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南省實驗中學2024一2025學年下期期中試卷高二年級歷史(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個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表所示為先秦時期關于中華文化的相關記載(部分),其蘊含的共同思想是()出處內容《禮記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經,而民實則之”A.崇德尚賢B.天人合一C.自然無為D.厚德載物2唐代書法家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價王羲之“增損古法,裁成今體”,其楷書、行書、草書均形成獨特風格。宋代米芾則稱顏真卿楷書“突破二王(王羲之、王獻之)法度,自成一格”。這一現象最能體現中華文化的特點是()A.本土性與原創B.連續性與創新性C.多樣性與包容性D.統一性與保守性3.1603年,出使明朝的朝鮮使者李醉光等人將大量漢譯西學書引入朝鮮,研讀漢譯西學書成為朝鮮知識界新風潮,傳統東方宇宙觀中的天圓地方"“天動地靜”受到巨大沖擊,甚至有朝鮮學者提出了中國不可能是世界中心的主張。這些現象說明()A.文化交流使朝鮮人的世界觀更理性B.朝鮮政治文化深受中國影響C.西學傳播動搖了儒學在朝鮮的地位D.文化發展導致宗藩關系解體4.17世紀,法國耶穌會傳教士亞歷山大羅德的足跡遍布越南各地,并繪制了一份極為詳盡的越南地圖。傳教士們著述的《中華帝國全志》《利瑪竇中國札記》《山海輿地全圖》等書籍側為歐州提供了關于中國的詳盡知識。傳教士們的上述作為()A.為殖民擴張提供了基礎B.促進了對亞洲的全面認知C.旨在推動中華文化傳播D.擴大了歐洲天主教的影響5.如圖條款為《漢謨拉比法典》中關于“國家賠償的有關規定,這些規定()第23條:如果強盜沒有被抓到,被搶的人應在神前鐘明他所被搶的東西,搶劫發生地區的城市或市長應賠償他的損失。第24條:如果是生命被害,那么城市或市長應付給他的親人一明那銀子。A.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立法原則B.旨在宣揚君權神授C.緩和了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D.明確了臣民的義務6.下表中是世界各地對于“龍"形象的認識,對此解讀正確的是()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古巴比倫希臘中國水的化身、美好制造天地兇惡的怪物、寶物權力和威嚴、智慧萬物的創造者與邪惡并存的神的守護者和吉祥A.世界古代文化以宗教為主B.都認為“龍"是萬物創造者C.世界文化具有多樣化色彩D.文化認知受其自然條件影響7希羅多德通過描述希臘與波斯的沖突,將歷史從神話中獨立出來,強調事實的真實性。而在修昔底德筆下,神諭、預兆以及其他超自然的因素己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對事件的因果關系、人類社會中的權力結構等的詳盡記錄和深入分析。這表明古希臘史學()A.滲透了一定的理性精神B.蘊含著普世主義的情懷C.注重史書編纂體裁創新D.恪守辯證唯物主義原則8.1471年,信奉東正教的伊凡三世以保護羅斯公國的諾夫哥羅德居民免受波蘭天主教的侵擾為借口,派大軍占領諾夫哥羅德,后以宗教問題為借口,先后吞并了羅斯各公國:1478年,他在大主教瓦西安的支持下,結束了金帳汗國的統治,完成了統一大業。莫斯科公國統一的歷程說明()A.教俗聯合推進了國家統B.東歐國家之間戰爭日益頻繁C.宗教成為君主專制的工具D.世界宗教格局發生根本變化9.日本學者津田左右吉認為神道”大致存在兩個大的層次:其一是脫胎自咒術性信仰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