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黑吉遼蒙卷——2025屆高考生物學4月模擬預測卷(有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黑吉遼蒙卷——2025屆高考生物學4月模擬預測卷(有解析)

資源簡介

黑吉遼蒙卷——2025屆高考生物學4月模擬預測卷
分值:100分 時間:75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擬菌病毒是一種寄生于變形蟲體內的大型病毒,其體積甚至超過了一些細菌。擬菌病毒DNA中含與某些tRNA合成有關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擬菌病毒與變形蟲的主要區別是無核膜、無核仁
B.光學顯微鏡下可直接觀察到擬菌病毒不具備細胞膜等結構
C.培養基中的擬菌病毒可獨立完成tRNA合成
D.利用差速離心法能分離獲得變形蟲內的擬菌病毒
2.Piezo蛋白是真核細胞膜上的壓力感受器。三個葉片狀的Piezo蛋白共同形成離子通道,施加到細胞膜上的壓力可使相應的Piezo蛋白形變,從而打開離子通道°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膀胱充盈時,葉片形變后打開離子通道
B.離子要與Piezo蛋白結合才能通過離子通道
C.合成和加工Piezo蛋白需內質網的參與
D.Piezo蛋白無需被磷酸化就可運輸離子
3.某同學在學習了“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后,以大蒜根尖為實驗材料制成臨時裝片,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在顯微鏡下發現視野中細胞無堆積、染色較淺且幾乎找不到分裂期的細胞,分析其中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剪取大蒜根尖做實驗的時間不合適
B.剪取的可能是根尖伸長區
C.解離時間不足或解離液配比不合理
D.未經過漂洗或漂洗后殘留藥液過多
4.內共生起源學說認為,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細菌可利用該生物細胞的丙酮酸,氧化分解釋放能量再供該細胞利用,后經長期的進化形成真核細胞內的線粒體。以下推斷合理的是( )
A.線粒體的外膜可能來自好氧細菌的細胞膜
B.好氧細菌分解丙酮酸釋放的能量絕大多數用于合成ATP
C.線粒體內的DNA分子為裸露的環狀單鏈結構
D.線粒體的DNA也可以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5.某島嶼上生活著一種海鳥,由于環境適宜,其種群數量一直保持穩定增長。然而,近年來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海鳥的繁殖成功率(指存活到羽翼豐滿或斷乳期的幼體數目與母體所產幼體總數之比)下降。下列關于該海鳥種群數量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在環境未受人類活動干擾時,該海鳥種群數量增長曲線呈“J”形
B.繁殖成功率下降將直接使該海鳥的K值減小
C.若環境條件不變,該海鳥種群數量將在K值水平上下波動
D.繁殖成功率的下降將使該海鳥種群的年齡結構變為衰退型
6.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酵母tRNAAla)是酵母菌細胞內能攜帶丙氨酸并將其轉移到核糖體以參與蛋白質合成的一類核糖核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酵母tRNA是轉錄的產物,轉錄過程中形成的化學鍵只有磷酸二酯鍵
B.翻譯過程中涉及的3種RNA均可攜帶遺傳信息
C.翻譯時酵母tRNA與mRNA之間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與轉錄時完全相同
D.酵母菌細胞中核酸徹底水解得到8種產物,其中含氮堿基有5種
7.紫草寧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腫瘤等活性。利用紫草細胞進行紫草寧的工廠化生產時,加入誘導劑可顯著提高紫草寧的產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利用紫草莖尖作為外植體效果較好
B.工廠化生產紫草寧對社會、經濟、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C.將外植體培養成愈傷組織后直接提取紫草寧
D.誘導劑可能改變紫草細胞的代謝速率
8.黃花刺茄是原產于北美的茄科植物,是國內多個省份發現的外來物種,在入侵地常形成大面積單一植被群落。黃花刺茄全株密被刺毛,植株和果實中含有神經毒素茄堿,家畜誤食后可引起嚴重的腸炎和出血甚至死亡。同時,該植物還是馬鈴薯甲蟲和馬鈴薯卷葉病毒的野外寄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黃花刺茄增加了入侵地的物種豐富度,提高了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B.黃花刺茄通過使家畜中毒減少家畜取食屬于信息傳遞中的行為信息
C.常通過培育馬鈴薯甲蟲或馬鈴薯卷葉病毒對黃花刺茄進行生物防治
D.放養家畜會使本土植物在與黃花刺茄競爭中的劣勢地位更明顯
9.神經元之間除了化學突觸(依賴神經遞質傳遞信息)外,還存在如圖所示的電突觸。電突觸的突觸間隙很窄,前后膜之間有離子通道連接,帶電離子可通過通道傳遞電信號。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興奮在電突觸和化學突觸中的傳遞都是單向的
