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南省2024年中芳導航沖刺押題卷(二)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開卷考試,可查閱參考資料,但應獨立答題,禁止交流資料。3.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歷史遺跡是歷史的真實記錄。下列三處考古發(fā)現(xiàn)反映的共同的主題是漢豌洛陽城遺址大型倉儲遺跡濮陽仰韶文化蚌龍新密夏代宮殿建筑群遺址A.古代農業(yè)經濟發(fā)達B.古代城市快速發(fā)展G.中原文明源遠流長D.中華文明盡起河南2.考古發(fā)現(xiàn)和文字資料可以相互印證,觀察下列圖片可以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商代甲骨文米現(xiàn)代漢字絲桑蠶帛商周青銅器上的蠶文A.青銅器已應用于農業(yè)生產B.當時社會等級制度嚴格C.商朝時商業(yè)貿易發(fā)達D.養(yǎng)蠶繅絲已經產生并發(fā)展3.西漢初年文帝、景帝采取的是黃老之術、與民休息,奉行“無為而治”的政策,漢武帝即位后,罷百家尊儒術、統(tǒng)一鑄幣、鹽鐵專賣。漢朝政策發(fā)生轉變的最重要原因是A.社會形勢發(fā)生了變化B.絲綢之路開辟對外貿易的需要C.大一統(tǒng)局面的形成D.儒學官方正統(tǒng)地位的確立4.在歷史知識的學習中,要善于進行橫向縱向的對比與聯(lián)系,將微觀知識融入宏觀的背景中,以利于我們理解與把握。閱讀下表標題,適合作為材料主題的是)1.三國鼎立2.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主題3.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4,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歷史中考導航沖刺押題卷(二)第1頁共6頁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B.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D.繁榮與開放的時代5.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縣的主要官員,其余則由長官自己選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員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將科舉制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下列說法與題意相符的是A.造成了唐朝重文輕武的局面B.降低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性C.使魏晉以來的門閥士族迅速壯大D.加強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權6.文化地標成為熱門的網紅打卡地,文旅融合喚醒著城市的記憶,在哈爾濱冰雪火爆出圈的冬季,河南文旅也借機造勢宣傳大美河南,下面選項與北宋都城相符合的是A.千古宋城,夢回臨安B.繁華汴水,七朝古都C.殷商帝都,字載天下D.秦俑故鄉(xiāng),絲路源頭7.下面材料反映了元朝腹里及部分行省的驛站設置情沉。這體現(xiàn)了當時驛站交通腹里:陸站175處,水站21處,牛站2處。河南江北行省:陸站106處,水站90處。遼陽行省:陸站105處。江浙行省:馬站134處,轎站35處,步站11處,水站82處。湖廣行省:陸站100處,水站73處。云南行省:馬站74處,水站4處。總計:全國站數約1400處,加上嶺北、吐蕃等處,應在1500處以上。A.制度完善傳遞速度快B.促進了對外貿易發(fā)展C.加快了中國經濟轉型D.工具多樣且水陸并用8.明朝中晚期科技在中國文化史上的意義不僅在于對傳統(tǒng)技術的總結,而且蘊含著某些帶有近代意味的科學精神。下列著作中,能體現(xiàn)這一特點的農業(yè)科學巨著是A.《農政全書》B.《本草綱目》C.《齊民要術》D.《天工開物》9.近代化也叫現(xiàn)代化,其主要表現(xiàn)為經濟領域的工業(yè)化,政治領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領域的理性化和科學化等,實現(xiàn)近(現(xiàn))代化是近代以來世界各國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有史學家認為中國政治近代化的開啟性事件是戊戌變法。其依據在于A.創(chuàng)辦京師大學堂,講求時務、廣育人才B.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發(fā)展農、工、商業(yè)C.學習君主立憲制,謀求政治體制的變革D.宣傳生物進化理論,啟蒙維新變法思想10.2021年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黨中央批準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并予以發(fā)布。排在首位的是建黨精神:堅特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下面標語與其最符合的是)A.軍旗升起武裝斗爭B.石庫門里偉大開端C,井岡圣地革命搖籃D.延安寶塔思想指引11.西方著名學者拉納·米特說,“中國參與那場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不僅僅是為了國家尊嚴和生存,還是為了所有同盟國的勝利,正是在那場戰(zhàn)爭中,東西方一起抗擊了有史以來最黑暗的邪惡力量”,中國從那時起就已經是“負責任的大國”。下列照片在相關報道中不應出現(xiàn)的是A第三次長沙會戰(zhàn)勝利B.河北回民義勇隊C.中國遠征軍赴緬甸D.劉鄧大軍挺進中原歷史中芳導航沖刺押題卷(二)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