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11章第1節植物的光合作用一、選擇題1.生物界一切活動的不竭動力最終來自( )A.光 B.水 C.空氣 D.溫度2.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是( )A.只在白天 B.只在晚上 C.在白天和晚上 D.只在光下3.下列各項能正確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A.水+二氧化碳有機物(貯存能量)+氧氣B.水+二氧化碳有機物+二氧化碳C.水+氧氣有機物+氧氣D.有機物+二氧化碳水+氧氣4.小梅穿著白裙子坐在草地上,后來發現裙子的一部分被青草染成了綠色,使用下列哪種液體最容易將裙子洗干凈( )A.酒精 B.肥皂水 C.洗衣粉水 D.沸水5.玉蘭等植物在初春時節葉片還沒有完全長出時卻可以開出滿樹嬌艷的花朵。下列關于這些花瓣中有機物的推測錯誤的是( )A.主要是依靠導管運輸至花瓣中B.通過二氧化碳和水為原料形成C.主要是葉在上一年通過光合作用制造并儲存起來的D.這些有機物能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營養物質6.“水果皇后”草莓營養豐富。使草莓果實增重的物質主要來自( )A.土壤中的水分和陽光B.空氣中的水分和氧氣C.土壤中的水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D.土壤中的有機物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7.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下列與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B.光合作用有光、無光都能進行C.有機物和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D.光合作用能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8.在“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中,把葉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熱的目的是( )A.溶解淀粉 B.消毒葉片C.溶解葉綠素 D.洗滌葉片上的灰塵9.某小組用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來探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該實驗是為了驗證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A.水 B.氧氣 C.陽光 D.二氧化碳10.下列實驗中,碘液的使用目的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 B.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C.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11.下表所列選項中,采用的步驟或方法與目的對應不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或活動 步驟或方法 目的A 觀察草履蟲 在載玻片的培養酒里放幾絲棉花纖維 限制草履蟲的運動速度B 觀察植物的蒸騰作用 在量筒中滴加油滴 防止量筒內水分蒸發C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實驗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 一晝夜 耗盡葉片中原有的有 機物D 觀察種子結構 在玉米剖面滴一滴碘酒 子葉部分會變藍A.A B.B C.C D.D12.“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將一顆楓樹種子種到適宜的土壤里,多年后長成參天大樹。楓樹從種子到生長成大樹的過程中,其增重部分主要來自于下列哪一項( )A.陽光 B.二氧化碳 C.氧氣 D.土壤中的無機鹽13.BTB(溴麝香草酚藍)溶液在自然狀態下呈藍色,遇到二氧化碳后先變綠再變成黃色,如圖,在A、B試管加入等量的BTB,通入等量二氧化碳氣體,再分別加入等量的金魚藻后密封。A試管放在光下,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說明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需要光 B.實驗還說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釋放氧氣C.一段時間后,A試管內的溶液呈藍色 D.B試管溶液顏色先藍后綠最終呈黃色14.在“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中,下列實驗步驟與相應目的不相符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暗處2~3天——消耗葉中原有的淀粉B.用墨紙遮蓋葉的一部分——排除光照對實驗的影響C.將葉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溶解葉中的葉綠素D.向清水漂洗后的葉滴加碘液——檢驗有無淀粉產生15.從海洋不同深度采集甲、乙、丙、丁四種藻類,測定其光合作用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據圖推測生活在海洋最深處的藻類是( ) A.甲 B.乙 C.丙 D.丁二、填空題16.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太陽提供的光能,把水和 合成 等有機物,同時把光能轉換成 儲藏在所合成的有機物里,并且放出 的過程。17.