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甘肅省平?jīng)鍪械谝恢袑W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4月大聯(lián)考生物試卷(有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甘肅省平?jīng)鍪械谝恢袑W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4月大聯(lián)考生物試卷(有答案)

資源簡介

2025屆高三4月大聯(lián)考(新高考卷)
生物學
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氨基酸不僅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質,還可以作為信息分子傳遞信息或作為其他物質的合成原料。下列關于氨基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每個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一個游離的氨基和一個游離的羧基
B. 細胞膜上和細胞內運輸氨基酸的載體都是蛋白質
C. 甘氨酸可作神經(jīng)遞質,在突觸處傳遞信息
D. 酪氨酸可用于合成生長素,以促進植物生長
2. 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人體內,細胞能否分裂與細胞的壽命長短有關
B. 來源相同的兩個細胞中mRNA不同,可說明細胞已經(jīng)分化
C. 細胞凋亡使細胞自主有序地死亡,不受環(huán)境影響
D. 克隆猴成功說明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也具有全能性
3. 如圖表示基因工程中兩種工具酶的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a表示限制酶,不同限制酶識別序列不同,產(chǎn)生的末端也不同
B. b表示DNA連接酶,其與D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完全相同
C. a的識別序列越長,該序列在DNA中出現(xiàn)的概率就越小
D. 欲將圖示中的切口“縫合”起來,必須使用E.coliDNA連接酶
4. 2025年,全球生物技術行業(yè)持續(xù)邁入高速增長期,生物技術在醫(yī)療、農(nóng)業(yè)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下列關于生物技術的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利用植物細胞培養(yǎng)獲得的抗癌物質——紫杉醇,不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
B. 利用發(fā)酵工程從酵母菌細胞中提取、分離的單細胞蛋白可作為食品添加劑
C. 通過基因工程培育的轉基因抗蟲棉可以徹底解決害蟲抗性基因頻率升高的問題
D. 將藥用蛋白基因轉入動物乳腺細胞中可獲得乳腺生物反應器,并生產(chǎn)所需藥物
5. 線粒體內膜含有電子傳遞鏈,細胞色素c(Cytc)負責接收來自復合物III的電子,并將其傳遞給復合物IV,這一過程伴隨著H 的運輸,電子傳遞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將H+從線粒體基質泵入線粒體內、外膜間隙不消耗能量
B. 腫瘤細胞中的Cytc表達量增加可能會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
C. 線粒體內膜上產(chǎn)生的能量大部分轉移到ATP中
D. 線粒體膜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外膜所含蛋白質多于內膜
6. 將正常基因導入鐮狀細胞貧血患者體內的造血干細胞內,可實現(xiàn)基因治療,但其轉錄的成熟mRNA會因被切割而失效,使用一定劑量的四環(huán)素可以減少這種失效,提高基因調控的精準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鐮狀細胞貧血的根本原因是組成血紅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發(fā)生改變
B. 基因治療改變了患者基因種類,導入的基因可以遺傳給下一代
C. 導入基因產(chǎn)生的mRNA上任意三個堿基組成一個密碼子
D. 一定劑量的四環(huán)素通過影響翻譯過程調控基因的表達
7. 奶牛行業(yè)已成功應用精子分離的技術實現(xiàn)性別調控,即通過流式細胞術分選攜帶X或Y染色體的精子。在蛋雞生產(chǎn)中,利用性別調控技術可降低孵化和飼養(yǎng)成本。已知雞羽毛生長速度中的慢羽由Z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母雞處于正常減數(shù)分裂II的細胞中可含0條、1條或2條W染色體
B. 將快羽公雞與慢羽母雞雜交,可通過子代羽毛生長速度判斷性別
C. 雞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可用精子分離的技術實現(xiàn)性別調控
D. 熒光標記母雞的Z染色體,在雞胚孵化前就能淘汰發(fā)熒光的雄性