B.與化學突觸相比,電突觸在傳遞興奮時速度較快
C.電突觸傳遞興奮時沒有突觸小泡參與
D.某些理化因素的改變會影響電突觸傳遞興奮
10.a基因和b基因均可獨立導致某遺傳病的發生,這兩種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其中一種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某家系中該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及部分成員相關基因的電泳結果如圖所示(不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及變異),已知條帶②對應的是基因A。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條帶③對應的是基因b
B.Ⅱ-1的基因型為bbXAXa
C.Ⅱ-2與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6
D.I-1與I-2再生一個正常孩子的概率為9/16
11.蛋白D是某種小鼠正常發育所必需的蛋白質,該種小鼠缺乏蛋白D時表現為侏儒鼠。小鼠體內的A基因能控制該蛋白質的合成,a基因則不能。A基因的表達受A基因上游一段DNA序列(P序列,該序列與RNA聚合酶的結合有關)的調控。P序列在精子中是非甲基化的,傳給子代后能正常發揮作用;在卵細胞中是甲基化的,傳給子代后不能發揮作用。不考慮染色體互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蛋白D中不含有P序列轉錄翻譯出的肽鏈
B.若子代均為侏儒鼠,且親代只有一方為正常鼠,則該親代一定是母方
C.親代基因型均為Aa,生出基因型為AAa的侏儒鼠的原因為母本減數第一次分裂異常
D.若使基因型為AA雌鼠的卵細胞中的DNA序列全部去甲基化,則其子代可能全為正常鼠
12.如圖為初次免疫應答和再次免疫應答抗體數量變化的情況。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初次免疫應答潛伏時間長,再次免疫應答潛伏時間短
B.初次免疫應答前期抗體以IgM為主,再次免疫應答時抗體以IgG為主
C.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中分化為漿細胞的細胞種類相同
D.抗體可以抑制病原體的增殖或對人體細胞的黏附
13.大蜥蜴是恐龍時代存活下來的爬行動物,由于全球持續變暖,被稱為活化石的大蜥蜴正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研究表明,溫度升高促使大蜥蜴的雄性比例大幅提高。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大蜥蜴的形態結構和胚胎發育過程可作為研究生物進化的最直接證據
B.溫度變化會影響大蜥蜴的性別比例,導致出生率下降
C.棲息地碎片化引起的地理隔離可能加速大蜥蜴的滅絕
D.溫度是影響大蜥蜴種群數量變化的非密度制約因素
14.下列關于“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為提取DNA的材料
B.在探究洗滌劑對植物DNA提取的影響實驗中,自變量是DNA的提取量
C.向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試劑后用沸水浴加熱,冷卻后溶液變藍
D.向上清液中加入預冷的酒精的目的是除去DNA中的雜質,純化DNA
15.矮壯素和多效唑是兩種常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為探究不同濃度的矮壯素和一定濃度的多效唑對早熟禾草坪質量的影響,科研人員設對照、濃度為100、200和300mg/kg的矮壯素以及濃度為340mg/kg的多效唑共5個處理,分別記為CK、A、B、C、D,并定期對草坪整齊度、地下生物量、病斑等指標進行測量,部分實驗結果如圖和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項目 處理
CK A B C D
草坪整齊度相對值 6.4 7.7 7.3 5.9 6
草坪病斑數(塊/小區) 15 16 19 17 19
草坪病斑面積(m2/小區) 2.4 2.6 4.7 3.6 5.5
A.矮壯素和多效唑均會降低早熟禾的抗病性
B.矮壯素對早熟禾地下生物量的積累具有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的作用
C.多效唑能夠緩解高濃度矮壯素對草坪整齊度的抑制作用
D.綜合圖分析,對早熟禾草坪施用100mg/kg的矮壯素對地下生物量的積累較合適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一項或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1分,有選錯得0分。
16.水利尿是指大量飲用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加的現象。為驗證該結論,現讓某正常人分別一次性飲用1L清水和一次性飲用1L生理鹽水,記錄其排尿率變化,結果如圖所示(箭頭表示飲水時間)。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實驗中,實驗組為一次性飲用1L清水,對照組為一次性飲用1L生理鹽水
B.圖中實線表示飲用1L清水后排尿率的變化
C.人體可通過調節尿量維持滲透壓的相對穩定
D.飲食過咸會引起布漿滲透壓升高,會出現類似“水利尿”的現象
