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微專題3 分子空間結構判斷方法總結1.利用價電子對互斥理論判斷價電子對互斥理論說明價電子對的排斥作用對分子空間結構的影響,而分子的空間結構指的是成鍵電子對的空間結構,不包括孤電子對。(1)當中心原子上無孤電子對時,分子的空間結構與VSEPR模型一致。(2)當中心原子上有孤電子對時,分子的空間結構與VSEPR模型不一致。(3)若中心原子上有孤電子對時,孤電子對與成鍵電子對相互排斥作用的大小規律為孤電子對-孤電子對>孤電子對-成鍵電子對>成鍵電子對-成鍵電子對。隨著孤電子對數目的增多,成鍵電子對與成鍵電子對之間的斥力減小,鍵角也減小。如CH4、NH3和H2O分子中的鍵角依次減小。2.利用雜化軌道理論判斷當雜化軌道全部用于形成σ鍵時:雜化 類型 雜化軌 道數目 雜化軌 道間夾角 分子的 空間結構 實例sp 2 180° 直線形 BeCl2、 CH≡CHsp2 3 120° 平面三角形 BF3、BCl3sp3 4 109°28' 正四面體形 CH4、CCl43.利用鍵角判斷分子的空間結構和鍵角的關系如表所示:分子 類型 分子的 空間結構 鍵角 鍵的 極性 分子 極性 實例A2 直線形 (對稱) — 非極 性鍵 非極性 H2、O2、 N2等AB 直線形 (非對稱) — 極性鍵 極性 HF、CO、 NO等ABA 直線形 (對稱) 180° 極性鍵 非極性 CO2、 CS2等角(V)形 (不對稱) — 極性鍵 極性 H2O、 H2S等AB3 平面三角 形(對稱) 120° 極性鍵 非極性 BF3、 SO3等三角錐形 (不對稱) — 極性鍵 極性 NH3、 PCl3等AB4 正四面體 形(對稱) 109°28' 極性鍵 非極性 CH4、 CCl4等4.根據等電子原理判斷通常情況下,等電子體的空間結構相同,如SO2與O3均為角(V)形,CH4與N均為正四面體形。1.X射線衍射測定發現,I3AsF6中存在。該的空間結構為 ( )A.直線 B.角形C.四面體形 D.三角錐形2.(2023·重慶一中高二上期中)價電子對互斥模型(VSEPR模型)可有效解釋和預測分子(或離子)的空間構型,下列解釋均正確的是 ( )選項 分子 中心原子 上價電 子對數 雜化軌 道類型 分子的 空間結構A NH3 4 sp3 平面三角形B PC 4 sp3 正四面體形C BeCl2 2 sp2 直線形D BF3 3 sp2 三角錐形3.已知化學通式相同且價電子總數相同的離子或分子結構相似,如SO3、N都呈平面三角形。那么下列分子或離子中與S有相似結構的是 ( )A.PCl5 B.CCl4C.NF3 D.4.通常把原子總數和價電子總數相同的分子或離子稱為等電子體。人們發現等電子體的空間結構相同,則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CH4和N互為等電子體,鍵角均為109°28′B.N和C互為等電子體,空間結構相同C.H3O+和PCl3互為等電子體,均為三角錐形結構D.B3N3H6和苯互為等電子體,B3N3H6分子存在“肩并肩”式重疊的軌道微專題3 分子空間結構判斷方法總結遷移應用1.B [中以1個碘為中心原子,則中心原子價電子對數為2+=4,中心原子采用sp3雜化,且含有2對孤電子對,所以是角形結構。]2.B [NH3中N原子形成的σ鍵數為3,N原子的孤電子對數為=1,因此中心原子上價電子對數=3+1=4,N原子為sp3雜化,分子的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A項錯誤;PC中P原子形成的σ鍵數為4,P原子的孤電子對數為=0,因此中心原子上價電子對數=4+0=4,P原子為sp3雜化,分子的空間結構為正四面體形,B項正確;BeCl2中Be原子形成的σ鍵數為2,Be原子的孤電子對數為=0,因此中心原子上價電子對數=2+0=2,Be原子為sp雜化,分子的空間結構為直線形,C項錯誤;BF3中B原子形成的σ鍵數為3,B原子的孤電子對數為=0,因此中心原子上價電子對數=3+0=3,B原子為sp2雜化,分子的空間結構為平面三角形,D項錯誤。]3.B [一個S中含有5個原子、32個價電子。PCl5、NF3、中所含原子數分別為6、4、3,與S都不是等電子體;一個CCl4中含有5個原子、32個價電子,CCl4和S互為等電子體,根據等電子原理,二者具有相似的結構,故選B。]4.C [CH4和N互為等電子體,都是正四面體結構,鍵角均為109°28',A項正確;N和C互為等電子體,均為平面三角形結構,B項正確;H3O+和PCl3的價電子總數不相等,不互為等電子體,C項不正確;B3N3H6和苯互為等電子體,B3N3H6的空間結構與苯相似,分子中存在“肩并肩”式重疊的軌道,D項正確。](共12張PPT)微專題 分子空間結構判斷方法總結第 章 微粒間相互作用與物質性質231.利用價電子對互斥理論判斷價電子對互斥理論說明價電子對的排斥作用對分子空間結構的影響,而分子的空間結構指的是成鍵電子對的空間結構,不包括孤電子對。(1)當中心原子上無孤電子對時,分子的空間結構與VSEPR模型一致。(2)當中心原子上有孤電子對時,分子的空間結構與VSEPR模型不一致。(3)若中心原子上有孤電子對時,孤電子對與成鍵電子對相互排斥作用的大小規律為孤電子對-孤電子對>孤電子對-成鍵電子對>成鍵電子對-成鍵電子對。隨著孤電子對數目的增多,成鍵電子對與成鍵電子對之間的斥力減小,鍵角也減小。如CH4、NH3和H2O分子中的鍵角依次減小。2.利用雜化軌道理論判斷當雜化軌道全部用于形成σ鍵時:雜化類型 雜化軌道數目 雜化軌道間夾角 分子的空間結構 實例sp 2 180° 直線形 BeCl2、CH≡CHsp2 3 120° 平面三角形 BF3、BCl3sp3 4 109°28′ 正四面體形 CH4、CCl43.利用鍵角判斷分子的空間結構和鍵角的關系如表所示:4.根據等電子原理判斷通常情況下,等電子體的空間結構相同,如SO2與O3均為角(V)形,CH4與NH+均為正四面體形。4B2.(2023·重慶一中高二上期中)價電子對互斥模型(VSEPR模型)可有效解釋和預測分子(或離子)的空間構型,下列解釋均正確的是( )BB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微專題3 分子空間結構判斷方法總結.docx 微專題3 分子空間結構判斷方法總結.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