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南省2025年考前適應性評估(二)歷史中考全部注意事項:1.本試題卷共6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開卷考試,可查閱參考資料,但應獨立答題,禁止交流資料。3.本試題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題卷上的答案無效。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英文字母代號涂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1.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得出了以下認識,中華文明,距今萬年奠基、八千年起步、六千年加速、五千年進人入(文明社會)。下列遺址中能為“八千年起步”提供印證的是A山頂洞人使B.賈湖遺址出C.半坡遺址出土的D.二里頭遺址用的骨針土的骨笛人面魚紋彩陶盆出土的銅鼎2.世界其他地區的宗教基本都具有排他性,但是作為外來宗教的佛教傳人中原,卻被本土的儒道文化接納。這說明中原文化具有A.悠久性B.傳承性C.多元性D.包容性3.商朝時期,占卜之風盛行。王室貴族遇事無論大小,如征戰、狩獵、疾病等,都要占卜以問吉兇,然后將占卜的結果用文字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種文字叫甲骨文。這說明甲骨文的出現源于人類的A.經濟發展B.生活實踐C.政治需求D.文化繁榮4.楊寧一在《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中寫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簡單粗暴的行政手段強制解決意識形態問題…漢代重在‘尊’…將其貫穿于學校教育和人仕途徑之中。”漢代的“尊”體現在()A.百家爭鳴B.以法治國C.興辦太學D.分科考試5.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圖志》中評價道:“隋氏作之雖勞,后代實受其利焉。”其評價的是()A.都江堰B.長城C.靈渠D.大運河【河南省2025年考前適應性評估(二)·歷史第1頁(共6頁)】7LR】6,柳永在《望海潮·東南形勝》中寫道:“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詩人筆下的宋代()A.風氣開放,交流頻繁B.國力強盛,萬方來朝C.人口稠密,經濟繁榮D.政局穩定,民族交融7.第78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春節是中國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下列詩句中體現春節的是()A.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B.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C.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D.千門萬戶瞳撞日,總把新桃換舊符8.近代歷史上,面對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中國愛國將領始終堅決抗擊。下表所示的侵略戰爭對中國產生的影響是(時間地點人物及事跡1841年2月廣東虎門炮臺關天培等壯烈殉國1841年10月浙江定海葛云飛等力戰殉國1842年6月上海吳淞口陳化成等力竭殉國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中國近代化深索開始艱難起步C.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中華民族的民族危機空前加劇9.從教育方針講,它培養的不再是為求取功名走讀書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適應時代要求,掌握先進科學技術和軍事知識的近代人才。這一轉變開始于創建()A.京師同文館B.京師大學堂C.北京大學D.黃埔軍校10.周恩來總理曾說:“一百多年以來,中國人民受盡了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壓迫、掠奪和屠殺。…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正是中國人民頑強地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表現。他們的英勇斗爭是五十年后中國人民偉大勝利的奠基石之一。”這說明義和團運動A.取得了巨大的勝利B.鼓舞了人民反侵略的斗志C.成為中國革命的起點D.是第一場反侵略斗爭11.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抗日軍蒙邊騎兵、蒙漢抗日游擊隊以及回民支隊等抗日武裝先后建立;新疆各族人民為支援抗日積極響應募捐活動。這些史實可用于說明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在于A.全民族抗戰B.國際的支援C.國共的合作D.武裝力量強1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國民革命推翻了北洋軍閥政府;人民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這三次歷史事件都()A.改變了當時中國的社會性質B.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C.推動了近代民主革命的進程D.實現了民主共和制度13.據統計,1949年之前,中國77%的工業總產值集中在沿海地區,而20世紀50年代,蘇聯援建中國的“156項重點工程”中有55%的投資和75%的新廠房集中建設在內陸地區。這種變化反映了“一五”計劃對中國的影響在于()A,重點發展重工業B.優化了工業布局C.促進了中蘇友好D.推動了經濟發展【河南省2025年考前適應性評估(二)·歷史第2頁(共6頁)】【TLR】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