8. 激素調節(jié)在植物和動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中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往往多種激素共同參與生命活動調節(ji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側芽生長素濃度過高會促進側芽乙烯合成
B. 赤霉素可以促進種子萌發(fā),脫落酸可以抑制種子萌發(fā)
C. 生長素主要促進細胞核分裂,細胞分裂素主要促進細胞質分裂
D. 雌激素和雄激素都能抑制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二者相互協(xié)同
9. 2025年1月,發(fā)表于《自然·代謝》的研究成果顯示,我國科研團隊發(fā)現(xiàn)了一種全新的降血糖激素——肌泌降糖素(Feimin,一種新型肌肉分泌蛋白),并揭示了其在調節(jié)機體葡萄糖穩(wěn)態(tài)中的重要作用和機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糖尿病患者不可通過口服Feimin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B. Feimin的作用過程需依賴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C. Feimin通過體液運輸至靶細胞后,可能催化葡萄糖的分解
D. Feimin的發(fā)現(xiàn)有望為胰島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提供新思路
10. 痛風是由于患者飲食中攝入過多的高嘌呤食物,經(jīng)過氧化代謝后生成大量尿酸(常為有機小分子),血液中尿酸鹽濃度超過7mg/dL后容易誘發(fā)炎癥和損傷,進而引起免疫系統(tǒng)功能低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痛風患者體內,尿酸的生成發(fā)生在組織液中
B. 食物中的嘌呤物質進入細胞需要經(jīng)過消化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
C. 正常人代謝產(chǎn)生的尿酸在體內積累通常不會使血漿pH明顯下降
D. 痛風患者可能較正常人體更容易患傳染性疾病
11. 無丙種球蛋白血癥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臨床癥狀為化膿性細菌感染,其發(fā)病原因為基因突變引起淋巴樣干細胞分化為B細胞的過程受阻,不能形成漿細胞。如圖為某家族關于該病的遺傳系譜圖,其中11號個體不攜帶致病基因。不考慮突變和染色體互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從免疫學角度看,該病與體液免疫缺陷有關
B. 該病在男性中的發(fā)病率高于在女性中的發(fā)病率
C. 13號個體的致病基因可能來自1號或3號個體
D. 14號個體與某正常男性結婚,應建議其生女孩
12. 冠狀病毒的S蛋白在介導該類病毒感染宿主細胞方面發(fā)揮關鍵作用,人們利用來源于S蛋白的抗原肽激活體內的細胞毒性T細胞來抵御冠狀病毒的侵襲。為研究相關機制,科研人員將某冠狀病毒S蛋白的7個抗原肽分別與從接種相關疫苗的人群中篩選的細胞毒性T細胞進行反應,發(fā)現(xiàn)抗原肽中的S1220的親和性最高,S538的親和性最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人體內的輔助性T細胞能夠識別處理后的冠狀病毒S蛋白,并與B細胞結合
B. 利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該冠狀病毒,研制針對S1220抗原肽的疫苗有更大的價值
C. 從人群中篩選的細胞毒性T細胞不能將抗原肽呈遞給B細胞
D. 本實驗可以為后續(xù)研究相關疫苗引起的細胞免疫提供支持
13. 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qū),也是我國水土保持和生態(tài)建設的重點地區(qū)。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退耕還林使黃土高原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
B. 植被恢復應當種植與當?shù)丨h(huán)境相適應的植物,體現(xiàn)了生態(tài)學的協(xié)調原理
C. 恢復的植被具有防風固沙、水土保持作用,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D. 實施天然林保護、強化封山育林,可提高黃土高原地區(qū)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
14. 我國勞動人民在明代就已經(jīng)將四大家魚混養(yǎng)以提高經(jīng)濟效益。四大家魚在某池塘的空間位置和食物來源如表所示,為了維持該魚塘的產(chǎn)量,需要定期投放餌料。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家魚種類 空間位置 食物來源
鰱魚 水體的上層 浮游植物
鳙魚 水體的中上層 浮游動物、部分浮游植物
青魚 水體的中下層 螺、蚌及水生昆蟲
草魚 水體的中下層或水草多的地方 水草
