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浙江省舟山中學高一年級期中適應性檢測歷史試題卷注意事項:1.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7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分別填寫在題卷和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3.答題時,請按照答題紙上“注意事項”的要求,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規范作答,在本試題卷上的作答一律無效。第1卷(選擇題)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個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下圖反映了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分布情況。這印證了()A.早期奴隸制國家已經出現 B.大一統歷史趨勢明顯C.中華文明起源“滿天星斗”D .與外來文明頻繁交流2.某同學在學習中國古代史時,整理了以下筆記。他整理的內容反映的歷史時期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戰國3.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頻繁。下列政權中,曾統一黃河流域的是()①曹魏②西晉③前秦④北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唐代三省六部制下,中書省出詔令,門下省主封駁,尚書省掌執行,而且還設政事堂,三省長官共議政事,遵行宰相一致原則。三省制這種運作模式()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平衡了中央權力 C.加強了中央集權 D.加劇了君相矛盾5.北宋建立后,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采取的措施有()①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②削弱相權③派文臣擔任地方長官④設置通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下圖為某帝國的疆域圖。該帝國是()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奧斯曼帝國7.1303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召集秘密會議,策劃懲罰法王腓力四世,卻遭法軍逮捕,最終被營救出來1305年,腓力四世授意法國波爾多大主教任教皇,新教皇長期滯留法國。1309-1377年,天主教教廷從羅馬遷至法國阿維農城。這反映了()A.西歐封建社會實行政教合一 B.教皇在西歐社會的崇高地位C.西歐教權王權斗爭異常激烈 D.封建王權鞏固統治必然舉措8.1519年春,探險家科爾特斯率領數百名尋求財富的亡命徒來到阿茲特克。在遠征隊員迪亞斯的記錄中暴露了科爾特斯狡詐與貪婪的一面,但仍對其“優秀品質和英雄壯舉”給予充分贊揚,并認為阿茲特克就是一種活該被征服的落后文明。該材料()A.可用來研究印第安文明湮沒原因 B.說明殖民活動擴展了人文精神C.體現了殖民者的敘事立場與邏輯 D.反映出殖民者內部矛盾的激化9.《權利法案》重新塑造了國王特權與議會權力的邊界,在限制國王傳統的非常權力”的同時,第一次明確將主權權力置于較之君主更可靠、也更具穩定性的議會之上。這表明《權利法案》()A.確立了議會主權原則 B.是利益妥協的產物 C.形成了權力制約平衡 D.提高了內閣的權力10.1847年6月,正義者同盟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新口號代替“人人皆兄弟”的舊口號,并規定同盟的目的是:“通過傳播財產公有的理論并盡快地求其實現,使人類得到解放?!痹撏说木V領被稱為()《獨立宣言》 B.《人權宣言》 C.《共產黨宣言》 D.《聯合國憲章》二、選擇題II(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1.史載,馬可·波羅第一次來到某座中國城市時看到:街道寬廣筆直,從這頭能望到那頭;街道兩旁是美麗的宮殿和林立的客棧;整個城市如棋盤一樣方方正正。他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大、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據此判斷,馬可·波羅來到的城市是()A.唐代長安 B.北宋東京 C.南宋臨安 D.元代大都12.下圖是中國古代某朝代政務運行流程示意圖。據此判斷,該朝代是()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13.18世紀中期,清政府平定漠西蒙古準噶爾叛亂和天山南路維吾爾族貴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亂后,在蒙古地區設立盟、旗制度兩級單位進行統治,任命蒙古王公貴族為盟長、旗長;在新疆設立伊犁將軍,總領軍政事務。清朝這一做法()A.創新了地方管理制度 B.保障了邊疆地區穩定C.體現了因地制宜政策 D.促進了邊疆開放發展14.明末清初社會的劇烈動蕩,促進了思想界的活躍。這一時期產生的思想主張有()①“存天理,滅人欲”②“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③“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④“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為挽救國家頹勢,洋務派發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目標的新政,開啟了中國現代化。這場洋務新政的核心主張是()A.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B.堅持發展小農經濟 C.結束清朝專制統治 D.徹底否定傳統文化16.魯迅在回憶性散文《范愛農》里寫道,1911年11月7日,紹興光復的第二天,“我們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滿眼是白旗。然而貌雖如此,內骨子是依舊的,因為還是幾個舊鄉紳所組成的軍政府,什么鐵路股東是行政司長,錢店掌柜是軍械司長”。這反映出辛亥革命()A.對民眾未產生任何影響B.發展進程充滿曲折 C.遭到守舊勢力強烈抵制D.潛伏著失敗的危機17.“紅船精神”孕育于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上。“紅船”紀念的歷史事件是()A.五四運動爆發B.中國共產黨誕生 C.八七會議召開D.遵義會議召開18.作為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它宣傳了黨的主張,播下了革命的火種,擴大了黨和紅軍的影響,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材料中的“偉大壯舉”是()A.北伐戰爭 B.南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紅軍長征19.下圖為小崗村“紅手印”,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編號為GB545663 它可以用來研究()A.土地改革 B.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C.人民公社化運動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0.下圖中的人物體現的共同時代精神是()A.艱苦奮斗、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B.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勤政精神C.舍生忘死、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21.1878年俾斯麥強行在帝國議會通過《非常法》,賦予政府肆意鎮壓工人運動之權,同時,他注意在恢復帝國健康的材料中“加入幾滴社會主義的油”,帝國政府先后通過了一系列針對周日勞動、童工、勞動時間的保護立法。