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萍鄉市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聯考 高二生物學試卷試卷共 8頁, 21小題,滿分 100分。考試用時 75分鐘。 注意事項:1.考查范圍:選擇性必修 2占 60%;選擇性必修 3第 1章占 40%。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3. 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 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 12小題,每小題 2分,共 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 4個選項中,只有 1項符 合題目要求,答對得 2分,答錯得 0分。1.傳統發酵技術給人們日常生活提供了許多美味的食物。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 傳統發酵以混合菌種的固體發酵及半固體發酵為主B.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可作為傳統發酵技術使用的菌種C. 多種微生物參與了豆腐的發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D. 腐乳制作時,豆腐中的蛋白質被分解成大分子的肽和氨基酸2.某農場主為了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了解相關知識后,準備對果園里的葡萄進行深加工。下列敘 述錯誤的是A. 用傳統發酵技術進行葡萄酒制作,選用的葡萄無需滅菌處理B. 用傳統發酵技術進行葡萄酒制作過程中,發酵液中有氣泡產生 C. 在葡萄酒發酵的基礎上通入無菌空氣,可進行葡萄醋的發酵D. 釀制葡萄酒的皮渣用于制作飼料喂雞,能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3.北京傳統小吃 “ 豆汁 ” 是一種以綠豆為原料,主要利用乳酸菌,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得到的一種 以酸味為主的風味食品,制作時需要將 “ 豆汁 ” 老漿直接倒入綠豆乳中進行發酵。為了篩選出產 酸能力強的乳酸菌菌種,研究小組將不同稀釋倍數的酸豆汁液接種到 MRS 固體培養基(添加質量 分數 1.5%碳酸鈣,遇酸發生反應會出現透明圈)上進行純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 乳酸的產生量是影響豆汁風味的重要因素 B. 老漿中的乳酸菌是來自人工接種的菌種C. “ 豆汁 ” 制作時需要間歇性充入無菌空氣 D. 篩選乳酸菌菌種時應挑取無透明圈的菌落4.幽門螺桿菌(Hp)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瘍的主要致病因子,能合成脲酶將尿素分解。研究 人員從帶菌者胃黏膜樣本中分離出該類細菌,并進行大量培養。所利用的培養基成分如下表。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成分 葡萄糖 蛋白胨 KH2PO4 Na2HPO4 尿素 瓊脂 H2O含量 100g 5. 0g 1. 4g 2. 1g 1. 0g 15. 0g 定容至 1 LA. 配制此培養基時,需將其 pH至中性或弱堿性B. 通常采用高壓蒸汽滅菌法對該培養基進行滅菌C. 分析培養基的成分,上述培養基可用于分離出 HpD. 向培養基中添加酚紅指示劑,利用顏色變化可實現對 Hp的初步鑒定5.大熊貓被譽為 “ 活化石 ” 和 “ 中國國寶 ” ,喜食新鮮竹子,這些竹子被攝入后不會全部被消化, 所以熊貓的糞便中含有大量未被消化的竹纖維。某科研團隊準備從大熊貓新鮮糞便中篩選高效 的纖維素分解菌。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 培養基中含有的唯一碳源是纖維素B. 收集到的大熊貓糞便樣本需高溫滅菌 C. 接種完成后的接種環仍需要灼燒滅菌 D. 接種后的平板應倒置于恒溫箱中培養6.檸檬酸是一種應用廣泛的食品酸度調節劑。研究人員以紅薯粉為原料經黑曲霉(需氧型真菌)發 酵生產檸檬酸的簡要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用甲的接種方法可逐步稀釋菌種,得到分散的單個細胞 B. 