17.已知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水果褐變的主要原因是多酚氧化酶催化酚形成黑色素。某同學進行實驗探究溫度對多酚氧化酶活性的100%影響,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本實驗的自變量為溫度和酶的種類
B.20℃時酶A催化褐變的速度更快
C.40℃為酶B的最適催化溫度
D.實驗中各組加入的酚量應相同
18.研究人員對華南地區杉木人工純林近自然化改造進行研究,調查數據如表。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指標 樹種
杉木 地帶性常綠闊葉樹種
椎樹 浙江潤楠 羅浮柿 山烏桕
喬木層重要值 0.213 0.135 0.124 0.121 0.110
主要分布 主林冠層、亞林冠層、林冠下層 林冠上層、主林冠層、亞林冠層、林冠下層、更新層 林冠下層、更新層 林冠上層、主林冠層、亞林冠層、林冠下層、更新層 林冠上層、更新層
注:表格中重要值表示物種的優勢程度,值越大,越有優勢,不同物種之間重要值可以累加。林冠上層(≥25m)、主林冠層(15~20m)、亞林冠層(10~15m)、林冠下層(5~10m)、更新層(≤5m)。
A.從該表格中可以獲得該人工林群落的物種組成
B.椎樹分布在五個不同的層次體現了垂直結構
C.該杉木人工純林最終可能會演替為地帶性常綠闊葉林
D.人工純林近自然化改造會使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增加
19.有色大米中含有天然色素、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物質,一定程度上能幫助人們降低患癌癥和糖尿病的風險。但與白色水稻相比,有色水稻生長周期長、產量低??茖W家為了培育高產的有色水稻進行了如下相關實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經處理后得到的植株1是二倍體,植株2為單倍體
B.圖示過程涉及的育種方法有雜交育種和單倍體育種
C.圖示過程可以說明有色水稻和白色水稻是同一物種
D.秋水仙素通過影響著絲粒的分裂使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加倍
20.下圖為人體細胞所經歷的生長發育過程示意圖,其中字母a~c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正常人體內,細胞均不可能轉變成癌細胞
B.與細胞①相比,細胞②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效率高
C.圖中炎癥反應的發生可能與細胞自噬發生障礙有關
D.b過程細胞核遺傳物質不變,c過程細胞核遺傳物質改變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
21.(11分)唐代詩人杜甫曾有詩云:“掃除白發黃精在,君看他時冰雪容?!倍嗷S精味甘、性平,有利于養陰潤肺,寬中益氣,是一種生于林下、灌叢或山坡陰處的藥用草本植物。某研究團隊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遮蔭對盆栽多花黃精果熟期葉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響,結果如表。回答下列問題:
遮光度/% 葉綠素a/(mg·g-1) 葉綠素b/(mg·g-1) 類胡蘿卜素/(mg·g-1) 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氣孔導度/(mol·m-2·s-1) 胞間CO2濃度/(μmol·mol-1)
0 1.104 0.437 0.363 5.376 0.164 312.76
35 1.387 0.577 0.268 8.855 0.508 283.55
60 1.321 0.542 0.291 9.637 0.221 268.64
80 1.276 0.516 0.346 7.001 0.183 298.31
注:氣孔導度反映氣孔開放程度,氣孔導度越大,說明氣孔開放程度越大。
(1)光可以為多花黃精葉片的光合作用提供_____,還可以影響多花黃精的生長、開花、結果等過程。這主要是因為植物體內有一種色素稱為_____,能感知不同波長的光和光周期等信號。
(2)在測定各組多花黃精的葉綠素含量時,可取相同部位等質量的葉先烘干,再加入_____以提取光合色素,進行烘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表格分析.與凈光合速率呈負相關的指標主要是______,分析原因是______。
(4)由表可知,在遮光度為______的條件下凈光合速率最大。若要進一步探究適宜多花黃精生長的最佳遮光度,還需要進行的實驗是______。
22.(9分)利用茶葉制成的茶飲料,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中國茶葉產區分布廣泛,近年來,多地舉辦國際茶博會,傳播茶文化,促進茶葉貿易?;卮鹣铝袉栴}:
(1)有研究者設置125條/m2(L)、250條/m2(M)、375條/m2(H)三種蚯蚓投放密度,將威廉腔環蚓接種于某地區茶園土壤中,研究接種蚯蚓對有機茶園有機碳庫等方面的影響,結果如表:
處理 土壤總有機碳(mg/kg) 可溶性有機碳(mg/kg) 微生物量碳(mg/kg) 土壤呼吸(mol·m-2·s-1)
CK 3030 97.9 157.53 3.55
L 3640 105.27 206.5 5.3
M 3290 106.88 206.29 9.67
H 3510 118.24 216.62 11.45