A. 為控制藻類暴發(fā)引起的水華,應該增加池塘中青魚的數(shù)量
B. 草魚在群落中的空間位置和食物來源構成了草魚的生態(tài)位
C. 該模式顯著提高了利用環(huán)境資源的能力,體現(xiàn)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D. 輸入該池塘的總能量來自生產(chǎn)者固定的太陽能和餌料中的化學能
15. 為研究煙草對煙夜蛾幼蟲生長發(fā)育的影響,研究者對一批發(fā)育狀況相同的煙夜蛾幼蟲進行饑餓處理后,飼以煙草葉片,測定了取食前后煙夜蛾和煙草的干重,結果如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稱量結果 煙夜蛾幼蟲取食前 煙夜蛾幼蟲取食后
幼蟲干重(不含糞便) A B
幼蟲糞便干重 0 C
煙葉干重 D E
A. (B-A)能夠用于表示煙草中被幼蟲同化的有機物量
B. (D-E-C)可用于表示煙草中被幼蟲同化的有機物量
C. 實驗中同化量的計算存在誤差,是由于未考慮煙草葉片和腸道微生物的細胞呼吸等
D. 煙草被取食后產(chǎn)生吸引煙夜蛾幼蟲天敵的化學物質,體現(xiàn)了信息可以調節(jié)種間關系
16. 鏈霉素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但鏈霉素具有嚴重的腎毒性,它在動物源性食品中的殘留已引起國內外的普遍關注。為快速有效監(jiān)測食品中的鏈霉素殘留,研究者以小鼠為實驗材料設計了如圖實驗流程,制備出了抗鏈霉素單克隆抗體。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使用PEG融合后,置于含95%O2和5%CO2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
B. ②篩選出的雜交瘤細胞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分泌抗鏈霉素的抗體
C. ③對雜交瘤細胞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和抗原檢測,可獲得足夠多的目的細胞
D. ④提取的單克隆抗體能準確識別抗原的細微差異,并且能夠大量制備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2分。
17. 人工光合作用系統(tǒng)可利用太陽能合成糖類,其能量轉化效率是玉米的3.5倍。相關裝置及過程如圖所示。模塊3中甲、乙表示物質,反應過程與卡爾文循環(huán)過程相同。回答下列問題。
(1)該系統(tǒng)中模塊1和2相當于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能轉化為儲存在__________中化學能的過程。
(2)在與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況下,該系統(tǒng)糖類的積累量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植物,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玉米的能量轉化效率低于人工光合作用系統(tǒng),但高于水稻。玉米是C4植物,通過PEP羧化酶催化CO2與PEP反應,形成C4。水稻是C3植物,通過Rubisco酶催化CO2與RuBP反應,形成C3。這兩種酶均可固定CO2,但PEP羧化酶與CO2的親和力比Rubisco酶高出60多倍,在夏季高溫干旱季節(jié),水稻和玉米相比,__________植株生長占優(yōu)勢,理由是__________。
(4)人工光合作用系統(tǒng)的應用前景廣闊,具有哪些優(yōu)點__________。(答出1點)
18. 人體的溫度感受器包括外周溫度感受器和中樞溫度感受器,中樞溫度感受器由熱敏神經(jīng)元和冷敏神經(jīng)元組成。體溫調定點學說認為,人類下丘腦的熱敏神經(jīng)元和冷敏神經(jīng)元通過放電頻率的動態(tài)平衡設定調定點,如正常體溫調定點為37℃。如果體溫恰好在該調定點水平,機體的散熱量和產(chǎn)熱量處于動態(tài)平衡。如圖為下丘腦不同溫度下熱敏神經(jīng)元和冷敏神經(jīng)元放電頻率變化的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病原體感染會產(chǎn)生兩類致熱物質,一類是病原體產(chǎn)生的毒素,另一類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與病原體對抗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白細胞介素-1等代謝產(chǎn)物,這兩類物質分別屬于免疫調節(jié)中的__________。
(2)人感染流感病毒后,致熱源導致體溫調定點從37℃升高到38.8℃。相比正常情況,致熱源作用下冷敏神經(jīng)元放電的頻率__________,主觀感覺冷,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汗腺分泌減少,減少散熱量;若體溫仍不能達到調定點水平,__________(答出2種激素)分泌增加,產(chǎn)熱量增加,直到體溫升高到38.8℃。
(3)高熱高濕無風的夏天,高強度體力勞動者易引起中暑。這種體溫升高的情況不屬于體溫調節(jié)中樞調定點上移,而是屬于體溫調節(jié)過程中的功能障礙,原因是__________。
