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聯考協作體期中考試高二歷史試卷命題學校:隨州市實驗高級中學審題學校:天門市競陵高級中學考試時間:2025年4月24日10:30一11:45試卷滿分:100分★祝考試順利★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考號、班級、姓名等填寫在答題卡上。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填空題和解答題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袋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在試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共45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農業的出現是人類經濟和社會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類開始從食物采集者轉變為食物生產者。“農業的發明”實現了由攫取經濟到生產經濟的革命性轉變,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面貌。這一變革的實質是A.人口快速增加B.文明逐步形成C.步入舊石器時代D.生產力出現飛躍2.右圖中勞作場景的變化說明我國農業發展的本質特征是()漢代料型和型耕法A.耕作方式不斷進步B.精耕細作趨勢明顯C.農業動力不斷革新嵌國鐵華絆唐代曲轅犁D.生產工具逐步改進3.首指原產西亞,漢代王逸《正部》中記載:“張騫使還,始得大蒜、首蓿”,2007年在榆林南郊的一個漢幕中,出土了東漢和帝時期(88一106年)的苜蓿籽實。這說明絲綢之路A.推動區域間物種的傳播B.初步構建起全球化市場C.有利于中西科技的互鑒D.促進了西域經濟的繁榮2025年春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聯考協作體期中考試高二歷史試卷(共6頁)第1頁4.唐末,中央下詔,位于交通要道的軍鎮官員,隨意征收稅費者將按貪贓枉法論處。這反映了A.地方官員腐敗現象嚴重B.遏制了藩鎮割據局面C.軍鎮阻礙了交通的發展D.軍鎮的經濟功能加強5.明朝中后期,蘇州、松江等地絲織業中出現了“機戶出資經營,機工計日受值”的現象,且當地部分機戶擁有織機達二十至四十臺,雇傭工人進行生產。這主要反映了當時中國()A.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B.重農抑商政策徹底瓦解C.自然經濟開始逐漸解體D.傳統手工業實現全面轉型6.19世紀末,清政府官員劉錫鴻等人反對修建鐵路,提出“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澇之災易召”“火車飛行,路稍不平則全車皆碎”“借英法金錢修筑,列強將借機侵逼”等理由。這一現象主要反映了(A.中國傳統風水觀念根深蒂固B.近代中國交通依賴列強技術C.封建保守勢力阻礙近代化進程D.清政府缺乏鐵路修筑的資金7.19世紀中后期,工廠制度逐漸引入中國。至1913年,中國近代工廠數量初具規模。據統計,1913年以前開辦或投資工廠的投資者中,地主占55.9%、買辦占24.8%、商人占18.3%、華僑占1%。這一現象表明,中國近代工廠制度A.是實業救國思潮的產物B.是主要的生產組織形式C.仍屬于封建經濟的范疇D.受中國社會性質的影響8.農業是立國之本,糧食安全更是強國之基。下表是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關于糧食安全的部分措施及其目標。請將措施與對應目標進行匹配,選擇正確的選項組合(措施目標1.擴大糧食單產提升工程a.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2.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b.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品質3.支持智慧農業技術應用℃,穩定農民種植收益,調動積極性4.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d.保障種源自主可控,突破“卡脖子”技術5.肉牛、奶牛產業纖困政策e,平衡高牧業供需,穩定基礎產能A.1-b,2-d,3-a,4-c,5-eB.1-e,2-a,3-d,4-e,5-cC.1-c,2-e,3-a,4-b,5-dD.1-d,2-c,3-e,4-a,5-b9.2024年底,DeepSeek-R1發布,至今已有多個行業和地方接入大模型。比亞迪等20余家新能源車企接入大模型后探索車路協同,優化鋪助駕駛算法。WPS可調用DeepSeek,支持PPT自動生成、數據分析和文本潤色。南京等多地城市算力網部署DeepDeek,支撐政務、醫療等領域的數據處理。由此可知人工智能A.促使虛擬經濟成為新趨勢B.融入傳統行業創造新價值C.推動創新成為行業新驅動D.使得科技競爭成為新焦點2025年春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聯考協作體期中考試高二歷史試卷(共6頁)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