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兩大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閉卷考試,考生應獨立答題,禁止翻閱參考資料。3.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直接在答題卡上作答,寫在本試卷上的答案無效。第一部分選擇題(20小題,共40分)在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代號涂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每小題2分,共40分。1.某博物館準備在“國運泱泱一隋朝大運河文化展”中搭建真實場景,再現隋朝大運河中心城市的繁榮。為此,工作人員應該搜集哪座城市的相關史料A.西安B.洛陽C.北京D.杭州2.“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下列人物中被唐太宗稱為“鏡子”的是A.房玄齡B.魏征C.姚崇D.杜如晦3.武則天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她以女子之身,只身跨進中國古代封建男權統治的核心,其心不可謂不大,其志不可謂不堅,其謀不可謂不深。下列關于武則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她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改國號為周C.她重用人才,重視發展生產D.她勵精圖治,使唐朝進入貞觀盛世4.有記載描述唐朝的生產工具時說,“如紡車,經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它描述的是下圖哪一生產工具?5.唐代社會各階層包括女性都愛好體育。唐高祖愛下圍棋,唐太宗是射箭好手,唐玄宗不僅是馬球能手,還愛好圍棋、角抵(類似摔跤的活動)、打獵等,很多皇帝都愛好馬球。大詩人杜甫曾是足球愛好者。這反映了唐朝A.君主專制加強B.崇尚重武輕文C.社會經濟繁榮D.社會風氣開放6.韋莊在《秦婦吟》中寫道:“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凄涼無故物。內庫燒為錦繡灰,七年級歷史第1頁(共6頁)天街踏盡公卿骨。”描寫了黃巢起義軍攻人長安的景象。這說明黃巢起義A.使得唐朝國勢由盛轉衰B.導致唐王朝最終滅亡C.給唐朝統治以致命打擊D.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面7.以下示意圖空格內應填的是隋唐朝宋朝A.春秋戰國B.魏晉南北朝C.五代十國D.遼宋夏金8.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上述內容反映了文成公主入藏A.加強了唐朝對西藏地區的管轄B.顯示了唐朝社會風氣比較開放C.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D.為研究吐蕃社會發展提供資料9.冊封是古代中央政權加強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被唐朝政府冊封為懷仁可汗的首領屬于A.渤海國B.回紇C.云南D吐蕃10.遣唐使將中國的風俗習慣傳到日本,例如“端午(陽)節”“重陽節”等:舶來的奇珍異寶與日常用品成為唐朝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各國使節、商人、僧侶云集長安,使其成為匯聚各種文明因素的大都市。以上內容反映出唐朝A.中外交往繁盛B.政治制度完善C.民族關系和睦D.詩歌創作繁榮11.在西行路上,備經艱難險阻,走過八百里大沙漠的行程,情況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人馬俱絕”。有時忍饑挨餓,有時盜賊威脅,但法師志向堅定,誓言:“不求得大法,誓不東歸一步。”材料體現了法師A.為法忘我、不怕犧牲的精神B.意志堅定、東渡傳法的精神C.披荊斬棘、開拓絲路的精神D.不辱使命、傳播文明的精神12.假如我們生活在盛唐時期,為了推廣一篇好文章,你會采取哪種省力省時并準確傳播的方式A.認真抄寫B.電腦打印C.雕版印刷D.快速背誦13.學校開展“藝術節”活動,同學們使用下圖圖片布置展板。適合這一展板的主題是圖1《李白詩集》書影圖2顏真即《顏氏家廟碑》圖3唐代吳道子《送子天王圖》A.唐朝繁榮的社會經濟B.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C.唐朝多彩的文學藝術D.唐朝積極的進取精神七年級歷史第2頁(共6頁)■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歷史答題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及科目,在規定位置貼好條形碼。條形碼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5毫米及以上(但不要太粗)黑字字跡的簽字筆書寫腰求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嚴格按照題號在相應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吝翹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套上答題無效正確填涂:4.保持卡面清潔,不裝訂、不要折疊、不要破損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ABCDABD可1ABCDABaD可ABa可12ABaD3ABaD678ABaD3ABD4ABa回AB回14[ABD可[ABaD10ABa回15[A]BCD16AD17四回a1819ABa回20[ABD二、非選擇題(5個小題,共60分)21.(1)(2分)警(2)(8分)毀(3)(2分)第1頁共2頁22.(1)(6分)(2)(4分)(3)(2分)23.(1)(2分)(2)(4分)(3)(4分)(4)(2分)24.(1)(4分)(2)(6分)(3)(2分)25.(1)(2分)(2)(4分)(3)(6分)第2頁共2頁■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歷史試卷參芳答案及評分意見第一部分選擇題(20小題,共4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DCDCCCBAACCBBCDCAB第二部分非選擇題(5小題,共60分)21.(1)隋煬帝。(2分)》(2)社會狀況:糧食豐收,經濟繁榮,社會安定。(任答兩點,4分)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勤于政事、輕徭薄賦、減輕刑罰等。(任答兩點,言之有理即可。4分)(3)因素:政策的制定、統治者個人的素養、制度的創新等。(任答一點言之有理均可,2分)22.(1)盛世畫卷:農業豐產豐收、公私倉瘰充實、社會治安良好、百姓安居樂業。(任答一點,意思相近即可,2分)原因:節儉、反對浪費:任人唯賢:勵精圖治。(任答兩點,4分)(2)表現:驕奢淫逸,揮霍無度:任人唯親: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任答一點,2分)惡果:爆發了安史之亂。(2分)(3)影響:統治者素養高,采取正確舉措,能促進國家繁榮和社會進步:素養低且統治失當,則可能引發社會動蕩,阻礙歷史發展。(任答一點,言之有理即可,2分)23.(1)事件:文成公主入藏。(2分)(2)事例:玄奘西行:鑒真東渡。(4分)》(3)原因: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唐詩題材豐富,風格多樣,傳世的詩歌有50000多首。(言之有理即可,2分)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等。(任答一個或符合題意均可,2分)(4)如何看待:大力弘揚和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24.(1)科舉制。(2分)三省六部制。(2分)(2)方面:財權、軍權、行政權。(任答兩點,4分)影響:削弱了地方行政長官的權力,有利于中央對地方政府的監管。(2分)(3)鞏固統治(加強中央集權)。(2分)25.(1)蒙古草原上部落之間連年混戰,民不聊生的局面。(意思相近即可,2分)》(2)鐵木真(成吉思汗):鐵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統一,建立了蒙古政權。(4分》(3)①少數民族②行省制③宣政院。(6分)》七年級歷史答案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歷史.pdf 七年級歷史答案.pdf 七年級歷史答題卡 .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