在生長有較多藻類的池塘中,常常可以看到魚在黎明時浮頭甚至有跳出水面的現象,而在天亮以后(尤其在太陽出來一段時間后),魚便停止了浮頭。想一想:這是為什么?18.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和水,其實質是制造 ,儲存 。19.“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操作時,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水浴加熱的目的是 。三、實驗探究題20.有一次小明上街買回一袋黃豆芽放在陽光下,下午打開一看,發現許多黃豆芽變成了“綠”豆芽,小明覺得奇怪,他把這一發現告訴了同學們,同學們決定把問題搞清楚,請你和他們一起去探究吧。提出問題是:光能影響葉綠素(葉綠素是葉綠體中含有的一類綠色色素)的產生嗎?(1)針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 。(2)設計實驗方案:A.取一定數量的新鮮黃豆芽,分成兩等份,分別放在甲、乙兩個容器中。B.把甲放在 下培養,把乙放在 處培養.(3)該實驗的預期結果是:甲中的黃豆芽 ,乙中的黃豆芽 。(4)如果該實驗結果與預期結果相符,那么該實驗驗證了:葉綠素的形成需要 。四、綜合題21.下圖是葉片及其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示例:[1]上表皮):(1)葉片由表皮、[ ] 、葉脈三部分組成。(2)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細胞內的 ;所需要的水和無機鹽是通過葉脈中的 (填結構名稱)運輸來的。(3)[5]是指 ,它的張開和閉合是由 細胞控制的。22.如圖一表示實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過程,圖二表示“光合作用的過程”示意圖,請如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一中實驗步驟正確的順序是 (填寫相應的字母)。把天竺葵提前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 。(2)圖一的實驗變量是 ,圖一中步驟D滴加的染色試劑是 ;該實驗可證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光合作用的產物是 。(3)圖一過程中,酒精的作用是 。(4)圖二中表示乙表示 ;丙表示 。(5)請你寫出光合作用的公式 。五、資料分析題23.在自家櫻桃園里,張琪同學發現,弱光環境生長的櫻桃植株葉片偏薄。他制作櫻桃葉片橫切的臨時裝片進行觀察,并查閱相關資料,獲得了圖1和圖2結果。(1)圖1中, (填字母)是柵欄組織,該處細胞呈圓柱狀,排列比較 (緊密/疏松),細胞內葉綠體較多。櫻桃葉肉細胞的葉綠體,利用透過 (填字母)和d進入的光提供的能量,將水和 制造成淀粉等有機物。(2)圖2中,生長環境的光照強度越弱,櫻桃葉片中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的厚度均越 ,這種變化使光線能夠透入大多數葉綠體內。其中厚度變化幅度更大的結構是 (填圖1中字母),這樣可以使葉片變薄對光合作用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上述現象體現了櫻桃植株對弱光環境的 。24.為證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必需的原料”,凱凱同學制定了以下的實驗方案。(1)用一適當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長正常的盆栽綠色植物和一杯氫氧化鈉溶液,密封不漏氣。(2)將上述植物及裝置放在暗室中“饑餓”,消耗掉葉片內貯藏的有機物。暗室內裝有紅色安全燈。(3)“饑餓”一定時間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時,使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4)取一片葉,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水浴加熱,使葉綠素溶于酒精中。(5)將已脫綠的葉片取出,平鋪在一個培養皿內,滴幾滴碘液,檢測有無葡萄糖生成的藍色出現。該實驗方案中有幾處明顯的錯誤,請指出錯誤并改正:;;;;。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A2.D3.A4.A5.A6.C7.B8.C9.D10.C11.D12.B13.B14.B15.D16. 二氧化碳 淀粉 化學能 氧氣17.黎明時,藻類在夜間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氧氣,導致水中缺氧,魚浮頭呼吸;天亮后,藻類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水中溶氧量增加,魚停止浮頭。18. 二氧化碳/CO2 有機物 能量19.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20.(1)光能影響葉綠素的產生(2) 陽光 黑暗(或無光)(3) 變綠 不變綠(4)光21.(1)[2]葉肉(2) 葉綠體 導管(3) 氣孔 保衛22.(1) BGCFEDA 將葉片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2) 光照 稀碘液 光 淀粉(3)溶解葉綠素(4) 水分 氧氣(5)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著能量)+氧氣23.(1) b 緊密 a 二氧化碳(2) 薄 c 適應24. 應是兩組一樣的實驗裝置,其中A組放置氫氧化鈉溶液,B組不放置氫氧化鈉溶液 兩組均進行“饑餓”處理,“紅色安全燈”應改為“綠色安全燈” 兩組同時照光 兩組進行相同的處理 兩組進行相同的處理,“葡萄糖”應改為“淀粉”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