乙過程屬于發酵過程的擴大培養環節,可增加菌種數量 C. 丙過程是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要隨時檢測檸檬酸濃度 D. 在發酵結束之后,可采用過濾、沉淀的方法獲得檸檬酸7.近年來,江西省不斷改善濕地生態面貌和整體生態環境,為多種候鳥提供了適宜的棲息和覓食場 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濕地為鳥類提供棲息場所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B. 同一時間內聚集在相同區域的全部候鳥構成了一個種群C. 溫度是影響某種候鳥種群數量周期性變化的非密度制約因素 D. 動物園集中保護珍稀鳥類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8.利用糞便 DNA 分析法可調查珍稀野生動物的種群密度。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 與標記重捕法相比,糞便 DNA 分析法對動物的干擾較小B. 該方法分析的 DNA 也可來自野生動物的毛發、羽毛或鱗片 C. 該方法也能用于調查野生動物的性別比例和年齡結構D. 若收集時混入了其他動物的糞便,則可能導致調查結果偏小9.某高中生物小組在學校附近的廢棄農田及河流周圍調查某種雜草的種群密度,發現沿河流生長 著開著黃花的雜草——入侵物種加拿大一枝黃花,隨即對其密度進行調查,如圖是該小組一位 成員記錄的某個樣方該植物分布情況,下表為另一位小組成員記錄的相關數據結果。下列敘述 錯誤的是樣方序號 S1 S2 S3 S4 S5 S6數量/棵 8 5 6 4 7 10A. 調查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種群密度對樣方的要求是隨機取樣 B. 調查河岸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種群密度時應采用等距取樣法 C. 對圖中樣方記錄的結果分析,對應記錄表中樣方 S6的結果D. 依據表中數據可估算出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種群密度約為 1.67棵/m 10.研究人員對西部某草原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進行研究,調查不同處理條件和人類活動對牧草 生物量的影響,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草原生態系統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區,草原上動植物種類少,群落結構相對簡單B. 相比旱季,雨季植被種類更多且土壤微生物類群豐富度增加,體現了群落的季節性C. 分析地上生物量的相對值,在不同濕度條件下,溫度對牧草地上部分生長影響相同D. 牧草通過光合作用進行固碳并且可作為飼料,體現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和直接價值11.長江江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長江流域的旗艦物種。長江江豚保護中心于 2022 年在江西省永修縣吳城鎮建立。現在已有被易地保護的長江江豚回到了長江的懷抱。下列有 關敘述正確的是萍鄉 · 高二生物學第 3頁(共 8頁)A. 經易地保護的長江江豚回歸長江,增加了長江生態系統中營養級級數' B. 交配時,雌性長江江豚會通過聲音、姿勢和體態等物理信息吸引雄性C. 對長江江豚等進行易地保護,待繁育達到一定數后就可以遷入原棲息地D. 直接影響易地保護的長江江豚數量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12.如圖表示某湖泊某段時間該流域部分能量流動關系,圖中的數值表示能量的相對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藍細菌、綠藻等所固定的太陽光能值為 1 150| B. 生活污水的排入可導致富營養化等全球環境問題 C. A的數值等于分解者通過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D. Ⅰ 、 Ⅱ 兩個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9. 