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海南省洋浦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初一年級歷史學科試題(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要求。1.蒙曼教授在百家講壇開講《大隋風云》時說:“對隋文帝建立的豐功偉績,怎么評價都不過分。”“怎么評價都不過分”的豐功偉績是()A.實現了南北重新統一B.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C.創設了科舉制度D.開通了縱貫南北的大運河2.“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這是唐代詩人胡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千里長河”的中心是()A.余杭B.長安C.涿郡D.洛陽3.雖然留下了一塊后人評說的無字碑,但人們仍然稱贊其統治是“政啟開元,治宏貞觀”。請判斷這人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則天D.唐玄宗4.如右圖是唐三彩駱駝樂舞俑,根據服飾和面部輪廓等特征,可以判定圖中人物來自中亞。七名男樂俑盤坐平臺四周,分別執胡漢樂器演奏,中間的女舞俑表演舞蹈。該文物()①體現了唐朝開放的對外政策②見證了唐與吐蕃的友好往來③反映了唐朝手工業發展水平④說明了唐朝藝術繁榮多姿多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如果把唐朝的興衰過程看做一個拋物線形狀(如下圖所示),那么①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①A.安史之亂B.藩鎮割據C.黃巢起義618年755年907年D.唐蕃會盟6.五代十國是個大混亂、大破壞時期。這一時期的分裂割據局面,實質上是()A.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B.統治階級內部爭奪皇位的斗爭C.漢族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的并立D.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的突出表現7.下列唐朝民族政策與其影響的對應,錯誤的是()A.唐蕃和親一奠定漢藏交往基礎B.冊封回紇—控制西域絲綢之路C.設立安西都護府一加強對西藏管理D.南詔統一六詔一促進西南邊疆開發8.2025年是中印建交75周年,回顧古代中印文明交流的歷史,下列哪一事件最能體現中印文化交流的盛況()A.張騫出使西域B.鑒真東渡C.玄芙西行D.鄭和船隊下西洋9.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名家輩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與俱高的藝術境界”“天真狂放的藝術個性”三個特征的唐代詩人是()A.駱賓王B.杜甫C.白居易D.李白10.秦朝出現的公文印章、漢魏時期的碑文拓片技術,以及秦漢時期在布料上印染圖案的技術,都與后來的雕版印刷術有著相似之處。這體現了()A.技術文化發展的連續性B.雕版印刷術發明的必然性C.知識文化傳播的迫切性D.古代科技發展的先進性11.韓愈著《原道》一文,一方面竭力排佛,另一方面又在自已的學說中糅進了不少佛學的成果。此外,李翻、柳宗元等人也致力于尋求調和儒、釋二家的途徑。據此可知,韓愈等人意在()A.推動佛教的本土化B.迎合專制統治需要C.重構儒家信仰體系D.確立儒學正統地位12.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把軍權、政權、財權都收歸朝廷,嚴厲限制和防范地方割據,其目的在于()A.加強中央集權B.完善科舉制度C.維持遼宋關系D.轉移經濟重心13.物理學科中的“鐘擺理論”是指鐘擺總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值在一定范圍內作有規律的擺動。李華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史時,借用該理論繪制了如圖示意圖。鐘擺在10世紀中后期向右擺動的原因是()A.唐朝在地方增設節度使B.北宋實行重文輕武政策武將文官C.元朝設置北庭都元帥府D.朱元璋設立五軍都督府14.“史實”是對歷史事實的描述,“史論”是對歷史的解釋和評價。屬于“史論”的是()A.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B.1276年,元軍攻入臨安,南宋滅亡C.文天祥等人開展抗元斗爭D.元朝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5.某同學在學習“遼宋夏金元時期”時,繪制了如下四幅民族政權并立局面示意圖,其中繪制正確的是(遼西夏遼西夏金元AD北宋南宋南宋北宋16元朝建立后,把今山東、山西、河北等地稱作“腹里”,進一步加強對山東、山西、河北等地的管理。當時管理這些地區的行政機構是()A.河北道B.河北行省C.中書省D.嶺北行省17元朝時候,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經過長期共同生活,已同漢族沒有什么區別。這反映了(A.元朝實行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B.人口流動促進民族進一步交融2海南省洋浦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初一年級歷史學科參考答案134568910ADCCAACCDA11121314151617181920CABDCCBBDD21.(12分)【答案】(1)科舉制:(2分)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2分)(2)皇帝或封建統治者或唐太宗:(2分)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統治。(2分)(3)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2分)在全國范圍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也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2分)22.(16分)【答案】(1)用途:曲轅犁是耕作工具。(2分)進步性:回轉省力,適于精耕細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奠定了舊式步犁的基本形制等。(2分)(2)民營手工業占主導:手工業品商品化,脫離農業發展:商標的出現等。(4分,一點2分)(3)造船業發達,水路交通發達: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為商業繁榮奠定基礎:政府設立市舶司,鼓勵海外貿易;經濟重心南移;指南針運用于航海;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并立,陸上絲綢之路受阻等。(4分,一點2分)(4)生產工具的改進;政府的政策;交通的發展;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等。(4分,一點2分)23.(12分)【答案】(1)皇帝:唐太宗。(2分)史實:文成公主入藏和親。(2分)(2)事件:澶淵之盟。(2分)(3)特點:多民族政權并立,各民族有戰有和,和為主流。(4分)作用: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2分)勘誤:1.第 23 題第 3 問概括“這一時期”改為概括“遼宋夏金元時期 2.分。21.(12分)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問材料一:在當時((隋唐時期)的條件下,可以為公卿,可以參政的機會…它對西方近“第五大發明”。材料二:(唐太宗)嘗私幸端門,見新所能達到的范圍,后用以比喻牽籠,圈套)材料三:宋代是歷史上第一個全面通過者統計,兩宋三百余年,總共通過科舉考試的近10倍。(1)材料一中的制度指什么?該制度(2)材料反映了科舉制最大的受主(4分)(3)據材料三指出宋朝科舉考試的22.(16分)唐宋時期是我國經濟發進步。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一年級歷史學科參考答案.pdf 新建 DOC 文檔.docx 海南省洋浦中學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