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年 級:高一年級 學 科:物理(人教版)第十一章《電路及其應用》第3節《導體電阻率的測量》說課內容一、說教材(單元主旨、各課內容的結構關聯)二、說學情(1、本章學情;2、本節學情)三、說教學目標四、說教學過程五、說教學評價11.3 實驗:導體電阻率的測量單元主旨:1、掌握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使用和讀數2、會測金屬的電阻率。一、說教材(本節主旨、本節與各節內容的結構關聯)結構關聯:學生之前學習了電阻定律,了解到了測量電阻的基本方法,所以本節課是前面所學內容的承接課程。本節分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主要講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原理及讀數方法,第二課時主要講用伏安法測電阻,進一步測定金屬的電阻率,本節是理論與實驗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節實驗課。承上啟下的循序漸進——承“初中” 啟“高中” 的作用——承“理論” 啟“實踐” 的作用一、說教材(本節主旨、本節與各節內容的結構關聯)1、大單元內容之承上①測量工具的拓展與讀數;②第二節中導體電阻率的測量并且加深理解;③第二節中拓展學習部分伏安特性曲線時,已經對電流表內接、 外接,以及分壓限流電路做了詳細介紹。這里再次遇到分壓電 路,復習鞏固。一、說教材(本節主旨、本節與各節內容的結構關聯)2、大單元內容之啟下①未來需要更精密測量長度的新工具;②第四節中的串并聯電路的學習和理解;③電壓表、電流表讀數為多用電表讀數做鋪墊。一、說教材(本節主旨、本節與各節內容的結構關聯)二、說學情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毫米刻度尺的使用和讀數規則,也對累積法測量微小量有一點初步認識,邏輯思維和運算能力也比初中有所提升,通過教師演示實驗,逐步遞推,可以順利引導學生理解兩種測量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結合兩種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電阻定律,引導學生設計電路實驗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素養、科學探究素養和推理論證能力、實驗探究能力。二、說學情1、初中已學:①刻度尺測量長度(累積法);②電流表、電壓表讀數;③串、并聯電路。2、本節之前:①金屬導體電阻的決定式;②學生初步了解了電阻率的物理意義;③第二節中拓展學習部分伏安特性曲線時,已經系統學習了 電流表內接、外接,以及分壓限流電路。三、說教學目標(第1課時)1、通過復習提問、小組討論,95%的學生可總結得出測定 電阻率的實驗原理。2、通過閱讀課本及教師講解,能夠選擇合適的測量儀器 并明確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設計原理, 100%的學 生能夠獨立使用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完成測量并準 確讀數。體會物理學家的智慧與責任三、說教學目標(第2課時)1、通過老師講解,對比分析,90%學生在實驗中可以準確選擇 測量電路中的電流表接法,并通過比較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 的大小,準確分析由于測量電路的選擇不同而引起的系統誤差2、通過小組討論,結合已有實驗基礎知識,98%的學生能夠獨立 推導出測量金屬絲電阻率的表達式,并能夠獨立描述測量原理。3、通過獨立完成測量電阻率的實驗,獲得真實有效的數據,并 能分析數據、撰寫實驗報告,80%的學生可以進行詳細的誤 差分析,得出實驗結論。問題引入:電阻率是反映材料導電性能的物理量,它的公式是什么?電阻率的公式是:如果要測量導體的電阻率就要測出導體的電阻、長度和截面積。要想測出截面積就要測出金屬絲的直徑,為了準確測量這些物理量,我們就來學習長度的測量及測量工具的選用。設計意圖:為實驗的順利進行做鋪墊四、說教學過程任務一:長度的測量及測量工具的選用(第1課時)四、說教學過程1、游標卡尺的結構游標卡尺的主要部分是主尺 A 和一條可以沿著主尺滑動的游標尺 B。2、螺旋測微器的結構四、說教學過程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了解游標卡尺 和螺旋測微器的結構,為讀數打下基礎。四、說教學過程3、游標卡尺測量原理游標卡尺是利用主尺的單位刻度(1 mm)與游標尺的單位刻度之間固定的微量差值來提高測量精度的。不管游標尺上有多少個小等分刻度,它的游標尺上刻度部分的總長度比主尺上的同樣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常用的游標卡尺有 10 分度、20 分度和 50 分度三種。四、說教學過程4、螺旋測微器的測距原理:當旋鈕 D 旋轉一周,螺桿 F便沿著旋轉軸線方向前進或后退一個螺距的距離。螺旋測微器的固定刻度 B 的螺距是 0.5 mm,圓周上的可動刻度 E有 50 個等分刻度。可動刻度每旋轉一格,對應測微螺桿 F 前進或后退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可準確到 0.01 mm。四、說教學過程設計意圖:掌握游標卡尺的測量原理和螺旋測微器的 讀數規則,為后續的讀數打下基礎。四、說教學過程5、10 分度游標卡尺讀數(1)先讀主尺讀數:看游標尺零線左邊主尺第一 刻度的數值(2)再看游標尺上的第幾條刻度線與主尺上某一 刻度線對齊,毫米小數部分(游標)=精度×游 標尺與主尺重合的游標刻度數測量值=主尺讀數+n×精度(游標)四、說教學過程四、說教學過程6、螺旋測微器的讀數原理測量值(mm)=固定刻度數(mm)可動刻度數(估讀一位)×0.01(mm) (注意半毫米刻度線是否露出)設計意圖:理解并熟練掌握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讀數規則。四、說教學過程四、說教學過程任務二:金屬絲電阻率的測量(第2課時)1、讓學生根據電路圖,利用以下給出器材如何準確測量電阻,測定金屬導體的電阻率。(提示學生滑動變阻器的范圍改變,要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變化范圍大)學生電源(3V),滑動變阻器(5Ω),被測電阻0~0.6A~3A量程電流表(0~0.6A量程內阻約0.6Ω)0~3V~15V量程電壓表(0~3V量程內阻約3KΩ)導線若干四、說教學過程2、找到測量同一電阻的不同方法(電流的內外接法),分析實驗數據時,讓學生討論為什么同一電阻測量結果不同?(提示:電表有內阻,為電表的改裝做好鋪墊。)3、電流表采用內接法還是外接法?為什么?4、確定實驗電路,分組完成實驗并進行誤差討論設計意圖:1、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加深學生對實驗電路的理解2、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拓展學生的思路四、說教學過程1.如圖所示,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為——————;游標卡尺的讀數為——————————四、說教學評價(課堂檢測)2.現有一合金制成的圓柱體,為測量該合金的電阻率,現用伏安法測圓柱體兩端之間的電阻,用螺旋測微器測量該圓柱體的直徑,用游標卡尺測量該圓柱體的長度.螺旋測微器和游標卡尺的示數如圖(a)和圖(b)所示。(1)由上圖讀得圓柱體的直徑為______mm,長度為______cm。(2)若流經圓柱體的電流為I,圓柱體兩端之間的電壓為U,圓柱體的直徑和長度分別用D、L表示,則用測得的D、L、I、U表示的電阻率的關系式為=___________3.測量金屬的電阻率實驗中,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 )A.電流表采用外接法,將會使測<真B.電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電壓表的并聯引起了電阻絲分壓的減小而引起測量誤差C.由= 可知,I、d、U、L中每一個物理量的測量都會引起的測量誤差D.由= 可知對實驗結果準確性影響最大的是直徑d的測量感謝聆聽,請批評指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