2%二、選擇題:本題共 4小題,每小題 4分,共 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 4個選項中,有 2項或 2 項以上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 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 2分,有選錯的得 0分。13.碳達峰(CO 排放量達到峰值)和碳中和(CO 排放量與減少量相等)目標的提出是構建人類命運共 同體的時代要求,增加碳存儲和減少碳釋放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舉措。為提高濕地碳儲量,某 地實施了如下圖所示的“ 退養還濕 ”生態修復工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碳存儲和碳釋放離不開碳在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間的循環過程 B. 該生態修復工程遵循的生態學基本原理包括自生、整體、協調 C. 由光灘到翅堿蓬階段為初生演替,再形成蘆葦階段為次生演替 D. 在該生態修復工程的不同階段,濕地植被的碳儲量有差異14.啤酒的現代生產過程包括啤酒麥芽汁的制備,接種啤酒酵母,進行啤酒發酵,發酵后進行過濾 和澄清、消毒、啤酒包裝等工序。啤酒的發酵過程分為主發酵和后發酵兩個階段,以下屬于主 發酵的有A. 酵母菌利用細胞呼吸分解有機物釋放的能量進行繁殖B. 麥汁中的糖類被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及多種代謝副產物 C. 酵母、冷凝固形物等在低溫下緩慢沉淀,酒液逐漸澄清D. 發酵液中的風味成分逐步改變,形成特定的風味體系,啤酒逐漸成熟 萍鄉 · 高二生物學 第 4頁(共 8頁)(1)從培養基的用途類型分析,圖 1、圖 2所用的培養基分別為 。(2)圖 1所用接種方法為 ,操作時都需在 旁進行,目的是 防止雜菌污染。(3)1g土壤樣品中含有 PP 分解菌的估算數目是 個,該數值比實際的數量一般 (填 “ 偏小 ” “ 偏大 ” 或 “ 相等” ), 理由是 。(4)從圖2選擇目的菌種推廣使用,指標是 ,選擇這一指標的理由是。18. (12分)卡拉膠是一種從海洋紅藻中提取的多糖,來源于愛爾蘭苔菜等。降解卡拉膠后產生的卡 拉膠寡糖具有免疫調節、抗病毒、抗凝血、抗氧化等多種生物活性,在醫藥、食品等領域具有一 定的應用價值。研究人員從多種海藻表面分離篩選到具有較高卡拉膠降解活性的菌株】 M-2,M-2菌株的生長和產卡拉膠酶曲線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篩選降解菌 M-2的培養基應以 為唯一碳源,并加入適量瓊脂,加入瓊脂的作用是 。為了判斷該培養基是否起到了篩選作用,應設置 培養基作為對照組。(2)根據 M-2菌株的生長和產卡拉膠酶曲線可知,為達到對卡拉膠最大降解效果,應培養菌株 小時。研究發現,該培養基中的某種物質會抑制酶的生物合成,試結合該研究推測該 菌株在細菌進入平穩期后才開始合成酶的可能原因 。(3) 目前,工業生產使用的卡拉膠主要有 k-型、λ -型和t-型,試在該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一個新 的研究課題: 。19. (12分)科學家調查了某河流中羅非魚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與種群數量之間的關系,結果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萍鄉 · 高二生物學第 6頁(共8頁)(1)描述、解釋和預測羅非魚種群數量的變化,常常需建立 ,若羅非魚的數量每 年以一定倍數(大于 1倍)增長,除 “ 食物和空間充裕、氣候適宜 ” 條件外,還需要的條件 有 (寫出兩項)。(2)環境容納量是指 。據圖分析,該羅非魚種群的環境 容納量為 (填“ a” 或“ b” )。若要從河流中捕撈羅非魚,且有利于持續獲得較大產 量,則捕撈后應使羅非魚種群數量處在 (用“ a” 或“ b” 形式表示)左右。(3)該河流中羅非魚與其他魚種之間的關系最可能為 ,河流中的不同種生物 都占據著相對穩定的生態位,其主要意義是 。(4)現在部分農村建立了稻田養殖羅非魚的立體養殖生產模式,立體種植和立體養殖等立體農業 模式可充分利用群落的 。