據表分析,隨著蚯蚓投放密度的增加,土壤呼吸呈現出_______趨勢。根據表中微生物量碳、土壤呼吸隨著蚯蚓投放密度的增加的變化,說明較高密度的蚯蚓_______ (填“促進”或“抑制”)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從對茶園土壤長期的碳儲存角度來看接種蚯蚓采用密度_______更為合適。
(2)北方茶區越來越大,如山東的茶園會在茶園周邊種植防護林,防護林可以阻擋冬季的寒風,減輕茶樹凍害。在防護林下,還可以種植一些耐寒的藥用植物,如金銀花,金銀花的藤蔓可以在防護林上攀附生長,其根系也有助于保持土壤結構。金銀花的作用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價值。
(3)有很多地區茶園內養殖了雞、鴨等家禽。茶園中的家禽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另一部分用于_______與傳統單一茶園相比,該種茶園生態系統中家禽的存在意義有_______ (答出兩點)。
23.(13分)某野生型玉米在成熟期葉片正??蔹S,若延長綠色狀態(持綠)則有利于提高產量。科研人員用一定量的化學試劑處理種子后,得到兩個持綠的不同基因突變純合子m1和m2。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工誘變育種的優點是______某同學用突變體m1和野生型雜交得到F1表現為,則突變體為________隱性突變。
(2)已證實上述兩個突變型均發生的是單基因隱性突變,為進一步確定兩個突變基因是等位基因還是非等位基因,若是非等位基因還需確定其位置,請利用已有實驗材料設計實驗并預期實驗結果。
實驗方案:______。
預期實驗結果:_____。
(3)野生型基因A編碼A酶,研究發現持綠突變體的葉綠素含量比較多,推測A酶最有可能是葉綠素______(填“合成”或“降解”)酶,體現了基因通過______進而控制生物性狀。
(4)經研究發現,兩個突變體是由野生型基因A發生基因突變形成等位基因a1、a2所致,突變基因和基因A的堿基數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如圖表示測得的野生型和兩個突變體植株中A酶的酶活性結果,其中__________號植株為突變型植株。
24.(11分)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育齡婦女最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疾病,可能與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失調或卵巢類固醇生物合成所需酶系統的功能缺陷有關?;颊叱霈F卵巢囊腫、不孕不育、雌激素降低、雄激素升高、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等內分泌失調癥狀。雌二醇是人體內含量最高、發揮作用最大的雌激素,如圖為雌二醇的分泌調節機制:
(1)雌二醇的化學本質屬于_______,雌二醇分泌的調節通過_______軸進行。人和高等動物體內類似的調節軸還有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上述過程的分層調控稱為分級調節。
(2)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的受體位于垂體_______(填“細胞膜上”或“細胞內”)。圖中A可代表自主神經系統中的_______(填“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
(3)在男性體內,LH能夠促進雄激素的釋放,若給正常雄性哺乳動物個體靜脈注射一定劑量的LH,隨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會_______,原因是_______。
(4)研究發現肥胖者患PCOS概率增加,據圖分析原因可能是肥胖者脂肪細胞膜上特異性胰島素受體密度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故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易導致胰島素抵抗與高胰島素血癥。而高水平胰島素,進而促進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展。
25.(11分)君遷子原產于中國黃河流域,在我國各地廣泛分布,對冬季低溫脅迫的抵抗能力強,是栽培柿的重要砧木,但果實品質優良的小果甜柿,與君遷子嫁接后表現出早期成活率低、生長慢或后期不親和的問題,導致該品種未能在中國規模生產??蒲腥藛T利用君遷子抗寒基因DICBP-1在小果甜柿再生植株中超表達,可為培育嫁接親和性和環境適應性均強的甜柿砧木新種質提供科學依據。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君遷子實生苗葉片提取RNA,反轉錄成cDNA,設計D1CBF-1基因特異引物后進行PCR擴增DICBF-1基因,以上過程中用到的酶有______。PCR過程中氫鍵和磷酸二酯鍵的形成分別是在_______和_____階段。
(2)將DICBF-1基因導入小果甜柿葉片細胞采用的是農桿菌轉化法,為了獲得含重組Ti質粒的農桿菌,首先將DICBF-1基因插入農桿菌Ti質粒的________中,并且要用_________處理。使農桿菌處于一種能吸收周圍環境中DNA分子的狀態,從而將重組Ti質粒導入其中。
(3)將小果甜柿葉片用次氯酸鈉溶液消毒處理后,立即用________沖洗。新鮮的葉片與農桿菌共培養,利用選擇培養基篩選轉化細胞,其中轉化是指________。
(4)上述流程圖中,②③階段的不同之處主要是________。