該法案()A.體現分權制衡的基本原則 B.加速了德國統一的進程C.適應了德國工業化的發展 D.基本解決了工人的困境22.1952-1955年美國對東南亞投資分布表受資國 投資總額 (億美元) 工業設備占比 (%) 農業技術占比 (%) 軍事基礎設施 占比(%)菲律賓 8.7 30 25 35泰國 6.2 28 22 40南越 12.5 22 18 50據表格信息,20世紀50年代美國對東南亞投資的重要意圖是( )A.實施技術壟斷 B.遏制共產主義擴張 C.掠奪戰略資源 D.推動區域經濟合作23.1990年的一份民調顯示,1986年至1990年,美國民眾對日本的好感度從61%下跌到52%,而美國民眾對蘇聯的好感度竟然超過日本。民調結果反映出()A.資本主義陣營逐漸分化 B.美國加強意識形態的控制C.美國社會運動形成高潮 D.蘇聯解體后世界局勢緩和24.下圖為二戰時期,美國的宣傳畫“THEAVENGER'SSHADOW(復仇者的影子)。該作品的主旨是()A.描繪日軍的殘忍暴行 B.宣傳空軍對戰爭的重要意義C.向民眾灌輸危機意識 D.動員工人抓緊軍工資源生產25.202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字遺產保護白皮書》指出,斯瓦希里語維基百科詞條突破10萬,含桑給巴爾口述史詩《哈姆齊之歌》數字化文本。馬里杰內大清真寺30掃描精度達0.1毫米,虛擬修復方案由本土匠人與德國專家協作完成。剛果(金)姆布吉馬伊社區建立“數宇記憶庫”,將殖民時期被迫銷毀的部族圖騰紋樣AI復原,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歸還數字化影像版權。對該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信息技術助力文化多樣性保護B.現代科技促使文化呈現多樣化的特點C.傳統文化因數字化而增添價值D.發展中國家需同發達國家合作方可完成遺產保護工作二、材料題26.(17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宋元和明清時期,商品經濟都有比較快的發展,并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某校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搜集了一些圖文資料,用來研究這兩個時期商品經濟發展狀況。第一研究小組:宋元時期商品經濟的新發展資料一資料二只有種植業提供較多的商品糧食才能使行商坐賈進行各項貿易交換活動,只有農業提供更多的農產品以及手工業提供更多的產品,商業活動才能興盛起來。-摘編自漆俠《宋代經濟史》除商旅貨幣外,其販夫販婦,細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稅邦。-宋太宗趙光義依據資料一,從貨幣形式、邊境貿易、對外貿易等三個角度,指出宋元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變化。依據資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宋代商品經濟發展的原因。第二研究小組: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新變化資料一16世紀,大量白銀流入中國,明代白銀貨幣化。白銀不僅在社會流通領域成為貨幣,而且在國家財政體系中成為主要征收形態。 -摘自萬明《明代白銀貨幣化與 全球大聯系》 據統計,宋代江浙地區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現了71個市鎮,明代達316個,清代增至479個......這些市鎮充斥著牙行、布行與手工作坊,收納周邊個體民戶的產品,進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銷遠方市場。 -摘自趙岡《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在商業資本日益膨脹的趨勢中,逐漸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人集團,其中尤以徽商和西商(山西和陜西商人)最為著名。此外其他地方還有很多較小規模的商人集團其經營活動大多帶有地域性的共同特點。-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資料二朕觀四民之業。士之外,農為最貴。凡士工商賈,皆賴食于農。以故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清·雍正帝依據資料一,概括明清時期商品經濟出現的新現象。依據資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阻礙商品經濟發展的因素。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圖所示為公元前5世紀雅典勢力的擴張。-摘自張芝聯、劉學榮《世界歷史地圖集》材料二下圖為世界主要貿易流通圖(1775年)。當時,英國的全部大西洋貿易輸入略微超過法國,同時兩國都超過了西班牙,而西班牙的進口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黃金和白銀。在亞洲,荷蘭人由于擁有東印度而保持他們的領導地位,但總的來說他們正開始落后于比他們更大的競爭者-英、法兩國正在同中國和印度同樣大做生意。-摘編自[英]杰弗里·巴拉克勒夫《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雅典擴張勢力的歷史條件。(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當時世界貿易的主要特點。(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時期世界貿易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參考答案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D A D B C C A C二、選擇題II(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C D A D B D D A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C B A D A二、材料分析題26.(1)①貨幣形式:紙幣出現;邊境貿易:邊境貿易繁榮;對外貿易:海外貿易繁榮。②原因:農業提供較多的農產品;手工業繁榮;政府對商業的管控寬松;社會穩定;對外商路的發展。(2)新現象:白銀貨幣化;工商業市鎮繁榮;商幫(或地域性商人群體)出現。阻礙因素:重農抑商政策,“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阻礙。(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7.(1)歷史條件:民主政治鼎盛,公民參政熱情高;工商業和海外貿易發達,積累了巨額財富;文化繁榮,吸引人才;航海技術先進,海軍強大。(2)主要特點:西歐國家主導;英國、法國逐步獲得優勢;大量財富流向西歐;全球貿易網初步形成。(3)影響:對歐洲-推動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各國對貿易優勢和殖民地的爭奪及沖突日益加劇,影響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對美洲-美洲的金銀被大量掠奪,傳統經濟結構遭到破壞,原住民大量死亡。對亞洲-大量金銀輸入中國,促進了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一些亞洲國家開始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國家主權受到侵犯。對世界-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貿易范圍不斷擴大,世界市場進一步拓展;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促進了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物種傳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