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貴州省安龍縣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高一 歷史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一、單選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1.秦朝建立后,將天下兵器都收繳到都城咸陽并加以銷毀,熔鑄為12個各重千石的銅人;秦始皇又下令“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將戰國時各國所修城防壁壘(除長城外)完全拆除;對于六國故地的貴族、豪富,秦廷采取了強制遷徙的措施。秦朝的上述措施( )A. 加強了基層社會管理 B. 緩和了各民族間的矛盾C. 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 D. 擴大了秦朝的疆域范圍2.杜佑《通典》記載:隋氏西京太倉、東京含嘉倉、洛口倉,華洲永豐倉,儲米粟多者千萬石,少者不減數百萬石。天下義倉又皆充滿。京都及并州庫,布帛各數千萬。而賜賚勛庸、并出豐厚,亦魏晉以降之未有。材料說明( )A. 我國古代儲糧技術先進 B. 煬帝貪得無厭強取豪奪C. 隋朝國力雄厚財政充裕 D. 隋末勞役繁重不惜民力3.1311年,朝廷遣官至江浙議海運事。嘗令海船自揚子江逆流而上,至江東寧國、池、饒、建康等處運糧,然航道險阻,“糧船俱壞,歲歲有之。又湖廣、江西之糧運至真州(今江蘇儀征、六合一帶)泊入海船,船大底小,亦非江中所宜”。于是將嘉興、松江秋糧,及江淮、江浙財賦都總管府歲征之糧一并海運。這說明,元代( )A. 江南糧食商品化程度高 B. 稅糧北運促進海運發展C. 長江流域經濟趨于平衡 D. 財賦重心沿江逐漸西移4.宋真宗時,大臣路振說:“太宗皇帝平晉陽,知燕民之徯后也,親御六軍,傅于城下。燕民驚喜,謀欲劫守將出城而降。太宗皇帝以燕城大而不堅,易克難守,炎暑方熾,士卒暴露且久,遂班師焉。城中父老聞車駕之還也,撫其子嘆息曰:‘爾不得為漢民,命也?!睂ι鲜霾牧侠斫庾顪蚀_的是( )A. 宋人在國防收縮前提下試圖構建文化認同B. 遼朝對燕云地區的漢人實行民族壓迫政策C. 宋朝對邊疆民族問題持謹慎而積極的態度D. 遼朝與宋朝之間的民族關系問題比較尖銳5.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稱專制帝王為“天下之大害”,還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顧炎武、王夫之也對高度集權的政治制度進行了批判。這些思想( )A. 緣于當時社會的劇烈動蕩 B. 形成了強大的社會輿論力量C. 代表資產階級的理想訴求 D. 推動了明清商品經濟的發展6.宋代的《耕織圖詩》用圖像和詩歌的形式把農桑內容表露無疑。元代的三大農書則直接以“農桑”為書名。清代尚有《農桑經》等書以“農?!睘槊?。由此可推知,中國古代( )A. 農桑結合是農業結構的特點 B. 政府長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C. 農書撰寫成為民間的潮流 D. 農桑技術居于世界領先水平7.晚清東南督撫曾與各國駐滬領事商定《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省督撫保護,宣布無論其他地方發生何種騷亂,雙方必須遵守各款規定。這些協定( )A. 阻遏了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B. 體現了清廷統治危機的加深C. 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 D. 完全出于維護西方在華利益8. “林公曾與論憂患,花甲抬棺征邊關。蓄銳緩進籌糧餉,揚威急戰殲敵頑。千里柳引春風度,十萬兵奪疆土還。放眼西陲廣袤地,天山雪映發蒼髯?!毕铝羞x項對詩中事件影響的闡述,正確的是( )A. 強化了政府對蒙古的管理 B. 導致了近代化努力的破產C. 證實了清政府統治的腐朽 D. 緩解了西北部邊疆的危機9.鴉片戰爭前后,林則徐組織編譯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國圖志》和徐繼畬的《瀛寰志略》等一批地理著作相繼問世,地圓說、南北極、經緯度、五大洲和四大洋等地理知識得以傳播。這些地理著作( )A. 體現了“師夷長技以求富” B. 標志著近代國家意識的確立C. 傳播了西方民主共和理念 D. 有利于開闊人們的國際視野10.1925年前后,江陰人劉半農受英文“he、she”的啟發,創造了“她”字。然而這卻引發了當時女權主義者的不滿,認為女性喪失了與男性平起平坐共享一個“他”字的權利,甚至還說凡是“女”字旁的漢字多是貶義詞,如“奸、妖、妒”等,因而劉涉嫌對女性的歧視。這說明( )A. 辛亥革命沒有對舊思想進行批判 B. 國民的頭腦仍被專制和迷信束縛C. 近代民主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D. 新文化運動存在過激行為和思想11.1901年4月,清政府設立督辦政務處,作為專門的新政管理機構。辦事宗旨是興利除弊,具體職責是審閱新政相關章奏,將可行者轉交相關部門推行。督辦政務處的設立( )A. 徹底改變清朝權力結構 B. 標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C. 一定程度推動新政實施 D. 實現了國家近代化轉型12.1911年12月下旬,在南京各省代表會議上,決定實行總統制。1912年,孫中山向南京參議院提出辭職,并推袁世凱繼任大總統。同年3月11日,南京參議院規定實行內閣制。南京參議院對中央政府組織機構形式的變化主要反映了( )A. 革命黨人對袁世凱的戒備 B. 革命黨人內部斗爭日趨激烈C. 全國革命形勢在不斷高漲 D. 列強加大對中國革命的干涉13.孫中山指出:“袁氏未去,當與國民共任討賊之事;袁氏既去,當與國民共荷監督之責,決不肯使謀危民國者復生于國內?!边@說明孫中山( )A. 具有強烈的排外情緒 B. 不主張反對袁世凱C. 極力維護民主共和制 D. 率先發起護國運動14.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紅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煥然一新。這里的“新”是( )A. 新的革命任務 B. 新的革命前途C. 新的革命對象 D. 新的群眾基礎15.1928年至1935年間,國民黨實施統一財政、整頓稅務、整理債務、再借新債的財政政策,并利用政權力量建立了國有的“四行兩局”(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和郵政儲金匯業局、中央信托局)的金融體系。這些做法( )A. 奠定了抗戰勝利的經濟基礎 B. 保護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C. 有效抵制了外國資本的入侵 D. 逐步確立了官僚資本壟斷地位16.1924年7月,孫中山指出,民生主義是用來對大富人打不平的。國家太平了,開辟財源,所得的利益不許少數人獨享,要歸多數人共享,國家的利益大家可以均沾。少年的人有教育,壯年的人有職業,老年的人有養活,全國男女,無論老少,都可以享樂。孫中山的主張( )A. 