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九年級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滿分70分,歷史和道德與法治考試的時間共120分鐘。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答題過程中可以參考教科書和其他資料。請獨立思考,誠信答題。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日本農學家提出:“大約在石器時代,中國粟向東傳人日本、朝鮮,向西傳入阿拉伯、小亞細亞等地區。”若要通過嚴謹的歷史研究驗證這一觀,點,以下證據中效力最強的是A.多國語言中“粟”的發音相近B.中國發現早期粟作遺址C.日本、阿拉伯石器遺址發現中國品種粟粒D.古希臘文獻提及東方谷物經商貿傳播2.甲骨文“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這主要表明其在漢字發展中的地位是A.原始圖畫到符號記事間的過渡形態B.漢字成熟體系的奠基階段C.青銅器銘文技術的直接來源D漢字演變的最終成熟形態3,考古發現戰國中晚期鐵制農具普及率達85%以上,但《史記》記載當時“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這反映了戰國時期哪一社會變化?A.鐵器推廣徹底消除社會貧因B.生產力進步加劇貧富分化C,列國變法全面廢除貴族特權D.頻繁的戰爭阻礙農業生產4.2025年春晚節目《棟梁》通過北京中軸線建筑群,展現了中國古代“居中而治”的規劃理念。這種以中軸線為核心布局的都城設計,體現了哪一思想?A.佛教“眾生平等”的宗教觀念B儒家“禮制有序”的等級觀念C.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D.法家“嚴刑峻法”的政治主張5,為拓展學生思維,某中學開展了“思維導圖主題命名”活動。如圖,最恰推恩令當的“主題”是鹽政治尊A.戰國時期社會轉型B.中央集權制度確立經濟恩C.漢初休養生息政策D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營軍事術6.九(3)班開展歷史主題辯論會,正方辯手準備了下列論據材料。由此判北擊匈奴斷,他們陳述的觀點是唐朝①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經,著《大唐西域記》②日本遣唐使來華學習制度、文化③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與唐文化A.推行開明的民族政策B.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C.重視發展海外貿易D.通過軍事擴張傳播文化7.“這次會議集中解決了軍事路線和領導核心問題,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戰略戰術,改變了黨的發展局面。”這次會議A.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B.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D.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CS掃描全能王3億人幕在用的掃貓A印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