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伊寧縣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學科素養調研試卷A.581年,楊堅建立隋朝B.唐朝時期,農業上發明了曲轅犁和筒車七年級歷史C.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政權D.元朝統一,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奠定基礎10.澶淵之盟和宋夏和約在歷史上都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其表現為()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成績A.消除了民族之間的矛盾B.導致了北宋政權的滅亡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C.削弱了遼夏政權的勢力D.保持了長期的和平局面1.“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這是唐代詩人胡曾創作11.2024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馬英九一行時強調,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共同建設了包括寶島臺灣在內的祖國疆域,共同書寫了中國歷史、回顧歷史,中央政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千里長河”的中心是()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是()A.余杭?B.長安?C.涿郡?D.洛陽A,澎湖巡檢司B.北庭都元帥府C.宣政院D.臺灣府2.唐朝時期,漢文在西域已成為一種盛12.復旦大學錢文忠在講授唐朝對外關系時說:“一個偉大僧人西行取經的傳奇故事,一條由信念、堅北行的語言文字。如圖是新疆地區出土的今日生莫咸(嫌持和智慧澆儔而成的求知之路,一個民族胸襟開闊、海納百川的真實寫照”這位偉大僧人是()唐代文書,長538厘米,寬27厘米,內池(遲)。明朝是賈(假人日,A.張騫B.甘英C.玄奘D.鑒真早放學生歸。容是當地12歲學童卜天壽抄寫的《論語》13.岳飛的“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反映了()如《千字文》及創作的詩歌等。反映了()A,中原地區政局穩定B.民族交往交流交融A,未雨綢繆的前瞻意識B.英勇不屈的報國情懷忠C.西域商品經濟發達D.絲綢之路貿易繁榮C.飄逸瀟灑的浪漫風格D.閑適自由的樂觀精神14.“史詩互證”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能夠論證南宋統治者偏安江南的詩句是()長3.王安石說“保甲之法成,則寇亂息而威勢強矣”。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目的在于()A.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B.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A,抵御西夏與遼的軍事進攻B.平息農民階級的反抗斗爭C.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D.暖風熏得游人碎,直把杭州作汴州C.加強禁軍對地方的控制D.增強同大地主、大官僚斗爭的力量15.王兵同學在閱讀了《契丹國志》、《細說宋朝》、《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等相關書籍后,完成了歷4.物理學科中的“鐘擺理論”是指鐘擺總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值在一定范圍史老師布置的探究性作業。該作業的主題最有可能是()內作有規律的擺動。李華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史時,借用該理論繪制了A.繁榮與開放的時代B.封建國家的統一時代壞武將如下示意圖。鐘擺在10世紀中后期向右擺動的原因是()C.車閥割據混戰時代D.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9翻A.唐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B.唐朝在地方增設節度使16.下面為中國古代某部人物傳記中的目錄,該傳記是()C.北宋實行崇文抑武方針D.元朝設置北庭都元帥府第一章誕生前的蒙古草原;第二章在苦難中成長;第三章統一蒙古的戰爭;第四章斡難河源的大汗A.《唐太宗傳》B.《岳飛傳》C.《成吉思汗傳》D.《元世祖傳》5.如下圖為一學生整理的某一歷史時期治國理政主①任用姚崇,宋璟為相②整領吏治,裁減冗員17.歷史史實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下列對隋唐時期輝煌文化的敘述中與史實不符的是()要舉措。這一時期史稱()③發展經濟,改革稅制④注重文救,編修經籍A.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印刷的《金剛經》A.文景之治B.開皇之治B.孫思邈總結歷代醫學理論和實踐經驗,著有《千金方》,被后世尊為“藥王C.貞觀之治D.開元盛世C.白居易提倡詩歌要反映現實生活,通俗易懂,被后人譽為“詩圣”6南宋初年,金軍多次大舉南下,威脅統治。率軍北伐,收復失地,取得郾城大捷,深受人民愛戴的抗D.顏真卿創立了“顏體”,是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金將領是()A岳飛18.唐朝時期,中國的風俗習慣傳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端午(陽)節”、七月初五“中元節”、九月初九“重B.寇準C.忽必烈D.王安石蘇7.唐代某著名的無神論和樸素唯物主義者認為希望得到上天的恩賜,或者希冀依賴上天進行賞罰都是陽節等。這印證了唐朝()極其荒謬的,人只要掌握自然規律,就足以支配自然。這位思想家是()A.民族關系和睦B.中外交流發展C.政治制度創新D.文學藝術繁榮A.韓愈B.柳宗元C.僧一行D.白居易19.從“小邑猶藏萬家室”的極度繁盛,到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的千里蕭條,導致唐朝出現如此巨8.“一帶一路”一端連著中國,一端連著世界。早在宋朝時期,我國的海外貿易范圍很廣,東到朝鮮、大轉折的事件是()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當時政府為了管理海外貿易而設置的機構是()A.黃巢起義B.安史之亂C.唐朝滅亡D.陳橋兵變A.錦衣衛B.宜政院C.驛站D.市舶司20.隋唐統一中國后,中華典章制度、思想文化等深刻影響了日本、朝鮮和越南,最終形成了以中華文9.史實即歷史事實,史論是對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評論。下列選項中,屬于史論的是()明為基礎、以漢字為表征的東亞文化圈,它也被稱為“中國文化圈”。“中國文化圈”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年級×(科目)第1頁(共×頁)×年級×(科目)第2頁(共×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