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甘肅省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學模擬試題甘肅新高考研究中心本試卷共100分 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我國“深海勇士”號在南海深處發現了管狀蠕蟲。管狀蠕蟲沒有消化器官,也沒有口和肛門,它主要通過體內硫細菌進行化能合成作用來獲取有機物。下列推理錯誤的是( )A. 管狀蠕蟲和硫細菌的種間關系可能是互利共生B. 硫細菌可能通過氧化硫化物獲得的能量將CO2轉化為有機物C. 硫細菌吸收管狀蠕蟲內物質可能需要線粒體供能D. 管狀蠕蟲可能通過胞吞從深海吸收大分子有機物2. 研學小組學生對部分生物實驗進行了歸納概括,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選項 實驗 結果 原因分析A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濾紙條上未出現色素帶 分離色素時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B 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幾乎觀察不到處于分裂期的細胞 可能是一天中取材時間不當C 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用0.3g/mL蔗糖溶液處理洋蔥鱗片葉外表皮,一段時間后未發現質壁分離現象 可能是所用蔗糖溶液濃度太低D 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 培養基中同時含有R型細菌菌落和S型細菌菌落 S型細菌的DNA是轉化因子,使部分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A. A B. B C. C D. D3. 生物學新課程標準社會責任中要求能夠鑒別并自覺抵制封建迷信和偽科學。下列網傳說法不屬于封建迷信或偽科學的是( )A. 兒童食用乙烯催熟的香蕉會導致性早熟B. 食用轉基因食品會改變人體細胞內遺傳物質C. 青少年應該適當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D. 古代“滴血認親”鑒定的結果真實可信4. 生物學概念是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的基礎。下列關于生物學概念的認識,錯誤的是( )A. 神經沖動在突觸處傳遞通常通過電信號方式完成B. 特定生態系統的生物與非生物因素決定其結構C. 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不斷富集D. 植物細胞工程包括組織培養和體細胞雜交等技術5. 皮膚接觸到佛手柑中的呋喃香豆素時,在紫外線照射下呋喃香豆素會插入DNA特定序列,阻礙DNA解旋等過程發生,從而引發皮膚炎。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呋喃香豆素插入DNA后可能會影響基因的轉錄B. 皮膚接觸到呋喃香豆素后應在陽光下直曬,以免引起皮膚炎C. 呋喃香豆素可特異性識別DNA并插入DNA特定序列D. 呋喃香豆素插入DNA后可能會影響解旋酶和DNA結合6. 2024年巴黎奧運會100米自由泳比賽中,中國運動員破世界紀錄奪冠。關于比賽中機體生理功能的分析,正確的是( )A. 自主神經系統不參與該過程B. 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使血漿pH明顯降低C. 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加速D. 產熱速率遠大于散熱速率7. 番木瓜成熟歷經的過程是呼吸作用增強→呼吸作用減弱→果實衰老。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呼吸作用增強時散失的熱能增多B. 呼吸作用時葡萄糖分解發生在細胞質基質C. 低O2或高CO2處理可延緩番木瓜衰老D. 噴灑適宜濃度乙烯利可延緩番木瓜成熟8. 海蛞蝓(葉羊)進食海藻時,可以“偷走”海藻里面葉綠體長期儲存在自身的體細胞中為自己進行光合作用,這個過程被稱為盜食質體。下列推測錯誤的是( )A. 葉羊和海藻之間的關系是捕食 B. 不含葉綠體的葉羊也可合成ATPC. 葉羊會將獲得的葉綠體傳給子代 D. 葉綠體通過胞吞進入葉羊體細胞9. 研究發現,乳腺癌中的配體(PRL)能明顯縮短有絲分裂中期至后期的轉化時間,從而促進乳腺癌細胞快速增殖。與正常細胞相比,PRL在乳腺癌細胞中含量更高。