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寫作:《怎樣選材》教案教學目標1.關注生活,了解選材的多種途徑。2.能夠依照選材標準,根據題目要求,選擇真實、新穎的材料,構思富有新意的作文。3.選擇親身經歷,寫得心應手的作文。教學重點1.能夠依照選材標準,根據題目要求,選擇真實、新穎的材料,構思富有新意的作文。2.選擇親身經歷,寫得心應手的作文。教學難點選擇親身經歷,寫得心應手的作文。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課時1課時課前準備1.教師:制作相關課件。2.學生:閱讀課內經典文章,體會文章的選材。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當你拿起筆來,當臺燈的燈紙上的燈光照亮了雪白的稿紙,當稿紙上的每一個空格都忠順地、無暇地、熱切地期待著你賦予它們以色彩和聲音、以靈魂和生命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呢?——王蒙你會想到了什么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同學?亦或是一個人、一樁事、一個故事、一種現象、一句話、一首詩?總之,眾多的、你所親身經歷的、難忘的日子將涌上你的心頭,等著你去編織;眾多的、你所熟悉的的人物,來到你的眼前。一幅又一幅的畫面,一個又一個的旋律,都將一齊涌上了你的心頭、你的筆端……難道不是嗎?這下,我們都困惑了:我到底該寫什么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探討記敘文該如何選材。二、怎樣選材(一)選材基礎要說選材,先談中心(主題)。什么是中心呢?就是你要在文章中要表達的貫穿全文的核心,簡單的說就是你想要表達什么。確定好的有深刻意義的中心是選材的基礎。(二)何處選材1.從生活中尋找(做生活的有心人)①親身經歷 ②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2.從閱讀中挖掘(做閱讀有心人)①歷史(著名的人物和事件)②文學作品(典型的形象及經典的情感寄托與描寫)③報紙、雜志、網絡(人物及故事)(三)選材要求選材要求一:圍繞中心圍繞 “母愛”這個主題,你選擇哪些材料?1.我在學校生病了,委屈地跑回家,母親說:“學校條件太差了,就在家治好了再去上學!”2.我跌倒了,母親沒有扶我起來,卻說:“你是個勇敢的孩子,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3.我悄悄把別人的文具盒拿回家,母親看見了,狠狠地教訓了我一頓,然后要我連夜送回別人家去。4.母親在街上看見一個小偷,不顧個人安危,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了。5.母親從不私拆我的信件,也不干涉我的交往,但卻經常注意我與什么樣的人往來。材料分析1.雖然是母愛,但是母親的溺愛不是我們應該選的題材,所以不能選。2.圍繞中心,而且深刻。母親獨特的愛,是一種新穎的愛的方式,多下筆墨能成為好的材料。3.題材雖然是母愛,但太多人寫,寫不出自己的特色。4.與母愛無關的材料,實際該材料是說的母親見義勇為。5.母愛的一種:既尊重孩子,又關心孩子的新材料,很少有人寫,此材料易得高分。選材要求二:真實學生習作:寫母親一直關心“我”學習,其中有一段:記得我六歲的那一年,有一天晚上媽媽摸著我的頭,意味深長地對我說:“明明,你明天就上一年級了,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不能再像以前那么貪玩了,以后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以后成為一名科學家,好好建設我們的祖國。”材料分析1.材料陳舊,不是當下發生的事情。2.內容空洞,刻意說教。不僅不是好材料,還是十分蹩腳的材料,選擇此材料不恰當。(四)選材技巧不涉禁區,積極健康;避生就熟,得心應手;棄故納新,與時俱進避同求異,獨特出眾;去粗取精,以一當十;推陳出新,舊材新用1.不涉禁區,積極健康“文以載道”,文章要表達思想。思想健康的文章才能給人積極的影響。考試作文的思想內容必須與社會的價值取向保持一致,才能得到認同。中招語文明確要求“思想健康”,有些地方的閱卷負責人一再強調:作文只要思想不健康就不及格。所以不健康的內容絕對不能寫,不能越雷池一步,選材絕對不能進入禁區。2.避生就熟,得心應手我們不可能是“百科全書”似的人,什么都懂。家庭環境、生活經歷、興趣愛好等方面千差萬別,知識積累自然就不完全相同。選材時要有“自知之明”,避開自己陌生的材料,選取自己熟悉的材料,這樣才能得心應手。如果不懂裝懂糊弄讀者,只能是費力不討好;如果出現錯誤,則更是畫虎類犬弄巧成拙。(不要想當然,憑個人印象編造,需親身經歷。)3.棄故納新,與時俱進選材應當與時俱進,作文才具有時代感。隔夜好茶不好喝,干花不如鮮花美,作文材料如果老是陳谷子舊芝麻,誰會喜歡呢?“至今已覺不新鮮”,怎能激起人們的興趣?再好的材料,如果人人都寫,反復寫,那也就顯得乏味了,無人愿意欣賞。(包括議論文的事實論據材料,也要求棄故納新,古今中外,今要求新,外要求熟。)4.避同求異,獨特出眾一下子就想到的材料,往往是別人也容易想到的,不要輕易選用;稍加思考就能想到的材料,也不要急著使用;再三思考之后才想到的材料,往往才是獨特的(自己的獨特經歷或是獨特感受)。5.去粗取精,以一當十典型的材料才有代表性,更有說服力,更有表現力,更有感染力,也更有震撼力,能以一當十、以少勝多。選材需要慧眼識珠,不能以“撿到籃里就是菜”的態度來敷衍,否則,就不可能選出典型的材料。