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惠東縣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中學業質量監測歷史2025.4試卷共6頁,卷面滿分100分??荚囉脮r75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1942年,中共規定“地租一律照原租額減收25%,利息一律不得超過一分半”。在執行過程中,有的地區出現地主不愿出租土地,農民因租不到地而生活困難,有的地區農民對減租減息存在觀望態度,影響春耕生產。這表明()A.政策實施受多種因素制約B.減租減息損害地主根本利益C.農民未認識到政策的益處D.地方基層組織落實政策不力2.1940年,中共中央曾發出指示:“要注意鞏固黨,在發展黨員已經停頓的地方,應著重于如何鞏固黨的組織。在還可以發展黨員的地方,要依據中央決定繼續進行發展黨員的工作,但均須注意質量,反對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的現象。”這一指示旨在()A.加強黨的思想建設以應對復雜形勢B.擴大黨的階級基礎以壯大革命力量C.提升了黨的執政能力以鞏固根據地D.強化黨的組織建設以適應抗戰需要3.抗日戰爭時期,歌曲《延安頌》唱起了“…千萬顆青年的心,埋藏著對敵人的仇恨,在山野田間長長的行列,結成了堅固的陣線??慈罕娨烟鹆祟^,看群眾已揚起了手…”;《黃河大合唱》唱著“風在吼,馬在叫…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里游擊健兒逞英豪…”。革命歌曲反映了()A.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建立B.民眾堅信抗戰勝利必將到來C.中共領導敵后抗戰蓬勃發展D.國內外各階層齊力參與抗戰4.下圖是一張由美國援華聯合會制作的宣傳畫:上方是“中國率先戰斗”,下方大字是“聯合援華會”,下方小字是“參與國家戰爭基金(募捐)”CHINAFIRST TOFIGHT/U以TE只CHINA R悲I悲F從歷史研究視角審視這張抗戰時期宣傳畫,其蘊含的價值不包括()A.還原援華物資流向與分配B.明確中國率先抗戰地位C.提供全民抗戰精神的素材D.助力探究抗戰宣傳策略高一歷史第1頁共6頁5.1946年國民黨《中央日報》報道:“國軍所至,民眾簞食壺漿以迎王師?!?947年中共新華社電文:“我軍每到一處,群眾自發組織擔架隊、運輸隊,婦女們晝夜趕制軍鞋?!苯夥艖馉帟r期()A.國民黨因輿論宣傳贏得民眾廣泛支持B.中共通過土地改革等贏得民心C.民眾對國共雙方軍隊的態度始終如一D.兩黨獲得民眾支持靠軍事勝利6.1948年8月,蔣介石頒布財政經濟處分令,要求整理財政并加強管制經濟以穩定物價。同年10月,物價的批發指數比8月高漲35.6%,這可用于佐證()A.軍事封鎖阻斷物資供應B.美國的經濟掠奪造成財政緊張C.官僚資本主義陷入絕境D.國民黨倒行逆施加劇經濟困局7.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的開幕詞:“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新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這里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指的是()A.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B.誕生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C.取得第一次反抗外來侵略的完全勝利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取得勝利8.1949年6月,毛澤東提出“一邊倒”外交戰略;1973年2月,毛澤東提出“一條線”外交戰略,即從中國、日本經巴基斯坦、伊朗等到歐洲再到美國這一條線上的國家聯合抗蘇,形成國際反霸統一戰線。這一變化說明()A.外交政策服務于國家利益B.中美正式建立友好外交關系C.新中國外交開始走向成熟D.中國開始改變意識形態外交9.1950年《人民日報》新聞報道中,題目含有“勞動”一詞的報道有300多篇,對象涉及勞動英雄、普通工農勞動者、學生、軍人等,內容涉及對勞動的尊重與肯定、勞動的火熱場面等。此類報道的涌現()A.傳遞了勞動光榮的價值觀念B.體現了國民經濟恢復的影響C.贊頌了勞動英雄的先進事跡D.反映了勞動群體結構的變化10.1956年,中共八大報告指出:“由于價值規律在我國經濟生活中還起著一定的作用,在某些方面更起著重要的作用?!币虼耍覀儜摗霸谶m當的范圍內,更好地運用價值規律…以滿足人民多樣的生活需要”。這說明中共中央()A.試圖糾正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失誤B.總結了“一五”計劃建設的經驗C.結合國情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D.努力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發展需要11.從1964年開始,我國基本建設投資的重點放在西北、西南地區。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上述地區固定資產總值達到1400億元,占當時全國的1/3,國防工業生產能力占當時全國的1/2。這一變化()A.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B.推動沿海地區城市化C.改善我國的工業布局D.加劇國際關系的緊張高一歷史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