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京十五中高一生物期中考試試卷B22s.04一、單選題(1-20每題2分,21-40每題1分,共60分)1.科研人員為探究某種鯉魚體色的遺傳,做了如下實驗:用黑色鯉魚與紅色鯉魚雜交,℉1全為黑鯉雌雄相互交配結果如下表所示。根據實驗結果,下列推測錯誤的是(F2性狀的分離情況雜交組F2總數黑鯉紅鯉黑鯉:紅鯉1699159210714.88:12154614509615.10:1A.鯉魚體色中的黑色是顯性性狀B.鯉魚的體色由2對等位基因控制C.鯉魚體色的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D.F1與隱性親本雜交,后代分離比為1:12.下圖表示豌豆體細胞中的兩對基因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已知A、a和B、b分別控制兩對相對性狀。從理論上分析,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甲丙A.甲、乙植株雜交后代表現型的比例是1:1:1:1B.甲、丙植株雜交后代表現型的比例是1:1:1:1C.甲、乙植株雜交可用于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D在自然條件下能穩定遺傳的植株是乙和丙3.下列關于果蠅細胞分裂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染色單體的形成均發生在細胞分裂間期B.一個四分體是指兩對配對的同源柒色體C.有絲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D.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只發生在有絲分裂試卷第1頁,共14頁4.如圖為某植株自交產生后代的過程示意圖,下列對此過程及結果的敘述,錯誤的是()AAB時QAh②配子間M種③子代:N種基因B結合方式謝,P種表現型ab(12:3:0A、a與B、b的自由組合發生在①過程B.②過程發生雎、雄配子的隨機結合C..M、N、P分別代表16、9、3D.該植株測交后代性狀比例為1:1:1:15.美國科學家薩頓依據“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推出基因就在染色體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在雜交過程中基因和染色體都能保持完整性B.在體細胞中基因和染色體都成對存在,而在配子中都成單存在C.成對的基因和染色體中的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D.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組合6.某種雄性動物的體細胞有對同源染色體。在不進行染色體互換的情況下,此生物體可產生精原細胞的種類、次級精母細胞的種類以及轄子的種類是()A.2`22"B.2、2n、20C.1、2n、2D.2P、4、47.控制果蠅體色和翅型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雜交實驗結果如圖。分析正確的是()p♀純合灰身長翅×♂純合黑身短翅5:灰身長翅×純合黑身短翅「2灰角長翅黑身短翅灰身短翅黑身長翅比例41.5%41.5968.5%8.56A.黑身對灰身為顯性B.F1灰身長翅果蠅產生了17%的重組型配子C.F1灰身長翅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9:3:3:1D.體色和翅型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8.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最能說明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實質的是()A.F1產生的雌雄配子隨機結合B.F1產生的配子比例為1:1:1:1C.F,測交后代表型比例為1:1::1D.F1中子代表型比例為9:3:3:1試卷第2頁,共1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