在進行羅非魚立體養殖生產模式時,使用殺 蟲劑殺滅害蟲時,導致部分羅非魚死亡,這一因素為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 (填 “ 密度制約 ” 或 “ 非密度制約” )因素。20.(12分)重金屬鎘(Cd)是湖泊生態系統最具毒性的污染物之一。沉水植物的根、莖和葉對 Cd有 較強的富集能力,定期收割地上部分,能降低 Cd污染。科研人員選擇甲、乙、丙三種沉水植 物種植在湖泊底泥中,培養一段時間后,測定三種沉水植物對底泥 Cd 的富集和遷移能力,結 果如下表所示。富集系數指植物體內 Cd含量與底泥中 Cd含量的比值,遷移系數是指植物地 上部分中的金屬含量與根部中的金屬含量的比值。回答下列問題:沉水植物 富集系數 遷移系數地上部分 根部甲 0. 33±0. 02 0. 41±0. 01 0. 79±0. 11乙 0. 21±0. 01 1. 01±0. 02 0. 21±0. 01丙 0. 21±0. 04 1. 01±0. 12 0. 21±0. 01(1)湖泊中遭重金屬鎘重度污染時,會使湖泊生態系統的 穩定性被破壞,破壞生態 平衡。從生態系統穩定性角度分析,處于生態平衡的生態系統的最重要作用是。(2)Cd難以降解,但參與了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理由是 ,生態 系統物質循環的渠道是 。(3)表中甲、乙、丙三種植物,最適合修復 Cd污染水體的沉水植物是 ,理 由是 。(4)與碳循環一樣,Cd富集也具有全球性,原因是 。 萍鄉 · 高二生物學 第 7頁(共 8頁)21. (12分)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主要的生態系統類型,高原盼鼠和高原鼠兔是其中的優勢物種,前 者主要在地下活動,對植物根系產生擾動,后者主要在地面活動,干擾植物地上部分。科研人 員對高寒草甸生態系統中植物 X→ 高原鼢鼠 → 赤狐這一食物鏈的能量流動情況進行了研究,結 果如下表所示(單位為x10J/hne. a)。回答下列問題:高原草甸食物鏈能量表植物 X 高原鼢鼠 赤狐同化量 攝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攝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24 500 105 75 71. 5 8. 5 5. 5 4. 3(1)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分析,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的基石是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不是高寒 草甸數量最多的物種,但它們是其中的優勢物種,原因是 。(2)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生活習性不同,從群落結構角度看,主要體現了群落的 結構, 高原鼠兔求偶時,會有獨特的跳躍動作,這種行為有利于生物種群的 。若高原鼢鼠和高原 鼠兔大量繁殖,可能會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進而可能影響生態系統的。(3)分析表中數據,赤狐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是 J / h m^{2}\cdot a , 表中植物 X與高原鼢鼠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明顯小于 10%,可能的原因是 (寫出兩項)。(4)為了驗證高寒草甸生態系統兩不同地段土壤微生物分解能力,請進行實驗設計,寫出實驗設 計思路: 。萍鄉 · 高二生物學第 8頁(共 8頁)萍鄉市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聯考高二生物學參考答案1. 【答案】 D【解析】傳統發酵食品所用的是自然菌種,沒有進行嚴格的滅菌,以混合菌種的固體發酵及半固體發酵為主, A項正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可作為傳統發酵技術使用的菌種,如:參與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屬 于真核生物,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屬于原核生物, B項正確;在制作腐乳的過程中,多種微生物 參與了豆腐的發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C項正確;腐乳制作時,豆腐中的蛋白質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 和氨基酸, D項錯誤。