下列推測錯誤的是( )A. 正常情況下乳腺癌細胞增殖過程不會發生同源染色體分離B. PRL的作用機理可能是加速了著絲粒的分裂C. 乳腺癌細胞可以無限增殖是PRL所致D. 使用PRL合成抑制劑能有效治療乳腺癌10. 為提高玉米品質,研究者將賴氨酸的密碼子AAA改造成玉米偏好的密碼子AAG,并將富含賴氨酸(AAG)的蛋白質編碼基因導入玉米,使原有的蛋白質編碼基因被改造,獲得了富含賴氨酸的轉基因玉米。此過程發生的變化有( )A. 轉基因玉米細胞中基因的表達過程發生改變B. 富含賴氨酸的蛋白質編碼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增多C. 富含賴氨酸的蛋白質編碼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發生改變D. 富含賴氨酸的蛋白質的氨基酸排列順序發生改變11. 使用氰菊酯噴霧劑滅殺蟑螂時,抗藥蟑螂的比例會增加。停止使用氰菊酯噴霧劑一段時間后,抗藥蟑螂因嗅覺受體合成減少,其比例又逐漸減少。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氰菊酯噴霧劑使蟑螂產生了抗藥突變B. 消滅蟑螂時氰菊酯噴霧劑起到了選擇作用C. 抗藥突變是否有害取決于蟑螂的生存環境D. 蟑螂的抗藥基因在停藥后還能遺傳給后代12. 單胺氧化酶是線粒體標志酶,位于外膜。研究表明,單胺氧化酶基因突變鼠出現線粒體內膜萎縮、線粒體數量減少等現象。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單胺氧化酶基因通過控制酶合成來調控線粒體結構和數量B. 單胺氧化酶基因突變對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影響較大C. 單胺氧化酶可作為治療線粒體功能障礙潛在靶點D. 單胺氧化酶基因突變鼠線粒體數量減少可能與溶酶體密切相關13. 嗎啡是一種強效鎮痛藥物,主要用于緩解術后疼痛、癌癥疼痛等中重度疼痛。嗎啡鎮痛機理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術后疼痛等與Ca2+和Na+的內流量密切相關B. 嗎啡與嗎啡受體結合促進K+外流會減小靜息電位絕對值C. K+外流引起的膜電位變化會抑制Ca2+內流,從而抑制疼痛D. 嗎啡主要通過抑制神經遞質釋放發揮鎮痛功效14. AIf基因能使某植物正常生長,a基因則不能使該植物正常生長。該植物和配子基因組成以及AIf基因的傳遞規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圖中雌株AIf基因來自它的母本B. 圖中雄株和雌株的表型相同C. 圖中雌株和雄株雜交,F1表型比例3:1D. 圖中雄配子和雌配子AIf基因的遺傳信息相同15. 為增強熊果酸(UA)抗菌效果,研究者探究了藥物(P)和熊果酸(UA)的比值與抑菌圈直徑大小的關系,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實驗須用平板劃線法將菌種接種到培養基上B. 該實驗自變量是P/UA的值,因變量為是否出現抑菌圈C. 據實驗結果可判斷P/UA的值最適宜介于3~5D. 據實驗結果可推測不同P/UA的值的抑菌效果均不同16. 乙烯抑制水稻根生長的機理如下圖所示。研究發現,OsIAA26是非典型的IAA蛋白,而OsIAA9是典型的IAA蛋白。SOR1上的E3連接酶通過招募泛素分子(Ub)靶向標記OsIAA26,使26S蛋白酶識別、降解OsIAA26,從而抑制根的生長,而OsIAA9則通過靶向結合SOR1上的RING結構域,抑制SOR1的E3連接酶活性,從而保護OsIAA26蛋白免于降解。下列推理錯誤的是( )A. 乙烯通過促進生長素合成來抑制水稻根的生長B. 生長素與SCFOsTIR1/AFB2結合能促進OsIAA9降解C. 無乙烯存在時SOR1的E3連接酶活性增強D. 無乙烯存在時OsIAA26不會被26S蛋白酶降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2分。)17. 耕地是糧食安全生產的基礎,提高小麥和玉米產量、合理利用耕地,對保障糧食安全生產具有重要意義。為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免耕、犁耕)、種植模式(間作、輪作,如下圖所示)對小麥和玉米產量的影響,科研人員開展了實驗。