(5)從分子水平上,可以采用________方法檢測陽性植株中D1CBF-1基因是否表達出相應的蛋白質。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擬菌病毒屬于病毒,變形蟲為單細胞真核生物,兩者的主要區別是擬菌病毒沒有細胞結構,A錯誤;光學顯微鏡下無法直接觀察到細胞膜等結構,B錯誤;病毒需要寄生于活細胞中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無法獨立完成tRNA合成,C錯誤;差速離心法利用物質質量和顆粒大小的差異對不同物質進行分離,因此用此方法可以分離獲得變形蟲內的擬菌病毒,D正確。
2.答案:B
解析:由題意可知,三個葉片狀的Piezo蛋白共同形成離子通道,膀胱充盈會給細胞膜施加壓力,施加到細胞膜上的壓力可使相應的Piezo蛋白形變,從而打開離子通道,A正確;離子借助離子通道運輸時不需要與通道蛋白結合,B錯誤;Piezo蛋白是膜蛋白,膜蛋白的合成與加工需要內質網的參與,C正確;由題意可知,Piezo蛋白是一種離子通道蛋白,介導離子的協助擴散,轉運關C離子的過程不依賴ATP水解供能,因此Piezo蛋白運輸離子不需要被磷酸化,D正確。
3.答案:C
解析:在視野中幾乎找不到分裂期的細胞,可能是取材時間不合適,例如在細胞分裂不夠旺盛的時間段剪取根尖;也可能是取材位置不合適,例如剪取的是根尖伸長區,A、B不符合題意。解離時間不足會導致壓片不能呈霧狀,細胞不能充分分散,重疊度高,染色不充分等;解離液配比不合理可能導致細胞不能正常分離,進而導致細胞重疊,C符合題意。未經過漂洗或漂洗后殘留藥液過多不利于染色,D不符合題意。
4.答案:D
解析: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細菌經長期的進化從而形成線粒體,因此線粒體的內膜可能來自好氧細菌的細胞膜,A錯誤;好氧細菌分解丙酮酸釋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B錯誤;線粒體內的DNA分子為裸露的環狀雙鏈結構,C錯誤;線粒體的DNA也可以指導一些線粒體蛋白質的合成,D正確。
5.答案:C
解析:在未受人類活動干擾的自然環境中,由于資源限制,種群數量增長曲線通常不會呈“J”形,而是更接近“S”形,A錯誤;K值是由環境條件決定的,繁殖成功率的下降會影響種群數量,B錯誤;當種群數量接近K值時,由于環境條件和種內競爭,種群數量會在K值附近波動,C正確;繁殖成功率的下降會影響種群數量的增長速度,但不一定會導致種群的年齡結構變為衰退型,D錯誤。
6.答案:D
解析:酵母RNAAla是轉錄的產物,轉錄過程中形成的化學鍵有磷酸二酯鍵,同時還包括互補配對的堿基之間的氫鍵,A錯誤;以mRNA為模板翻譯形成蛋白質的過程中涉及3種RNA,但攜帶遺傳信息的只有mRNA,B錯誤;翻譯時酵母RNA與mRNA之間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包括A一U、U一A配對,轉錄時堿基互補配對方式包括A一U、T一A配對,二者不完全相同,C錯誤;酵母菌細胞中核酸徹底水解得到的8種產物分別是磷酸、5種含氨堿基(A、G、C、T、U)、核糖和脫氧核糖,D正確。
7.答案:C
解析:紫草莖尖分生區細胞分裂旺盛,作為外植體效果較好,A正確;工廠化生產紫草寧對社會、經濟、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B正確;將外植體培養成愈傷組織后,還需將其分散成單個細胞進行植物細胞培養,才能提取紫草寧,C錯誤;誘導劑可能改變紫草細胞的代謝速率,提高紫草寧產量,D正確。
8.答案:D
解析:作為入侵物種,黃花刺茄通常會導致入侵地形成單一植被群落,降低入侵地的物種豐富度,A錯誤;行為信息是通過行為傳遞的信息,茄堿不屬于行為信息,B錯誤;雖然馬鈴薯甲蟲和馬鈴薯卷葉病毒可能影響黃花刺茄,但培育這些害蟲或病原體可能會對農業和生態系統造成額外的負面影響,不是可行的生物防治策略,C錯誤;第一步:提取題干關鍵信息黃花刺茄全株密被刺毛,植株和果實中含有神經毒素茄堿,家畜誤食后可引起嚴重的腸炎和出血甚至死亡。第二步:結合信息判斷選項刺毛和毒素的存在會使家畜對本土植物的采食比黃花刺茄多,會進一步降低本土植物競爭能力,使其劣勢地位更明顯,D正確。
9.答案:A
解析:第一步:獲取圖示和題干有效信息電突觸中帶電離子通過通道傳遞電信號。第二步:判斷選項正誤電突觸在傳遞興奮時可能是雙向的,A錯誤。電突觸傳遞的是電信號,沒有突觸小泡參與,不存在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傳遞興奮時速度較化學突觸快,B、C正確。某些理化因素(如溫度等)的改變能影響電突觸傳遞興奮,D正確。
10.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該病的遺傳方式由題干信息可知, a、b基因均可獨立導致該遺傳病發生,故該病為隱性遺傳??;條帶②對應基因A,由此可判斷Ⅱ-1中b基因純合,若b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I-2個體也應含Xb基因,其也應患病,這與系譜圖不符,故b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a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第二步:分析電泳圖中不同條帶對應的基因根據上述分析及電泳結果可知,I-1、I-2、Ⅱ-1的基因型分別為BbXAXa、BbXAY、bbXAXa,結合條帶②對應基因A,可判斷條帶①③④分別表示的基因為B、b、a,A正確、B正確。第三步:根據遺傳規律計算概率Ⅱ-2的基因型為BBXAY;先考慮B/b基因,Ⅱ-3基因型為BB的概率為1/3,再考慮A/a基因,Ⅱ-3表現正常,其基因型一定為XAY,則Ⅱ-3基因型為BBXAY的概率為1/3,即Ⅱ-2與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3,C錯誤。I-1(BbXAXa)和I-2(BbXAY)再生一個正常孩子的概率為3/4×3/4=9/16,D正確。