2. 【答案】 D【解析】用傳統發酵技術進行葡萄酒制作,選用的葡萄無需滅菌處理,A項正確;用傳統發酵技術進行葡萄酒 制作過程中,酵母菌無氧呼吸會產生 CO ,發酵液中有氣泡產生, B項正確;參與葡萄醋發酵的醋酸菌屬于需 氧型生物,在葡萄酒發酵的基礎上通入無菌空氣,可進行葡萄醋的發酵, C項正確;釀制葡萄酒的皮渣用于制 作飼料喂雞,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項錯誤。3. 【答案】A【解析】 “ 豆汁 ” 是一種以酸味為主的風味食品,乳酸的產生量是影響豆汁風味的重要因素,A項正確;老漿 中的乳酸菌不是來自人工接種的菌種,而是來自發酵底物, B項錯誤;乳酸菌是厭氧菌,制作 “ 豆汁 ” 時不能 充入無菌空氣, C項錯誤;乳酸菌發酵時產生乳酸, MRS,固體培養基遇酸發生反應會出現透明圈,篩選乳酸 菌菌種時應挑取有透明圈的菌落, D項錯誤。4. 【答案】 C【解析】幽門螺桿菌屬于細菌,細菌一般生長在中性或弱堿性環境中。配制此培養基時,需將培養基調至中性 或弱堿性,A項正確;對培養基進行滅菌通常采用高壓蒸汽滅菌法, B項正確;培養基中含有蛋白胨,尿素不 是唯一氮源,該培養基不能用于分離 Hp ,C項錯誤; Hp合成的脲酶將尿素分解成氨 . 使培養基的堿性增強,從 而使酚紅指示劑變紅,向培養基中添加酚紅指示劑,利用顏色變化可實現對 Hp的初步鑒定, D項正確。5. 【答案】 B【解析】要篩選高效的纖維素分解菌,培養基中含有的唯一碳源應是纖維素,A項正確;大熊貓糞便樣本無需 高溫滅菌,會殺死纖維素分解菌, B項錯誤;接種環接種前后都需灼燒滅菌, C項正確;接種后的平板應倒置 于恒溫箱中培養, D項正確。6. 【答案】 D【解析】圖甲的接種方法為平板劃線法,可逐步稀釋菌種,得到分散的單個細胞,A項正確;乙過程使用了液 體培養基,并選擇了適宜溫度和振蕩培養,為菌種繁殖提供了合適的條件,屬于發酵過程的擴大培養的環節, B項正確;丙過程是發酵過程,是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要隨時檢測檸檬酸濃度, C項正確;檸檬酸是代謝產 物,發酵結束后,可采用提取、分離和純化的方法獲得檸檬酸, D項錯誤。7. 【答案】 C【解析】濕地為鳥類提供棲息場所,體現了生態系統的生態功能,屬于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A項錯誤;種 群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候鳥包括多種不同的鳥,同一時間內聚集在相同區域的全部候鳥 包含多種鳥類,不是一個種群, B項錯誤;溫度影響某種候鳥的遷徙,進而影響其種群數量的周期性變化,且 溫度對該候鳥種群數量的影響與種群密度無關,屬于非密度制約因素, C項正確;就地保護(如建立自然保護 區)是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措施,動物園集中保護屬于易地保護, D項錯誤。8. 【答案】 D【解析】與標記重捕法相比,糞便 DNA 分析法不需要直接捕捉動物,對動物的干擾較小, A項正確;除糞便 外,還可以從毛發、羽毛或鱗片中獲取野生動物的 DNA,B項正確;通過分析糞便中的 DNA,能鑒定出動物的 性別,也萍鄉 · 高二生物學 第 1頁(共3頁)可根據 DNA 特征推斷其年齡,所以該方法能用于調查野生動物的性別比例和年齡結構, C項正確;收集時混 入了其他動物的糞便,會使檢測到的 DNA 來源增多,即使排除該 DNA也不會導致調查結果偏小, D項錯誤。9. 【答案】A【解析】調查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種群密度對樣方的要求是:樣方大小一致、樣方大小要適宜,數量要較多等, 不是隨機取樣,A項錯誤;河岸長,調查河岸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種群密度時應采用等距取樣法, B項正確;對 圖中樣方記錄的結果分析,對樣方中及相鄰兩邊及其夾角上進行計數,數值為 10,對應記錄表中樣方 S6的結 果, C項正確;依據表中數據,各樣方中一枝黃花的總數=8+5+6+4+7+10=40,每個樣方的面積為 4m ,共 6個 樣方,可估算出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種群密度約為 1. 