6.推陳出新,舊材新用有些材料內涵豐厚,這樣的材料,即使不是新的,但如果能從新的角度來點化、引申,用來表現新的主題,也能出奇制勝,讓人耳目一新。(母愛,師恩)六個詞概括:健康、熟悉、新穎、獨特、典型、內涵(五)小練習題目——《送別》要求:把你能想到的送別的材料用簡潔的話寫下來。學生 A :我每天去上學,媽媽都送我出家門,表現她對我的關心。學生 B :我的一個親人或朋友將要到遠方去,我在車站送他走,表現出親人或朋友之間難舍難離的感情。學生 C:我去遠方讀書,臨行時我心愛的小狗送了一段又一段路,寫出人與動物之間的真情。學生 D :我的爺爺去世了,在下葬時我為他送別,寫出人與人之間的“死別”的悲情。 材料分析A 的選材不太正確,作者沒有領會題目的真正含義B 的選材正確但是太普通,多數人會這樣寫C 的選材很新穎,一般人不會想到,情感獨到D 的選材雖平常,但是如果感情寫得真實,容易打動人心。(六)小結選材妙計選取自己獨有經歷(——以少取勝)選取各種情感材料(——以情取勝)選取全新角度(——以巧取勝)選取引人深思的材料(——以深刻取勝)三、寫作實踐作文題目一提出了諸多問題。首先明確選材角度。你會選擇哪條路?這條路,可能是上學必經之路、江南的煙雨里弄,也可能是依山傍水的林間阡陌、花香四溢的步行大道等。其次確定表達中心。譬如展現民風民俗、贊美故鄉之美、表達對昔日生活的留戀、講述成長感悟等。最后圍繞標題和中心,根據內容的需要,對所選材料注明詳略。構思時,根據你對這條路的了解,想一想可以表現它的哪些方面。在此基礎上,搜集相關材料。可以通過觀察、拍攝、記錄等方式,盡可能多地搜集與要表達的中心相關的直接材料;也可以通過訪談、查閱資料的方法,搜集間接資料。作文題目二屬于命題作文,要求寫記敘文。仔細讀題,首先要抓住題目中的“你們班”,把選材的范圍定準。然后弄清楚什么叫“牛人”。“牛人”系網絡語言。“牛”作為形容詞表現此人非常厲害,用來夸贊別人;或者指某人做了一般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別人對此人表達的一種驚訝、佩服之情。再依據這個概念去“你們班”找“牛人”。結合提示語,“讀書迷”“演說家”“大管家”“體育健將”“樂器高手”是“牛人”,那么“武術高手”“發明家”“計算髙手”等,也都在“牛人”之列。構思時,可只寫一位“牛人”,選取最能表現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點;如果這個人很多方面都很“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詳略,合理安排。也可以寫幾位“牛人”,每位“牛人”只寫一件事,但要突出他們各自不同的特點。另外,語言可以詼諧、幽默一些,甚至帶點兒調侃,這樣會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作文題目三也屬于命題作文,適合寫記敘文。讀題目,明確“一天”是一個時間段,限定了選材的時間范圍;“我”是被描述的對象,全文要用第一人稱圍繞一天時間寫“我”的所見、所聞和所感。一天中,可以隨著時間變化發生很多事,也可以隨著空間的變化出現不同的情景,可以遇到很多人,可以有心情的變化,也可以有事情的跌宕起伏。總之,題目要求寫“我”的親身經歷和感受,發掘自身素材。構思時,可以寫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天,譬如節日、生日、團圓日、離別日、獲獎日、旅游日等,圍繞“獨特”選擇恰當的材料,注意材料的新穎;也可以寫平平常常的一天,但要寫出你生活的特點以及你對平凡生活的獨特感受。選擇的材料應真實、可信。寫作時要突出重點,不能讓材料游離中心,也不能把文章寫成流水賬。為了便于把握,可以先列出提綱。可以運用多種表現手法,著力展現需要突出的部分;與要展現的生活特點沒有緊密關系的部分,可以作概括敘述。四、課堂總結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一切素材的重要源泉。今后,我們寫作文要用整個心靈去感知周圍世界,從個人獨有的生活經歷中選材,說真話,訴真情,并大膽創新,做到選材“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當然,無論選擇怎樣的材料,首先最重要的是得圍繞中心。五、布置作業你們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們或是“讀書迷”,知識豐富;或是“演說家”,善于表達;或是班里的“大管家”,熱心集體事務;或許還有體育健兒,樂器高手……以《曬曬我們班的“牛人”》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1.可以只寫一位“牛人”,選取最能表現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點;如果這個人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詳略,合理安排。2.也可以寫幾位“牛人”,每人只寫一件事,但要突出他們各自不同的特點。3.語言可以詼諧、幽默一些,甚至帶點兒調侃的味道,這樣會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板書設計《怎樣選材》選材基礎———確定中心何處選材———從生活中尋找從閱讀中挖掘選材妙計———選取自己獨有經歷(以少取勝)選取各種情感材料(以情取勝)選取全新角度(以巧取勝)選取引人深思的材料(以深刻取勝)6 /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