體現出其對社會平等的追求 B. 推動了國共合作的實現C. 激發了工農群眾的革命熱情 D. 深受傳統儒家思想影響17.1937年7月31日,《盛京日報》(日本輿論宣傳工具)宣稱,“今日外蒙與新疆,悉為蘇俄所擁有……現在蘇俄雖困于內江,其赤化世界之雄圖未曾放棄”,認為中國聯蘇容共,向歐美帝國主義國家求援,反而傷害了亞洲同胞的感情。這一言論意在( )A. 掩蓋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 B. 抨擊中共聯絡蘇聯的做法C. 控訴國民政府的退讓政策 D. 揭露歐美控制中國的行徑18.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在經歷了國民革命失敗后,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構建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和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的革命理論,最終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中華民族為之奮斗百年的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夙愿。由此可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特點是( )A. 借鑒十月革命成功道路 B. 以民族復興為主要目標C. 開創了革命道路和理論 D. 廢除了封建剝削和債務19.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期間,制定了“沒收地主土地歸農民所有”,實行“耕者有其田”的綱領;針對資產階級的兩面性,黨采取了“又聯合又斗爭”的方針,既照顧其利益,又督促其不斷進步,充分發揮其作為革命動力之一的作用。由此可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之一是( )A.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大力支持 B. 多黨合作的愛國民主統一戰線開始建立C. 土地革命戰爭的成果得到鞏固 D. 中國共產黨制定切合中國實際的方針策略20.右面的宣傳畫中,有“大麥穗、大玉米,運到北京去見毛主席”等文字。讀圖判斷,該宣傳畫可能創作于( )A. “一五”計劃時期 B. “大躍進”時期C. “文化大革命”時期 D. 改革開放時期21.周恩來在《195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為著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繁榮幸福的社會主義的工業國家。我們進行著和平的勞動,我們要求一個和平的環境,一個和平的世界?!睘榇耍覈? )A. 積極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 著力尋求同西方歐美國家建交C. 努力推行“一邊倒”外交方針 D. 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22.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共損失坦克9輛、飛機231架、各種火炮4 371門;聯合國軍損失坦克3 064輛;飛機12 224架,各種火炮7 695門,艦艇257艘。結合所學判斷,這一數據可以反映( )A. 中國陸??哲姀姶蟮膶嵙?B. 中國強大、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實力C. 美軍士兵低下的戰斗素養 D. 志愿軍不畏強敵、頑強作戰的精神23.下圖為1980—2000年中國實際GDP增長率示意圖。關于圖中兩個峰值的解讀,正確的是( )兩個峰值的形成都得益于現代企業制度的確立第一個峰值的出現得益于城市改革的全面展開C. 第二個峰值的出現得益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D. 兩個峰值的形成說明中國已經完成經濟體制改革24.21世紀初,中國領導人每年通過出席東盟系列會議機制,與東盟10國、日韓及東亞峰會中其他國家領導人和各層級官員就區域合作及彼此共同關心的問題保持充分溝通和交流。這一系列外交活動的開展( )A. 增強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政治互信 B. 消除了亞洲各國之間的矛盾分歧C. 推動了上海合作組織的建立 D. 維持了國際關系的持久和平局面25.下面一組圖片是中國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這些圖片體現的共同主題是( )A.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始形成 B. 中國文化產業持續發力C. 中國步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D. 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26.019年,廈門某企業在甘肅臨夏州成立扶貧工廠,一年內解決了17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其中有80人脫貧。這表明該企業( )A. 踐行了“精準扶貧”理念 B. 解決了區域性整體貧困C. 完善了當地社會保障體系 D. 優化了臨夏州經濟結構27.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痹摱挝淖殖鲎杂? )A. 中共十七大報告 B. 中共十八大報告C. 中共十九大報告 D. 中共二十大報告28.2012年11月,習近平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毕铝杏嘘P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中共十八大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共十九大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C. 中共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D. 中共二十大提出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9.與冷戰結束初期相比,新時代中國外交思想更加重視社會主義元素,能理直氣壯地向國際社會推介“中國夢”“新義利觀”“國際關系民主化”等理念,為世界貢獻符合多國國情的“升級版”發展道路選擇。這表明新時代中國( )A. 成為世界發展的示范者 B. 開始突破西方外交的封鎖C. 積極推行多邊外交政策 D. 國際話語權意識顯著增強30.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大會一致通過了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提出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此舉( )A. 