11.答案:C
解析:P序列不屬于A基因內部的結構,蛋白D中不含P序列轉錄翻譯出的肽鏈,A正確。若子代均為侏儒鼠,則說明子代體內沒有來自父方的A基因,父方一定為侏儒鼠,故親代只有一方為正常鼠時,該親代一定是母方,B正確。親代基因型均為Aa,子代基因型為AAa且表現為侏儒鼠,說明該子代侏儒鼠的兩個A基因全來自母本,在母本進行減數第二次分裂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后移向同一極,產生基因型為AA的配子,C錯誤。若將卵細胞中的DNA序列全部去甲基化,則A基因傳給子代后能正常發揮作用,子代可能全為正常鼠,D正確。
12.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初次免疫應答產生抗體所需時間比再次免疫應答長,A正確;初次免疫應答前期抗體IgM先增多,再次免疫應答時抗體IgG產生量明顯多于IgM,B正確;初次免疫中B細胞分化為漿細胞,再次免疫中漿細胞由B細胞和記憶細胞分化而來,C錯誤;抗體可以抑制病原體的增殖或對人體細胞的黏附,D正確。
13.答案:A
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的證據,A錯誤;第一步:獲取題干關鍵信息題干指出“溫度升高促使大蜥蜴的雄性比例大幅提高”。第二步:分析判斷溫度升高可能造成大蜥蜴種群雌性個體減少,影響性別比例,導致出生率下降,B正確;棲息地碎片化引起的地理隔離阻斷基因交流,可能加速大蜥蜴的滅絕,C正確;氣溫和干旱等氣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對種群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無關,被稱為非密度制約因素,D正確。
14.答案:B
解析:酵母和菜花含有DNA,都可以作為提取DNA的材料,A正確;在探究洗滌劑對植物DNA提取的影響實驗中,自變量是洗滌劑的有無,B錯誤;在一定溫度下,DNA遇二苯胺試劑會呈現藍色,C正確;DNA不溶于酒精,但某些物質可以溶于酒精,利用這一原理,可以進一步純化DNA,D正確。
15.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圖或表格數據 第二步:得出結論 第三步:判斷
由表可知,A、B、C、D組草坪的病斑數和病斑面積均高于CK組 一定濃度的矮壯素和多效唑均會降低早熟禾的抗病性 A正確
由圖可知,日期為1-9、1-10時的測量結果為A組地下生物量高于CK組,而B、C組地下生物量低于CK組,且矮壯素濃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顯 矮壯素對早熟禾地下生物量的積累具有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的作用 B正確
實驗中沒有多效唑和矮壯素共同作用的處理組,因此無法得出多效唑能夠緩解高濃度矮壯素對草坪整齊度的抑制作用的結論,C錯誤;綜合圖分析,對早熟禾施用100mg/kg的矮壯素對地下生物量的積累較合適,D正確。
16.答案:D
解析:第一步:結合題干信息,確定實驗組、對照組;第二步:根據圖示及所學內容分析選項該實驗中,一次性飲用1L清水為實驗組,一次性飲用1L生理鹽水為對照組,A正確;飲用1L清水后,人體血漿滲透壓降低,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減少,使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少,尿量增多,據圖可知,實線表示在飲水后1小時內排尿率增加,因此實線表示飲用1L清水后排尿率的變化,B正確;人體滲透壓與多種因素有關,可通過調整尿量維持滲透壓的相對穩定,C正確;飲食過咸,會引起血漿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減少,不會出現“水利尿”現象,D錯誤。
17.答案:BC
解析:據圖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為溫度和酶的種類,A正確;第一步:提煉題干關鍵信息水果褐變的主要原因是多酚氧化酶催化酚形成黑色素。第二步:分析實驗結果圖溫度為20℃時酶A組酚剩余量較多,即該溫度下酶A催化褐變的速度更慢,B錯誤;在該實驗中酶B的最適溫度為40℃,由于沒有30~40℃、40~50℃的數據,因此不能確定實際情況下酶B的最適催化溫度,C錯誤;酚是反應底物,根據實驗的單一變量原則,實驗中各組加入的酚量應相同,D正確。
18.答案:AB
解析:表格中只有該人工林群落的部分物種,A錯誤;垂直結構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的分層現象,椎樹是一個種群,B錯誤;據表可知,當下杉木重要值最大,在競爭中處于優勢,但杉木主要分布在五個層次中的三個層次,且另外四種地帶性常綠闊葉樹的重要值之和大于杉木,故該人工純林最終可能演替成地帶性常綠闊葉林,C正確。
19.答案:ABC
解析:
A、經花藥離體培養后得到單倍體幼苗,正常培養得到單倍體植株2,秋水仙素處理使染色體加倍,得到二倍體植株1,A正確;
B、圖示過程涉及的育種方法有雜交育種和單倍體育種,B正確;
C、有色水稻和白色水稻雜交得到F1,F1自交能產生植株3,說明兩者為同一物種,C正確;
D、秋水仙素不會影響著絲粒分裂,而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D錯誤。
故選ABC。
20.答案:ABD
解析:一、細胞的生長發育過程涉及細胞分裂、分化等生理活動。細胞分裂使細胞數量增加,細胞分化使細胞功能專門化;
