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學科素養測評高中二年級歷史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禮記·表記》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魂而后禮”。到了西周,“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禮作為行為規范的意識凸顯。同時,《詩經·大雅·民勞》云:“敬慎威儀,以近有德”。這一轉變反映出西周時期A.專制王權不斷強化B.神權意識逐漸消亡C.人文意識得到增強D.宗法制度走向成熟2.兩漢之際,佛教傳入;球晉南北朝時期,中華傳統文化呈現出儒、佛、道交匯通的景象;宋代,儒、佛、道學說相互滲透,儒學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從而形成理學,明清時期,西學東漸;中國近代為解決民族危機,興起向西方學習的浪潮??梢?,中國傳統文化具有A.本土性B.包容性C.民族性D.連續性3.利瑪竇及其他早期傳教士在向中國人傳播西方文明的同時,也對中國固有的文化成就表示了極大的尊敬。他們認為孔子所開創的道德哲學在一定意義上可以彌補歐洲文化的不足。這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A.兼收并蓄B.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C.領先世界D.豐富了世界文化的內涵4,清代學者趙翼認為:自鳴鐘、時辰表,皆來自西洋。鐘能按時自鳴,表則有針隨晷刻指十二時,皆絕技也..西洋遠在十萬里外,乃其法更勝,可知天地之大,到處有開創之圣人,固不僅羲、軒、巢、燧已也。由此可知,該學者A.主張全面學習西方B.具有開放的文化觀念C.反對閉關自守政策D.強調將鐘表應用于生產5.中國近代始終未能建立起超越西方的特有的完整文化體系..…但“向西方學習不斷遞進,層層深入,從“器物到“制度”:從君主立憲到民主共和,從照搬照抄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特色道路”..…從中可以窺探“西學東漸”影響下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脈絡。由此可知A.西學的引進沖擊了中國傳統學術B.政治革新助推西學東新開始C,近代救亡圖存運動形成高潮D.中國近代民主制度日漸成熟6.如圖為1970年出士于西安的"唐·鑲金獸首瑪瑙杯”。這件文物極具異域風情,由盛產自西域的纏絲瑪瑙整塊雕刻而成,杯型源于古希臘酒具“來通”(rhyton),這種造型的酒具在中亞、西亞,特別是薩珊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見。這件文物可以用來佐證高中二年級歷史試卷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