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 B. 有利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C. 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D. 提升了共產黨員的思想政治水平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以激烈變革的時代為背景,以崛起的士階層為骨干,以興旺的私學為基地,戰國時代,學術思想界出現了諸子并起,學派林立,相互駁難的空前繁榮的文化氣象,揭開了中國文化史上最為光彩奪目的篇章。——摘編自馮天瑜等著《中華文化史》材料二 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漢書董仲舒傳》材料三 天子受命于天,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雖謂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春秋繁露順命》請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空前繁榮的文化氣象”所指的事件,并結合所學指出春秋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張。(2)根據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董仲舒的主張。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董仲舒的思想主張所產生的作用。32.(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第十四章 人心向背的較量人心向背,是最終左右一切的決定性力量。解放戰爭中,軍事局勢迅猛發展,國民黨統治區內以學生運動為先鋒的民眾運動風起云涌,反映了國民黨統治區人心的變動。在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最堅決地、腳踏實地地在鄉村中領導廣大貧苦農民,把幾千年沒有能解決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從根鏟除:這是中國共產黨所以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奧秘所在。民主同盟堅決拒絕參加國民大會,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動向,反映出原來處于中間狀態的人們在政治態度上的進一步變化。——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做出的突出歷史功績。(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中國共產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33.(1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民幣問世以來,在印制和防偽技術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表所示為各套人民幣的相關信息。從材料中任意提取一條人民幣發展線索,據此擬定一個論題,并運用中國現代史的知識加以闡述。(要求:發展線索源自材料,論題明確,闡述須有史實依據,邏輯清晰。)一、選擇題1. C 2. C 3. B 4. A 5. A 6. A 7. B 8. D 9. D 10. C 11. C 12. A 13. C 14. B 15. D 16. A 17. A 18. C 19. D 20. B 21. A 22. D 23. B 24. A 25. D 26. A 27. D 28. D 29. D 30. C二、非選擇題31. (1)現象:百家爭鳴;主張:孔子:“仁”、“禮”等(任答1點);孟子:性善論、仁政等(任答1點);荀子:性惡論、隆禮重法等(任答1點)。(2)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一統;君權神授;三綱五常(任答1點)。影響:加強中央集權、加強君主專制、維護統治秩序、儒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32. (1)土地革命時期: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抗日戰爭時期: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抗擊日本侵略,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解放戰爭時期:發動三大戰役,推翻國民黨的獨裁統治。(2)中國共產黨始終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33. 示例論題:人民幣的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闡述:1948年,第一套人民幣發行時,解放戰爭尚未結束,人民幣印制技術相對落后,采用的防偽方式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工業化發展在蘇聯的援助下加快,第二套人民幣中的部分面額紙幣由蘇聯幫忙印制,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民幣印制技術同國際接軌。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逐漸擺脫對蘇聯的依賴,建立了獨立而完整的工業體系,自主設計和制造的印鈔機在部分領域已經接近甚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受國內外局勢的影響,人民幣與主流國際貨幣相比仍“個性”突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參照部分發達國家的做法,將盲文引入貨幣,防偽工藝逐漸實現和國際主流貨幣的接軌,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不斷提高人民幣的機讀性能,這助推了人民幣走出國門,為經濟全球化作出更大貢獻。綜上所述,受到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及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人民幣在獨立自主印制、發行的基礎上,逐漸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日益成為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重要一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