二、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細胞受到嚴格的調控,一般不會隨意轉變成癌細胞;
三、細胞的體積越大,相對表面積越小,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效率越低;
四、細胞自噬對于維持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內環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其發生障礙可能導致炎癥反應等問題。
A、在正常人體內,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能轉變成癌細胞,A錯誤;
B、細胞①體積小,相對表面積大,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效率高;細胞②體積大,相對表面積小,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效率低,B錯誤;
C、炎癥反應的發生可能與細胞自噬發生障礙有關,因為細胞自噬對于細胞的正常代謝和功能維持很重要,C正確;
D、b過程(細胞分裂)細胞核遺傳物質不變,c過程(細胞分化)細胞核遺傳物質也不變,D錯誤。
21.(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能量;光敏色素
(2)無水乙醇;減少葉片水分含量,提高光合色素的濃度(2分)
(3)胞間CO2濃度;凈光合速率增加時,細胞對CO2的吸收較快,胞間CO2濃度減小,反之則相反(2分)
(4)60%;在遮光度為35%~80%進一步減小梯度探究適宜多花黃精生長的最佳遮光度(2分)
解析:(1)光可以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也可以作為信號調節植物生長、開花、結果等生命活動。植物體中感受光信號的色素是光敏色素。
(2)葉綠素是脂溶性色素,可以被有機溶劑無水乙醇溶解而被提取出來。新鮮的葉片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可通過烘干減少葉片水分含量,提高光合色素的濃度。
(3)從表中分析,與凈光合速率呈負相關的指標是類胡蘿卜素含量和胞間CO2濃度,但主要的指標是胞間CO2濃度。胞間CO2濃度與凈光合速率呈負相關的原因是凈光合速率增加時,細胞對CO2的吸收較快,胞間CO2濃度減小,反之則相反。
(4)由表中數據可知,在遮光度為60%條件下凈光合速率最大,據此可在遮光度為35%~80%進一步減小梯度探究適宜多花黃精生長的最佳遮光度。
22.(除標注外,每空2分,共9分)(1)增加;促進;L
(2)直接和間接
(3)生長、發育和繁殖;捕食害蟲,減少害蟲對茶樹的危害;家禽糞便為茶樹提供養分;增加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4分)
解析:(1)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隨著蚯蚓投放密度的增加,土壤呼吸逐漸增加。
隨著蚯蚓投放密度的增加,總體上微生物量和土壤呼吸持續增加,這說明較高密度的蚯蚓促進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表中密度為L時的土壤總有機碳最高,從對茶園土壤長期的碳儲存角度來看接種蚯蚓采用密度L更為合適。
(2)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包括直接價值(實用、藥用、工業原料、科學研究、旅游觀賞等)、間接價值(生態價值)、潛在價值,金銀花可以藥用,也有助于保持土壤結構,分別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和間接價值。
(3)茶園中的家禽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與傳統單一茶園相比,該種茶園生態系統中家禽的存在意義有:減少害蟲對茶樹的危害;家禽糞便為茶樹提供養分;增加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等。
23.(除標注外,每空2分,共13分)(1)提高突變率,創造出人類需要的生物新性狀的可能性增大;野生型
(2)將兩個突變株雜交得到F1, F1再自交,觀察并統計后代的表型和比例;若F1全部為持綠,則兩個突變基因是等位基因;若F1枯黃:持綠=9:7,則兩個突變基因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若F2枯黃:持綠=1:1,則兩個突變基因是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3)降解;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
(4)不一定(1分);②③
解析:(1)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處理生物,使生物發生基因突變,可以提高突變率,創造出人類需要的生物新品種。基因突變類型的判斷方法:選取突變體與野生型雜交,根據子代性狀表現判斷。若后代全表現為野牛型性狀,則突變體由隱性突變產生;若后代全表現為突變型性狀,則突變體由顯性突變產生。
