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圓明園的毀滅》【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感受圓明園當年的輝煌,了解圓明園毀滅的歷史,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語言運用:以讀激情,以悟促讀,提高朗讀能力;以悟促誦,背誦重點段落,積累語言。思維能力:搜集相關文字或圖片資料,了解中國屈辱的過去與今天的強大。審美創造: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難點】1. 抓住關鍵詞句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被毀滅的過程,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2.能結合相關資料,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等句子的含義。 【教學過程】一、課前談話,激發情感導入:法國文學家雨果曾說:在地球上某個地方,曾經有一個世界奇跡,它的名字叫圓明園。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和對課文的初步學習,你覺得為什么稱圓明園為“世界的奇跡”?學生結合內容和資料自由發言。小結:是啊,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起獨特的建筑藝術被稱為“萬園之園”,有數不清的奇珍異寶,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真不愧是世界的奇跡。二、朗讀課文,提出質疑同學們,整體了解了課文之后,你們有哪些疑問?可以從文章的詞句和布局等角度想一想,問一問。1.學生結合文章自由提問2.梳理學生所提出的問題①布局謀篇的角度:為什么題目是“毀滅”,可是文章卻很大篇幅在寫“輝煌”?②重點詞句的角度:為什么圓明園的毀滅會稱為“世界文化史”的損失?③資料運用的角度:什么樣的建筑是詩情畫意?小結: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把這些問題整合和梳理之后,發現同學們的重點問題大都圍繞重點詞句的理解、文章結構的安排,課外資料的使用幾個方面提出的。三、借助資料,理解課文(一)走進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民族的驕傲1.指名讀: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理解:不可估量—---不能估計推測出。形容圓明園的毀滅造成的損失太大了。過渡:既然圓明園的毀滅造成了不可估量損失,那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價值。讓我們一起走進曾經的圓明園,看看它昔日有怎樣驚人的價值與輝煌。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2-4自然段,想一想昔日的圓明園有怎樣的輝煌?圈畫出重要景觀,結合資料,把自己的理解簡要批注。3.學生反饋預設:①布局的精美:圓明園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周圍。A.聯系上下文理解:眾星拱月B.借助平面圖感受圓明園被眾多小園環繞的樣子就是眾星拱月,可見圓明園的設計布局很精美。②建筑宏偉: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 “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A.出示圖片,感受建筑景觀的多種多樣殿堂樓閣與山村田園(城市-鄉村)現實與想象(各地名勝—詩情畫意)安瀾園 獅子林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仿照各地名勝建造)蓬萊瑤臺 武陵春色 (根據詩情畫意建造)師:蓬萊瑤臺--神話傳說中說,海上有三座神仙住山,其中一座叫蓬萊。而瑤臺就是山上的建筑,神仙住的地方。這是根據古代詩人的文章,神話傳說中的景物來建造的,這是想象。武陵春色--這是根據陶淵明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記》來命名的,這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也是想象。民族與西洋過渡:圓明園內建筑有規模宏偉的有小巧玲瓏的,有表現城市樣子的有體現鄉村風貌的,有現實存在的有虛幻想象的,還有國內和國外的。作者僅用了幾行簡短的文字就把古今中外的,天南海北的這么多的建筑景物都寫進去了,他用了什么方法呢?B.體會寫法,感受表達的效果結合關聯詞感受建筑種類很多引導讀:圓明園中,有……也有……有……也有……還有……不僅有……還有……結合對比的方法感受語言特色男女生對比讀: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小結:作者就用了簡短的幾行文字讓我們感受到了圓明園。法國作家雨果說道,你可以去想象一個你無法用語言描繪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圓明園。讓我們帶著這份自豪之情,齊讀第3段,把圓明園的美印在我們的心中。③文物珍貴: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A.讀句子,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和標點“上自……下至……”體會歷史悠久和種類繁多(不但寫出所藏的文物歷史悠久朝代眾多,還寫出了文物的數量品種都很豐富,文物的價值很高,收藏下來很不容易。)B.結合資料,體會“當時世界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學生介紹資料:如,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四十景圖》等教師補充資料:道光十五年圓明園貯存物件情況:一兩重銀錁存280694個;各式如意存450款;玉硯、筆洗等存337件,頭等瓷爐、瓶、罐等存291件……C.