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生物學人教版總分核分人(考試時間:50分鐘,滿分:50分)考考生禁填缺考考生由監考員用黑色墨水條形碼粘貼區筆填寫準考證號并填涂右邊的缺考標記。得分評卷人一、選擇題(本題共有2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哪項不是種子萌發所需的環境條件A.適宜的溫度B.適量的水C.充足的空氣2.桃花的花托上有四個部分,由內向外依次是D.肥沃的土壤①花瓣②雄蕊③花萼④雌蕊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③②①D.③②①④3.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為地球生物提供了①水來源②氧氣來源③食物來源④能量來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存放久了的蘿卜會出現空心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蒸騰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B.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水分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機物D.光合作用釋放了大量的氧氣5.在農業生產中有“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特指谷物)歷來一半收”的說法,這句諺語說明植物的生長需要(A.水分B.無機鹽C.陽光D.空氣6.光合作用的實質是(A.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儲存能量B.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釋放能量C.分解有機物,釋放氧氣,儲存能量D.分解有機物,釋放氧氣,釋放能量7.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分別是A.睪丸、子宮B.睪丸、卵巢C.輸精管、子宮D.輸精管、輸卵管8.在播種季節,將顆粒飽滿的、同種植物的種子分為等量的甲、乙兩組,在25℃的環境溫度下分別播種,甲組播種在水分適宜的肥沃土壤里,乙組播種在水分適宜的貧瘠土壤里,這兩組種子發芽的情況是(A.乙組先發芽B.甲組先發芽C.兩組都不發芽D.兩組幾乎同時發芽9.人的生殖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兒→新生兒。其中有一個階段被比喻為“一粒種子落到土壤中”,這粒“種子”和“土壤”分別是指(A.受精卵子宮內膜B.胚泡子宮內膜C.受精卵輸卵管D.胚泡輸卵管七年級生物學期中檢測人教版第1頁(共4頁)10.下列關于泰騰作川意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維持生物圖中的碳氧平衡B.為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提供動力C.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D.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11.小紅去現代農耕園去玩,發現好多瓜果植物是無土栽培的。植物的無土栽培能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植物能從營養液里獲得足夠的(A.水分和氧氣B.水分和有機物C.水分和無機鹽D.無機鹽和氧氣12.夏日中午12時,由于陽光過強,植物部分氣孔關閉,造成光合作用效率下降,原因是(A.植物吸收的水減少B.植物吸收的無機鹽減少C.植物吸收的氧氣減少D.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減少13.下列農業生產措施與所依據生物學原理的對應關系,錯誤的是()A.農田適時松土可使土壤透氣一促進根部呼吸作用B.向蔬萊大棚中通入二氧化碳一促進蔬菜的呼吸作用C.春季早播覆蓋地膜—提高地表溫度,利于種子萌發D.移栽樹木時,帶土坨移栽一保護幼根和根毛14.農諺說:“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這句諺語形象地說明了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和A.適宜的溫度B.充足的有機物C.無機鹽D.一定的濕度15.植物可食用部分的發育來源不同,下面植物的可食用部分是由子房壁發育而來的是(A.甘蔗的莖B.桃子果肉C.胡蘿卜D.花生種子16.關于分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胎兒發育成熟是在受精卵形成后第38周(266天)B.分娩就是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子宮經陰道產出的過程C.分娩一定不會有危險,母親不會感覺到疼痛D.醫生可能會根據情況選擇剖宮產手術幫助孕婦完成分娩17.控制植物氣孔張開和閉合的結構是A.表皮細胞B.葉肉細胞C.葉脈細胞D.保衛細胞18.關于胎兒的發育和物質交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受精卵形成和發育的場所是子宮B.胎兒生活在子宮內的液體一母體的血液中C.胎盤是胎兒和母體交換物質的唯一器官,其靠近胎兒一面只有臍帶,沒有血管D.胎兒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營養物質和氧,同時排出二氧化碳及其他代謝廢物19.在適宜的條件下,下列種子中能夠萌發的是A.去掉胚乳的玉米種子B.蟲蛀空了的水稻C.切去胚的小麥種子D.籽粒飽滿的菜豆種子20.【跨學科】生物的生長、生活離不開水,而在農業生產中更要注意及時澆灌作物。下面關于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我國水資源日益緊缺B.被子植物的種子的萌發、生長過程,均需要水C.呼吸作用是促使植物體吸收水分的主要動力D.滴灌、噴灌、滲灌等技術可以節約大量水資源七年級生物學期中檢測人教版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