67棵/ m , D項正確。10. 【答案】 C【解析】草原生態系統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區,草原上動植物種類少,群落結構相對簡單,A項正確;相比旱 季,雨季植被種類更多且土壤微生物類群豐富度增加,體現了群落的季節性, B項正確;分析地上生物量的相 對值,在不同濕度條件下,溫度對牧草地上部分生長影響不相同, C項錯誤;牧草通過光合作用進行固碳體現 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且牧草可作為牛羊等的飼料,體現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D項正確。11. 【答案】 C【解析】長江江豚回歸長江,沒有增加長江生態系統中營養級級數,A項錯誤;交配時,雌性長江江豚的聲音 屬于物理信息,姿勢和體態屬于行為信息, B項錯誤;對長江江豚等進行易地保護,待繁育達到一定數后就可 以遷入原棲息地, C項正確;直接影響易地保護的長江江豚數量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D項錯誤。12. 【答案】 D【解析】圖中 1150是藍細菌、綠藻等流入Ⅰ 營養級的能量,而藍細菌、綠藻等固定的太陽能應大于 1150 ,A 項錯誤;富營養化不是全球環境問題, B項錯誤; A表示的能量去向是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A的數值不等于分 解者通過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 C項錯誤;圖中Ⅱ 營養級的同化量為 5+3+43+27+37=115 ,Ⅰ 營養級的同化量為 1 150+100=1250, 則Ⅰ 、 Ⅱ 兩個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115÷ 1 250=9. 2%, D項正確。13. 【答案】 BD【解析】碳循環是在生態系統的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境間進行的,A項錯誤;在生態系統的修復過程中,應考 慮各種生物成分的自組織、環境的承載量、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以及經濟、社會等因素,因此應遵循自生、協 調、整體等生態學基本原理, B項正確;由光灘到翅堿蓬階段為次生演替,后者到蘆葦階段也為次生演替, C 項錯誤;在該生態修復工程的不同階段,濕地植被的碳儲量有差異, D項正確。14. 【答案】AB【解析】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謝物的生成都在主發酵完成。后發酵是將發酵液在低溫、密閉 條件下儲存一段時間,產生一些風味物質,排除啤酒中的異味,并促進啤酒的成熟,這樣才能形成澄清、成熟 的啤酒,A、 B屬于主發酵, C、 D屬于后發酵,A、 B項正確。15. 【答案】ACD【解析】制作泡菜時,泡菜壇內長出的一層白膜是大量酵母菌聚集在發酵液表面形成的,A項錯誤;進行酵母 菌純培養時,若未接種的培養基表面有菌落生長,可能是培養基被污染或滅菌不徹底, B項正確;血細胞計數 板通常適用于對個體較大的真菌計數,對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計數時,通常可采用活菌計數法或細菌計數板 計數法, C項錯誤;進行菊花的組織培養時,將細嫩的莖段先用酒精消毒,后用無菌水沖洗,再用次氯酸鈉處 理,最后用無菌水沖洗, D項錯誤。16. 【答案】AC【解析】“ 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 ”實驗,先向計數室蓋上蓋玻片,再在蓋玻片邊緣滴上培養 液,A項錯誤;“ 研究土壤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 ”實驗,采集小動物的方法有:簡易采集法、誘蟲器誘捕和吸 蟲器吸引等, B項正確;“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實驗,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土壤的理化性質不變, C項 錯誤;“ 設計制作生態缸,觀察其穩定性 ”實驗,制作的生態缸閉蓋置于室內通風、光線良好的地方, D項正 確。