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錦州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質量檢測(一)歷史試卷(本試卷共19道小題試卷滿分70分歷史和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間共150分鐘)考生注意: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表: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舉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以下三個從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共同反映了訂線稻谷豬紋陶缽骨耜A.人類的起源B.原始農耕生活C.遠古的傳說D.早期國家產生訂2.英國大英博物館藏有一件來自中國的畫卷臨墓品,它的原作創作于東晉,體現了“以形寫神”的特色。該畫卷最有可能臨摹了不A.顧愷之的《女史箴圖》B,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C.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D,閻立本的《步輦圖》3.中國人民銀行于1988年發行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一套。其中1枚金幣如圖所示。該要圖中歷史人物的主要功績是線題趙匡胤紀念金幣A,建立北宋政權并強化中央集權B,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改革C.使北宋與西夏邊界貿易興旺D.與遼議和,簽訂《澶淵之盟》4.蔣廷黻在《中國近代史》中指出:“洋務派倡導者始終未能制定系統的建設方略,其改革初衷僅聚焦于鞏固國防之需。”下列近代企業中最能直接印證這一觀點的是A.漢陽鐵廠B.輪船招商局C.開平煤礦D.江南機器制造總局九年級歷史試卷第1頁(共8頁)5時空觀念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聯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解讀下面的中國歷史時間軸,關于中國古代史朝代及其階段特征的表述,正確的是①②③宋元時期④晚晴時期公元前221年220年581年907年1368年1840年A.①是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B,②是夏商周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C,③是隋唐時期,大一統國家的鞏固和發展D,④是明清時期,封建社會繁榮與對外開放6.歷史文獻中的隱喻常承載著深刻內涵。對下文解讀最準確的是我們紅軍像經過了一場暴風雨的大樹一樣,雖然失去了一些枝葉,但保存了樹身和樹根。懂嗎?保存了樹身和樹根」一金沖及《周恩來傳(1898-1949)》A.古田會議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B.遵義會議是我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C.紅軍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D.長征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千力量7.下圖是我國抗日軍民在華北破襲鐵路次數統計圖。該破襲行動的高潮出現在次數圖例:400一破襲行動300250200150501月4月7月10月1月4月7月10明1939年1940年A.徐州會戰B.百團大戰C.武漢會戰D.平型關大捷8.辨別歷史陳述類型是理解歷史的基礎。下列對“近代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的描述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A.狀元實業家張賽回到家鄉創辦了大生紗廠B.20世紀20年代男裝中西服與中山裝并行C.社會生活呈現出新舊并呈、多元發展的變化特征D,一戰期間西方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九年級歷史試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