(4)藥物A可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從而發(fā)揮解熱作用,實現(xiàn)對體溫的調控。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是A的結構類似物。為驗證非甾體抗炎藥(NSAIDs)也具有解熱作用并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調控體溫,研究者將A、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分別用生理鹽水溶解后,用生長發(fā)育相似的發(fā)熱小鼠進行了實驗,請設計實驗方案并寫出預期結果__________。
19.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改治并舉,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針指導下,我國的蝗蟲測報和防治取得了極其顯著的成績。回答下列問題。
(1)研究者調查蝗蝻(蝗蟲的若蟲)種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取樣的關鍵要做到__________,不能摻入主觀因素。
(2)新中國成立初期,各級政府積極動員,以人工為主、藥械為輔,試圖把蝗蝻消滅在起飛之前。投放藥物屬于__________防治,但是一味依賴該方法,會導致__________(答出1點)。
(3)粉紅椋鳥是新疆草原蝗蟲防控的“主力軍”。新疆某草原區(qū)有鳥巢,科研人員以此鳥巢為中心2km范圍內為草原蝗蟲綠色防控監(jiān)測區(qū),以另外一草原,10km范圍內未建設鳥巢的蝗害區(qū)作為對照區(qū),研究者統(tǒng)計了粉紅椋鳥不同生活階段對應的蝗蟲密度,如圖所示。
該實驗能夠說明__________(答出1點)。根據(jù)以上結論,請你提出一條滅蝗建議:__________。
(4)“蝗群飛蔽天,人馬不能行。”蝗災發(fā)生是上億頭蝗蟲聚集的結果。我國科研團隊于2020年首次發(fā)現(xiàn)并確定4VA是飛蝗群聚信息素,并篩選出4VA的特異性受體OR35。根據(jù)該研究結果,請你提出一條防治蝗災的新途徑:__________。
20. 普通小麥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糧食作物,回答下列問題:
(1)小麥的莖高(高莖、矮莖)、籽粒顏色(白色、黑色)、葉色(深綠、淺綠)、分蘗能力(高分蘗、低分蘗)4對性狀的遺傳只涉及2對等位基因,每對等位基因同時控制2對相對性狀。為了研究上述性狀的遺傳特性,進行了下表所示的雜交實驗:
雜交組合 親本 F1的表型及比例
第一組 高莖白色×矮莖黑色 高莖白色∶矮莖白色∶高莖黑色∶矮莖黑色=1∶1∶1∶1
第二組 深綠高分蘗×淺綠低分蘗 深綠高分蘗∶淺綠高分蘗∶深綠低分蘗∶淺綠低分蘗=1∶1∶1∶1
第三組 高莖黑色低分蘗×矮莖白色高分蘗 高莖黑色低分蘗∶矮莖黑色高分蘗∶高莖白色低分蘗∶矮莖白色高分蘗=1∶1∶1∶1
僅根據(jù)第一組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定控制莖高和籽粒顏色兩對性狀的基因自由組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由表可知,________________這兩對相對性狀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剩余兩對相對性狀是由另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
(2)普通小麥及其近緣作物的細胞中含有不同的染色體組,其中普通小麥的染色體組成為AABBDD,四倍體硬粒小麥的染色體組成為AABB,黑麥的染色體組成為RR(A、B、D、R分別代表不同物種的一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均含有7條染色體)。若要采用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方法培育出六倍體小黑麥(染色體組成為AABBRR),則應選擇__________為親本,六倍體小黑麥體細胞中有__________條染色體。
(3)黑麥是最早用于小麥遺傳改良育種的近緣物種之一,具有許多優(yōu)良性狀,如抗旱、耐鹽堿、耐低溫、抗銹病、抗白粉病和抗蚜蟲等。科學家通過下列過程將黑麥的優(yōu)良基因引入小麥:
①F1的染色體組成為__________,其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可以形成______個四分體。
②圖中,與普通小麥多次雜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獲得的染色體組成為AABBDD的植株具有部分黑麥優(yōu)良性狀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1. 以侯云德院士為首的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個基因工程藥物——重組人干擾素。下圖為研制重組人干擾素過程中使用的質粒及目的基因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已知大腸桿菌原本不含lacZ和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lacZ:β-半乳糖苷酶基因,編碼的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無色的X-gal產(chǎn)生藍色物質,使菌落呈現(xiàn)藍色,否則菌落為白色。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據(jù)圖分析,為使目的基因與載體正確連接,應選擇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人體內干擾素基因不能在大腸桿菌中正確表達,一般從淋巴細胞中提取mRNA經(jīng)__________合成cDNA,然后利用PCR技術擴增。