萍鄉 · 高二生物學 第 2頁(共3頁)17. 【答案】 (1)選擇培養基、鑒別培養基(2分)(2)稀釋涂布平板法(1分) 酒精燈火焰(1分)(3)7. 6× 10()/ (2分) 偏小(1分) 當兩個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時,平板上觀察到的只是一個菌落(2分)(4)d/ D比值大小(1分) 這一指標越小說明單個菌株分解 PP的能力越強(合理即可, 2分)【解析】 (3)由于適宜平板計數的菌落數范圍為 30~300 ,故取 7號試管中的數量, 7號試管的稀釋倍數為 10° ,則 [(58+73+97)+3] +0.1x10F=7.6x10 ,即 1g 土壤樣品中含有 PP 分解菌的估算數目 是 7. 6× 10 0個,此數值一般偏小,因為當兩個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時,平板上觀察到的只是一個菌落。18. 【答案】 (1)卡拉膠(2分) 作為凝固劑,使培養基呈固態(2分) 接種等量菌液的牛肉膏蛋白胨(2分)(2)56(2分) 隨著細菌生長繁殖,該物質被消耗,濃度降低,當細菌進入平穩期時,抑制作用減弱或消失, 菌株開始合成酶(2分)(3)比較菌株 M-2對 k- 型、 z - 型和 t- 型卡拉膠的降解效果等(2分)【解析】 (1)篩選降解卡拉膠的菌株 M-2. 培養基應以卡拉膠為唯一碳源,這樣只有能利用卡拉膠的菌株才能 生長。瓊脂在固體培養基中起凝固劑的作用,使培養基呈固態。判斷培養基是否起到篩選作用,應設置以接 種等量菌液的牛肉膏蛋白胨的培養基作為對照組,若對照組菌落數顯著多于實驗組,說明該培養基起到了篩 選作用。(2)從生長和產酶曲線可知,培養 56小時時卡拉膠酶活性最高,此時對卡拉膠降解效果最好。培養基中存在 抑制酶生物合成的物質,在細菌生長初期,該物質濃度高,抑制酶合成,隨著細菌生長,物質被消耗,到平 穩期時抑制作用減弱或消失,菌株開始合成酶。(3) 目前工業生產使用多種卡拉膠,在該實驗基礎上,可以進一步研究菌株 M-2對不同類型卡拉膠的降解效 果。19. 【答案】 (1)數學模型(1分) 沒有天敵,沒有其他競爭物種(2分)(2)一定環境條件下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2分) b(1分) l 1/ 2(1分)(3)競爭和捕食(1分) 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環境資源(2分)(4)空間結構和季節性(1分) 非密度制約(1分)【解析】 (2)當種群達到環境容納量時,出生率與死亡率相等,對應的種群數量是b、若想持續獲得較大產量, 則捕撈后應使羅非魚種群數量處在 K/ 2左右,即圖中b/ 2左右。20. 【答案】 (1)恢復力(1分) 使人們生活與生產環境保持穩定(合理即可, 2分)(2)Cd作為物質會在生態系統中循環(1分) 食物鏈和食物網(1分)(3)甲(1分) 甲的地上部分富集系數相對較高,且遷移系數也較高,定期收割地上部分能更好地降低 Cd污 染,所以甲是最適合修復 Cd 污染水體的沉水植物(4分)(4)Cd會通過大氣、水和生物遷移等擴散到世界各地(2分) 【解析】略。21. 【答案】 (1)生產者(1分) 高原酚鼠和高原鼠兔對其他物種影響大(2分)(2)垂直(1分) 繁衍(1分) 碳循環(物質循環)(1分)(3)1. 2× 10 (2分) 植物 X壽命短,被啃食概率低;高原盼鼠只啃食植物X的少部分結構;高原酚鼠只是第 二營養級的一部分(2分)(4)取高寒草甸生態系統兩不同地段的等量表層土壤,分別置于兩個無菌密閉容器中,再分別將等量滅菌處理的相同落葉與之混合,觀察記錄落葉的腐爛情況(答案合理即可, 2分)【解析】 (3)赤狐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等于同化量減去呼吸量 =(55-43)x10J hm2. a表中植 物 X與高原盼鼠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明顯小于 10%,可能的原因有:植物 X壽命短,被啃食概率低;高原酚 鼠只啃食植物 X的少部分結構;高原酚鼠只是第二營養級的一部分等。(4)注意實驗設計的原則:等量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萍鄉 · 高二生物學 第 3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