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海陵區2025年中考適應性訓練生物試題(考試時間:地理、生物共90分鐘題號范圍:生物41~75題)(生物滿分30分)請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2答題卡正面為地理學科的答題范圍,反面為生物學科的答題范圍。所有試題的答案均填寫在答題卡上,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第一部分選擇題(共15分)注意: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每小題05分)41.2025年2月,深圳市福田區宣布首批70名基于國產大模型DeepSeek開發的“AI數智員工”正式上崗。“AI數智員工”不屬于生物的最主要理由是A.不能感知B.不能運動C.不能發聲D.不能繁殖42.炎熱的夏季,校園里的香樟樹下氣溫較低、空氣濕度較大,這主要體現了A.生物適應環境B.生物影響環境C.環境影響生物D.生物依賴環境43.藕是蓮的地下莖,我們吃藕時常見“藕斷絲連”,“絲”屬于植物體的A.保護組織B.薄壁組織C.輸導組織D.機械組織⊙44.右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2A.④是生產者,①②是消費者,③是分解者B.②③兩種生物既有捕食關系,又有競爭關系C.最長的一條食物鏈可表示為④→①→②→③D.圖示生物中,④體內的有毒物質積累得最多③45.下圖是某同學為探究植物生理作用而設計的實驗裝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發的牙金魚瀛種甲丙A,將甲裝置放在光下,①中收集到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衛生香復燃B.乙裝置中,·小燒杯③中的酒精可溶解葉綠素C.若將丙裝置放在光下,蠟燭會燃燒更長時間D.丁裝置中蠟燭熄滅證明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46.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存在于細胞核中B.煮莧菜時湯汁變紅是因為破壞了細胞壁C.切橙子時流出的黃色汁液來自細胞質D.單細胞動物草履蟲能夠對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試題(第1頁共6頁)47.右圖依次是一段小腸(a)、環形皺襞(b)及小腸絨毛(c)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小腸是消化道內最膨大的一段,有助于食物的儲存B.ā內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參與食物的消化C.環形皺襞b只增加小腸消化表面積,與吸收無關D.c內的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管壁由多層細胞構成ab48.銀杏是泰州標志性的植物,它能產生種子,且種子外無果皮包被,據此可判斷銀杏屬于A.苔蘚植物B.蕨類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49.下列有關動植物生殖和發育的敘述,正確的是A.“無心插柳柳成蔭”描述了柳樹的有性生殖B.青蛙和蝗蟲的發育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C.綠色開花植物受精后,子房發育成果實D.“菜青蟲”在菜粉蝶一生中所處的時期是成蟲期50.草莓種植大棚中安裝二氧化碳發生器,監測顯示施用“氣肥”后草莓產量提升30%。從利用植物生理作用的角度出發,下列選項中與上述原理不同的是A.適當延長光照時間B.增大晝夜溫差C.科學規劃種植密度D.合理使用化肥51.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下列生態系統中自我調節能力最強的是A.森林生態系統B.草原生態系統C.農田生態系統D.沙漠生態系統52.右圖中的“他”身材矮小,正坐在板凳上一臉心事重重的樣子,腦海中盤旋著這樣的念頭:“我想打點生長激素。”以下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可不遵醫囑,隨意注射生長激素B.可通過口服的方式補充生長激素C.成年后注射生長激素可緩解癥狀D.他的智力與同齡人相比沒有差異53.2023年,科學家利用基因驅動技術改造某種瘧疾蚊的基因,使其后代雌性不育,以控制蚊群數量。這種基因編輯引起的變異屬于A.不可遺傳變異,僅由生存環境變化導致B.可遺傳變異,遺傳物質發生改變C.獲得性變異,蚊蟲主動適應人類干預產生D.隨機自然變異,與基因重組無關54.下列關于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氣B.由簡單到復雜是生物進化的趨勢之一C.生物進化唯一的證據是化石D.越古老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55.中醫常通過“切脈”來推知人體的健康狀況;病人在醫院打吊瓶時,針頭插入的血管是手背上的“青筋”。這里所說的“切脈”的“脈”和“青筋”分別是指A.動脈和神經B.靜脈和動脈C.動脈和靜脈D.動脈和毛細血管56.“守護生命,擁抱健康,從我做起”。下列選項中描述的做法不恰當的是A.和同學鬧矛盾,無法調和時,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B.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對其做人工呼吸前需保證呼吸道暢通C.發現有人煤氣中毒時,先開門窗,關閉氣源,再移出中毒者D.學習壓力過大時,可以去網吧通宵打游戲緩解壓力生物試題(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