(2)欲確定突變基因是等位基因還是非等位基因,將兩個突變體進行雜交,根據子代是否出現野生型個體判斷突變基因對應的位置。實驗方案:將兩個突變株雜交得到F1, 再自交,觀察并統計后代的表型和比例。預期實驗結果:若F1全部為持綠,則兩個突變基因是等位基因;若F2枯黃:持綠=9:7,則兩個突變基因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若F2枯黃:持綠=1:1,則兩個突變基因是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相關基因連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3)野生型成熟期枯黃是由于葉綠素減少,A酶是葉綠素降解酶。葉綠素不是蛋白質,是小分子化合物,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性狀。
(4)DNA分子中發生堿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引起基因堿基序列的改變,叫作基因突變,基因A發生基因突變形成等位基因a1、a2,如果發生堿基的替換,則等位基因堿基數量相同,如果發生堿基的缺失或增添,則等位基因之間的堿基數不相同。
24.(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固醇(或脂質或類固醇);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下丘腦一垂體一甲狀腺軸(或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皮質軸)
(2)細胞膜上;副交感神經
(3)降低;LH會促進雄激素分泌,雄激素增多會抑制下丘腦分泌GnRH(2分)
(4)降低;促進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2分)
解析:(1)雌二醇屬于雌激素,其化學本質為固醇;其分泌的調節通過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軸進行。人和高等動物體內類似的調節軸還有下丘腦一垂體一甲狀腺軸和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皮質軸。
(2)固醇類激素的受體一般位于細胞內,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化學本質為多肽,其受體位于細胞膜上。在血糖平衡調節過程中,下丘腦可通過副交感神經以神經調節的方式調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因此題圖中A可代表自主神經系統中的副交感神經。
(3)性激素的分泌存在負反饋調節,故注射LH后促進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水平上升會反過來抑制GRH的分泌,從而使GnRH的水平降低。
(4)肥胖者脂肪細胞膜上特異性胰島素受體相對較少,故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易導致胰島素抵抗與高胰島素血癥。而高水平胰島素會促進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進而促進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展。
25.(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逆轉錄酶、耐高溫的DNA聚合酶;復性、延伸延伸
(2)T-DNA;Ca2+
(3)無菌水;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內,并且在受體細胞內維持穩定和表達的過程(2分)
(4)培養基中植物生長調節劑比例不同,③階段還需要光照(2分)
(5)抗原—抗體雜交
解析:(1)RNA逆轉錄成cDNA過程需要逆轉錄酶, PCR擴增DICBF-1基因過程中用到耐高溫的DNA聚合酶.PCR過程分為變性、復性和延伸三個階段。復性是指兩種引物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形成氫鍵分別與兩條單鏈DNA結合;延伸是指脫氧核苷酸在耐高溫的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DNA鏈,該過程既有磷酸二酯鍵的形成,也有氫鍵的形成。
(2)農桿菌細胞內含有Ti質粒,當它侵染植物細胞后,能將Ti質粒上的T-DNA轉移到細胞中,并整合到該細胞的染色體DNA上。根據農桿菌的這種特點,需將DICBF-1基因插入農桿菌Ti質粒的T-DNA中,該過程要用Ca2+處理,使農桿菌處于一種能吸收周圍環境中DNA分子的狀態,將重組Ti質粒導入其中。
(3)將小果甜柿葉片用次氯酸鈉溶液消毒處理后,立即用無菌水沖洗.新鮮的葉片與農桿菌共培養,利用選擇培養基篩選轉化細胞,其中轉化是指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內,并且在受體細胞內維持穩定和表達的過程。
(4)題述流程圖中,②③分別是脫分化和再分化,不同之處主要是培養基中植物生長調節劑(一般用的是生長素類似物2,4-D和細胞分裂素類似物6-BA)比例不同,③階段還需要光照。
(5)從分子水平檢測陽性植株中D1CBF-I基因是否產生相應蛋白質,用抗原—抗體雜交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吉市| 大理市| 卓尼县| 北流市| 秭归县| 桂平市| 鲜城| 富顺县| 芜湖市| 新乡市| 赤城县| 昔阳县| 张家界市| 南宁市| 宣武区| 筠连县| 乌兰浩特市| 勃利县| 平罗县| 灵武市| 皋兰县| 盈江县| 田阳县| 德兴市| 普陀区| 平潭县| 松原市| 叶城县| 湄潭县| 汨罗市| 上犹县| 盘锦市| 五峰| 康定县| 东宁县| 高尔夫| 雷波县| 山阳县| 咸阳市| 大新县|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