小麥光合特性等結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處理 葉綠素含量 胞間CO2濃度/ (μmolCO2·m-2·s-1) 氣孔導度/ (mmol·m-2·s-1) 凈光合速率/ (μmol·L-1)①免耕間作 60 502.72 0.99 24.05②犁耕間作 55 1005.25 0.87 17.13③免耕輪作 57 1009.52 0.73 18.12④犁耕輪作 53 1045.51 0.46 15.52注:胞間CO2指植物體細胞之間的CO2;氣孔導度是指氣孔張開的程度(1)與犁耕相比,免耕小麥植株凈光合速率更快的原因是葉綠素含量_____,捕獲、轉化光能的能力更強,光反應速率更快,從而為暗反應提供的_____更多。(2)與②③④組實驗相比,①組小麥群體凈光合速率更快、產量更高的另一個原因是CO2利用率更高,判定依據是_____。(3)與輪作相比,間作種植的優點是①透光性、通風性更好,提高了作物群體_____利用率,使作物群體增產;②同地種植作物,提高了_____利用率,保障了糧食安全生產。(4)根據實驗結果,科研人員提議,在實驗地區推廣免耕間作的耕作種植方式。請闡述這種提議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_____。18. α-黑素細胞刺激素(α-MSH)屬于內源肽激素,由Pomc基因控制合成。腫瘤小鼠能使垂體產生更多的α-MSH,從而使腫瘤細胞躲避免疫系統的免疫作用(產生免疫抑制),促進腫瘤生長。為探明α-MSH和腫瘤細胞免疫抑制、腫瘤生長之間的關系,研究者用荷瘤模型鼠和Pomc基因缺失荷瘤鼠等小鼠進行了實驗,部分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腫瘤細胞產生免疫抑制的原因是α-MSH作為_____分子,與免疫細胞等靶細胞上的特異性受體相互識別、結合,從而抑制免疫系統的_____功能。(2)圖中結果顯示,Pomc基因缺失導致荷瘤鼠_____,原因是_____。(3)為證明荷瘤鼠垂體產生的α-MSH能使腫瘤細胞產生免疫抑制,促進腫瘤生長,請在圖a或圖b上方(_____)處補充第三組實驗并在圖a柱形圖中或圖b曲線圖中繪出能證明上述結論的實驗結果_____。(4)進一步研究發現,α-MSH可以和細胞毒性T細胞等免疫細胞上的特異性受體(MC5R)結合,從而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等免疫細胞的免疫作用,使腫瘤細胞產生免疫抑制,促進腫瘤生長。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和發現,提出治療腫瘤的新思路:_____。19. 清遠雞(俗稱清遠麻雞)是某省優質地方品種,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清遠麻雞的慢羽和快羽是一對相對性狀,且慢羽(M)對快羽(m)為顯性,其中慢羽初生雛雞的翅尖羽毛較短,快羽初生雛雞的翅尖羽毛較長。清遠麻雞育種過程、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正常情況下,清遠母雞減數分裂過程中含有2條Z染色體的細胞稱為_____。由圖可知,等位基因M/m位于_____染色體上,判斷依據是_____。(2)請設計一個最佳雜交組合方案:_____(用基因型表示),通過翅尖羽毛長短即可直接區分清遠雛雞的性別,從而達到多養母雞、多得雞蛋的育種目的。(3)清遠麻雞羽毛黑色(A)對黃色(a)為顯性,且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為探究清遠麻雞出現黃羽的原因,研究者對AA和aa基因位點進行PCR擴增和電泳檢測,并測定其調控的下游基因表達量,如圖所示。據圖可知,清遠麻雞出現黃羽的原因是A基因發生堿基的_____而突變為a基因,從而導致_____,最終使黑色素合成減少或無法合成。(4)清遠母雞產蛋后由于某種原因,卵巢退化,精巢重新發育,出現公雞性征并且產生正常精子。據此推測,清遠雞群中黃色慢羽公雞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種。為確定一只黃色慢羽清遠公雞的基因型,研究人員將該只黃色慢羽清遠公雞與多只雜合黑色快羽清遠母雞進行雜交,觀察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已知染色體組成為WW的個體致死)。請完成下列部分預期結果及結論:①若后代清遠公雞:清遠母雞=1:1,且無論清遠公雞還是清遠母雞都是黑色慢羽:黃色慢羽=1:1,則這只黃色慢羽清遠公雞的基因型是_____。②若后代清遠公雞:清遠母雞=1:2,且清遠公雞全表現為慢羽,清遠母雞中慢羽:快羽=1:1,則這只黃色慢羽清遠公雞的基因型是_____。20. 植物“吐水現象”常發生在氣溫高、土壤濕度大且無風的夏季夜晚。為探明藍莓葉片吐水中物質組成以及藍莓葉片吐水的生理學原因,科研人員使用了不同物質喂養果蠅等植食性昆蟲和草蛉等捕食性昆蟲,并調查了藍莓植株葉片上果蠅等植食性昆蟲和草蛉等捕食性昆蟲的平均種群數量。