(3)由于干擾素cDNA兩端無限制酶切割位點,需要分別在引物的5′端引入限制酶識別序列,已知干擾素cDNA①處的堿基序列為5′—CCTTTCAGCTCA—3′,則a鏈引物設計的序列是5′—______________—3′(寫出10個堿基序列)。
(4)標記基因具有指示和篩選的作用,欲篩選轉化成功的大腸桿菌,應將其接種到添加了______________的培養(yǎng)基上,最終選擇__________色的菌落。
(5)干擾素在體外保存相當困難,如果將分子上一個半胱氨酸變成絲氨酸,那么-70℃條件下可以保存半年,實現(xiàn)上述目標利用的技術屬于______________,本質上設計改變的是______________(填“蛋白質”或“DNA”)分子。
2025屆高三4月大聯(lián)考(新高考卷)
生物學
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題答案】
【答案】C
【2題答案】
【答案】B
【3題答案】
【答案】C
【4題答案】
【答案】A
【5題答案】
【答案】B
【6題答案】
【答案】D
【7題答案】
【答案】C
【8題答案】
【答案】D
【9題答案】
【答案】C
【10題答案】
【答案】A
【11題答案】
【答案】C
【12題答案】
【答案】B
【13題答案】
【答案】C
【14題答案】
【答案】D
【15題答案】
【答案】A
【16題答案】
【答案】D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2分。
【17題答案】
【答案】(1) ①. 光 ②. ATP和NADPH
(2) ①. 高于 ②. 人工光合作用系統(tǒng)沒有呼吸作用消耗糖類(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糖類)
(3) ①. 玉米 ②. 高溫干旱會使玉米和水稻大量蒸發(fā)失水而氣孔關閉,使CO2供應受阻,玉米能利用低濃度的CO2,使光合作用繼續(xù)進行,而水稻不能利用低濃度的CO2,導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4)減少空氣中CO2的含量,減緩溫室效應;不受地域的限制;效率較高;可受人工控制等
【18題答案】
【答案】(1)抗原、細胞因子(免疫活性物質)
(2) ①. 增大 ②. 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
(3)機體在高熱高濕無風的夏天散熱能力不足,高強度體力勞動使產(chǎn)熱增多,從而使體溫升高
(4)實驗方案:將若干只生長發(fā)育相似的發(fā)熱小鼠隨機均分為A、B、C、D四組,A組注射適量的生理鹽水;B組注射等量的藥物A;C組注射等量的非甾體抗炎藥(NSAIDs);D組破壞下丘腦后注射等量的非甾體抗炎藥(NSAIDs),一段時間后觀察體溫變化
預期結果:A和D組小鼠仍然發(fā)熱;B和C組小鼠退熱
【19題答案】
【答案】(1) ①. 樣方法 ②. 隨機取樣
(2) ①. 化學 ②. 環(huán)境污染、蝗蟲的天敵數(shù)量減少、蝗蟲的抗藥性增強
(3) ①. 粉紅椋鳥降低了鳥巢周圍2km的蝗蟲密度;粉紅椋鳥入住、產(chǎn)卵、育雛、幼鳥成長這四個階段對蝗蟲密度的影響程度不同 ②. 人工筑巢招引粉紅椋鳥
(4)人工合成4VA誘捕蝗蟲并將其消滅;野外施放阻止4VA與受體結合的化學物質,阻止蝗蟲聚集;用基因編輯技術獲得OR35異常的突變體,將突變體長期釋放到野外,建立不能群聚的蝗蟲種群(合理即可)
【20題答案】
【答案】(1) ①. 不能 ②. 不確定兩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及親本的基因型 ③. 莖高和分蘗能力
(2) ①. 四倍體硬粒小麥和黑麥 ②. 42
(3) ①. AABBDR ②. 14 ③. 使D組染色體恢復為14條 ④. R和D組染色體發(fā)生了易位等染色體結構的變異,R組染色體上具有的優(yōu)良基因易位到D組染色體上
【21題答案】
【答案】(1)XhoⅠ和MunⅠ
(2)逆轉錄 (3)CTCGAGCCTT
(4) ①. 氨芐青霉素和X-gal ②. 白
(5) ①. 蛋白質工程 ②. DN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市| 焦作市| 调兵山市| 雅江县| 嘉义市| 新建县| 宜宾市| 眉山市| 望谟县| 长葛市| 土默特右旗| 鸡泽县| 个旧市| 陕西省| 中西区| 晴隆县| 武平县| 锡林郭勒盟| 海安县| 长治县| 佛教| 灵台县| 高要市| 呼和浩特市| 平安县| 新化县| 基隆市| 温宿县| 安国市| 汨罗市| 昌黎县| 七台河市| 克拉玛依市| 南郑县| 和田县| 烟台市| 鹤岗市| 葵青区| 太仓市| 凤冈县| 阿拉善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