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階段性學習質量檢測初二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束的。請將答策按要求填涂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1.歷史學家金沖及說:“在中國的政治話語中,1949年是‘舊社會’與‘新社會’、‘黑暗”與‘光明’的分水嶺。中國的社會結構和前途命運,在新中國成立后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A.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B.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C.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D.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被推翻2.新中國成立伊始,面臨著兩大任務:一是繼續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遺留任務,徹底解決中國人民同三大敵人的矛盾,鞏固政權:二是動員全國人民努力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破敗不堪的國民經濟。下列事件屬于完成第一任務的措施是()A.西藏和平解放B.開國大典C.頒布“共同綱領”D.解放戰爭3.右圖是畫家趙延年于1953年創作的一幅宣傳畫(文字:多增加一分生產,多消滅一個敵人)。由此可知,該宣傳畫旨在()A.強調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成就B.呼吁積極生產支援抗美援朝C.激發社會主義改造參與熱情D.推動土地改革運動全面開展4.《最寒冷的冬天》中寫道:“中國人用簡陋的武器,憑借他們的獨創性、戰士的勇敢,在朝鮮半島與美國人平分秋色。戰爭結束后,世界各國不得不正視這個正在緩緩升起的東方大國。”據此可知,這場戰爭()A.打開了中國外交新局面B.壯大了社會主義的力量C.完成了祖國大陸的統一D.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5.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時,全國糧食總產量由1950年的1.32億噸增長為1.63億噸,人均糧食由1950年的239.4千克增長為285.2千克。這本質上反映出()A.它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B.這為國家工業化創造條件C.生產關系變革推動了生產力D.農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6.右圖所示為蘇州市簽發的一份女性選民的選民證。這張選民證選民證直接見證了()名注意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B.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本年性別C.生產關系發生深刻的變革用D.婦女成為民主建設的主力7.下表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我國沿海和內地工業產值占全部工業總產值比重(%)的變化情況。這一變化表明建國初期我國(類別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沿海工業產值比重73.071.769.768.1內地工業產值比重27.028.330.331.9A.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B.優先發展沿海工業一初二歷史第1頁(共6頁)騰湖C③掃描全能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