部分結果如下圖和下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昆蟲類別物質組成 果蠅等植食性昆蟲 草蛉等捕食性昆蟲存活率/% 存活率/%第3天 第12天 第24天 第3天 第12天 第24天糖水 90 60 40 100 50 18蛋白質和糖水 82 10 0 100 80 37藍莓葉片吐水 100 80 50 100 70 37(1)藍莓葉片吐水的生理學原因是土壤濕度大→根毛細胞_____→根毛細胞吸水→體內水分吸入量大于蒸發消耗量→葉片吐水→體內水分平衡,其中水分主要以_____的方式進入藍莓根毛細胞。(2)圖實驗①中,果蠅等植食性昆蟲平均種群數量多原因是藍莓植株為果蠅等植食性昆蟲提供_____、_____。(3)與實驗①相比,實驗②的結果出現“逆轉”的原因可能是_____。(4)經研究發現,果蠅等植食性昆蟲也嚴重威脅櫻桃產量。綜合圖、表實驗結果,設計櫻桃園防治果蠅等植食性昆蟲的新(實驗)方案:_____(要求寫出關鍵思路及預期的實驗結果)。21. 抗菌肽(AMPs)作為抗生素替代物,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及不易使細菌產生耐藥性等優點。研究者欲利用改造后的大腸桿菌(工程菌)生產AMPs。回答下列問題:(1)用PCR擴增目的基因M時,設計的特異性引物有_____種。(2)AMPs也會抑制大腸桿菌,造成組成型表達(持續表達)目的基因M的大腸桿菌最大種群數量偏低,限制了AMPs產量。研究者在大腸桿菌基因組DNA中插入N和C基因,使質粒上目的基因M的表達受到紅光控制。紅光調控目的基因M表達的原理如圖所示。N和C基因表達應為_____(填“組成型表達”或“紅光誘導型表達”)。據圖闡述紅光調控目的基因M的表達過程:_____。(3)為避免工程菌泄漏污染環境,研究者利用阻遏蛋白基因和調控元件,使工程菌在紅光和藍光同時照射時,激活致死基因G表達,從而誘導工程菌死亡。完善工程菌生產AMPs步驟。①在黑暗條件下培養工程菌至種群數量達到最適值(K值)。②_____照射至AMPs濃度在培養液中達到適宜濃度(生產需求量)。③_____,避免工程菌泄漏2025年甘肅省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學模擬試題甘肅新高考研究中心本試卷共100分 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C【10題答案】【答案】C【11題答案】【答案】A【12題答案】【答案】B【13題答案】【答案】B【14題答案】【答案】D【15題答案】【答案】C【16題答案】【答案】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2分。)【17題答案】【答案】(1) ①. 更高 ②. ATP和NADPH(2)氣孔導度增大但胞間CO2濃度顯著減少(3) ①. 光能和CO2 ②. 耕地(4)因為實驗結果只有小麥數據,沒有玉米數據,無法判定免耕間作能否提高玉米產量,所以提議不合理(或因為間作能使作物群體產量更高,且依據免耕小麥產量更高,可推測免耕玉米產量也更高,所以提議合理)【18題答案】【答案】(1) ①. 信息 ②. 免疫監視(2) ①. 細胞毒性T細胞免疫率增高、腫瘤體積減小 ②. 垂體產生的α-MSH減少,荷瘤鼠免疫功能增強(3) (4)研發靶向拮抗MC5R藥物,抑制α-MSH發揮作用【19題答案】【答案】(1) ①. 次級卵母細胞(第一極體) ②. Z ③. P產生的F1體現伴性遺傳現象(2)ZmZm×ZMW(3) ①. 增添 ②. a基因調控的下游基因表達量降低(4) ①. 3##三 ②. aaZMZM ③. aaZMW【20題答案】【答案】(1) ①. 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 ②. 協助擴散(2) ①. 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 ②. 草蛉等捕食性昆蟲平均種群數量少(3)藍莓葉片吐水→草蛉等捕食性昆蟲平均種群數量增多→抑制果蠅等植食性昆蟲,造成果蠅等植食性昆蟲平均種群數量減少(或藍莓葉片吐水可以誘集草蛉等捕食性昆蟲,使草蛉等捕食性昆蟲平均種群數量增多,從而抑制果蠅等植食性昆蟲,使果蠅等植食性昆蟲平均種群數量減少)(4)櫻桃園果蠅等植食性昆蟲較多時,噴灑蛋白質和糖水(引誘草蛉等捕食性昆蟲)使草蛉等捕食性昆蟲種群數量明顯增多、果蠅等植食性昆蟲種群數量明顯減少【21題答案】【答案】(1)2##兩(2) ①. 組成型表達 ②. C基因指導合成的C蛋白直接與啟動子As結合,N基因指導合成的N蛋白在紅光調控下與結合在啟動子上的C蛋白結合,啟動目的基因M的表達(轉錄)過程(3) ①. 紅光 ②. 紅光和藍光同時照射,誘導工程菌死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