通過這些資料你感受到什么?(奇珍異寶很多)小結:漫漫幾千年,中華民族積累了無數的奇珍異寶。每一件都折射著我們不朽的歷史。這些奇珍異寶就珍藏在圓明園中。所以文中才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界不可估量的損失。(二)回首圓明園之后的毀滅—-中國的恥辱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5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1.結合重點詞語感受殘暴行徑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加橫線的詞語體現了什么?(侵略者的貪婪、殘暴、無恥)2.觀看影像資料表達憤怒之情小結:大火三天三夜不滅,煙云籠罩北京城。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杰作被付之一炬。偌大的圓明三園內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閣及廟宇、官門等建筑幸存。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均被燒成一片廢墟。3.前后文聯系體會毀滅后的惋惜教師引讀:隨著一場大火,曾經的萬園之園幾乎化為灰燼:圓明園中沒有了(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沒有了(象征著熱鬧街市 “買賣街” )也沒有了(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不僅沒有了(仿照各地名勝的建造的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還沒有了(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沒有了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也沒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提綱圖梳理內容回顧情境小結:(結合課文提綱圖梳理內容)昔日圓明園的輝煌令人驕傲與贊嘆,不僅有宏偉神奇的建筑還有珍貴繁多的文物。暢游其中,仿佛置身幻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藝術館,然而這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被英法聯軍掠奪燒毀化為灰燼,這真是中國乃至世界不可估量的損失。(三)感慨圓明園從“輝煌”到“毀滅”--世界的悲嘆1.體會布局謀篇的特點A.為什么題目是“毀滅”,可是文章卻很大部分描寫的是輝煌?預設:這樣的篇幅布局安排真是獨具匠心,課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繪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讓我們更加熱愛圓明園,以圓明園為自豪。這個我們引以為傲的皇家園林被英法聯軍肆意掠奪燒毀,這更能激起我們對侵略者的痛恨,對祖國的熱愛。2.了解資料感受世界對圓明園毀滅的痛惜從資料中你讀懂了什么?小結:我們的圓明園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因為它曾經存在過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所以說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四、拓展閱讀,體會感情過渡:圓明園美得讓人心醉,毀得讓人心碎。如今,圓明園的大火早已熄滅,但那殘垣斷壁仍屹立在風中,且越發顯得堅挺。這里銘刻著所有中國人的傷痕,這里記載著我們偉大祖國的苦難歷史。圓明園只是歷史的一個縮影,中華大地上還有數不盡的像這樣需要人們銘記的地方。讓我們一起去品讀愛國人士聞一多先生的《澳門》和《香港》,也讀讀馮亦桐的《和平宣言》感受濃濃的愛國情。1.教師課件出示閱讀片段--《澳門》《香港》《和平宣言》①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理解詩歌的意思。②關于拓展材料的簡介:從1922年冬到1925年春,聞一多留學美國。留學期間,他切身體驗到了弱國子民在強國所遭遇到的無處不在的歧視與欺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對祖國深沉的愛激發了他創作的靈感,身在紐約的他寫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力作。《七子之歌》一經問世,就引起強烈的共鳴。2014年12月13日,在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公祭儀式上,南京青少年代表齊聲誦讀和平宣言,表達了全國人民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悼念與哀思,發出了對和平的呼喚③學生交流感受:預設:每一首詩都灌注著被擄掠的血肉之軀的疼痛,強烈表達對祖國母親深沉的眷戀。五、總結回顧,激發情感圓明園從輝煌到毀滅帶給了我們什么?1.“圓明園的輝煌”——贊美與震撼舉世聞名,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2.“圓明園的毀滅”——惋惜與悲憤不可估量的損失,痛心疾首。3.“圓明園的的啟示”---立志與強國國家落后就會挨打,面對帝國主義的欺凌,振興中華,自強不息,我們責無旁貸。六、作業:今天圓明園內的一些昔日建筑的殘垣斷壁仍然屹立在園中,他告訴每一位中華兒女它昔日的輝煌與近代的恥辱,如果讓你給今天的圓明園寫一篇碑文,你該寫些什么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