇帝詔令,可以參與決策過程。(1分)圖二元朝結構的杰作;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和圣地;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的中書省掌管全國的行政事務,是最高行政機構;并直轄山東、山西和河北等地,派出(2)盛況:水上交通發達(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對外貿易頻繁;沿海、沿江城市商品貿臨時機構處理地方事務。(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易繁榮: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宣政院。(1分)城市:揚州、蘇州、杭州、明州、泉州、廣州等。(答出符合題意的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2)特點:政府主導:自由報考;公開考試:考試內容豐富,以國計民生為主:以考試成(3)特點:對外政策開放;友好往來;雙向交流;交往范圍廣;盛況空前;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績作為選拔依據: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說明示例:以“雙向交流”為例,新羅派使臣和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仿意義:科舉制度是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重大變革:加強了朝廷在選官上的權力:逐漸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還引入了中國的醫學、天文、歷算等科學技術;同時,朝鮮半島確立了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用人制度;擴大了統治基礎;對社會階層流動起到積極作的音樂傳入中國,不僅在唐朝宮廷演出,而且廣泛流行于民間。用;顯著提高了整個官僚隊伍的文化素養;有利于人才選拔的公正和透明,促進了社評分說明:任選其中一個特點,結合史實進行說明得1分。會的公平與正義;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4)示意圖示例(3)通判特殊在它的核心職責是監督知府知州施政(負責監察事務):有直接向皇帝報北告的權力(獨立奏事);分散知府知州的權力;兼行政與監察于一身:等等。(答出任意¥新羅波斯一點得1分)東羅馬帝國·長安大食行省即行中書省,是中書省常設的地方最高行政機構,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日本固;行省轄區廣闊,軍政大權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行省制度的創立,是我國古代地天叢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成為我國省制的開端;等等。(答出任意一點得1分,共2分)評分說明:分別畫出亞洲或歐洲的大致方位及路線并標明國家得2分,共4分」歷史答案第1頁(共2頁)歷史答案第2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歷史 · 答案.pdf 山西省大同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歷史試卷(PDF版,含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