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試題(60分)8.1992年初,中國的改革走到一個關鍵時期。中國要不要搞市場經濟,人們對此爭論不休,這一重大問題得不到解決,中國的改革就難以進一步推動。下列哪一歷史事件為解決該問題一、單項選擇題(共16小題,共16分。每題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指明了方向1.彩陶藝術是我國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青海被譽為“彩陶王國”,樂都柳被稱為“影陶的A.興起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B.深圳等經濟特區建立故鄉”。下列古遺址中出土了人而魚紋彩陶盆的是C.鄧小平開啟南方巡視并發表談話D.中共十四大勝利召開A.山頂洞人B.北京人C.河姆波人D.半坡人9.藝術可以溝通世界,文學能夠連接心靈。下列選項中希臘人留給世界的寶貴文學遺產是2.近年來我國夜間經濟梢然興起,已成為消費領城一個新的增長點。“穿越”到北朱東京城A.《羅摩衍那》B.《荷馬史詩》C.《哈姆雷特)D.《農政全書》內,晚間有夜市營業至三更,到五更早市又開張:在紫華熱鬧之處,買類甚至通省達且。據10.錢乘旦在《西方那一塊土》中說:“將帝國摧毀的最后一個因素是蠻族人侵。所謂的·蠻此可推斷,北宋時期族',主要是指日耳曼人。”材料中的“帝國”是指A.紙幣廣泛流通B.海外貿易發達C.城市商業綮榮D.經濟重心南移A.拜占庭帝國B.亞歷山大帝國C.查理曼帝國D.羅馬帝國11.下圖是某船隊一次航行的部分記錄。對此解讀正確的是3.表格歸納法有利于總結規律得出結論。通過下表的歸納,能得出的結論是朝代措施從西非牙出繞過南美測相隊首須在僅僅制一條發向西栽行進入太平平菲掉賓故殺船運回歐洲泰朝設中央玫權機構,由丞相、太時、即史大夫統領,景后的決斷權由魚帝拿拉:唐朝進一步完各三省六部制,三省彼此制的,皇帝零提最高決策權。1519年1520年1521年1522年明朝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六部直接向皇常負黃。A,迪亞士到達非洲好望角B.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C.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D.達·血馬到達印度西海岸清朝設立軍機處,軍政大權完全由皇常栽決。12.對比同類歷史事件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從下面描述中可推斷出中俄兩國改革的A.中央失去對地方的有效管轄B.丞相逐漸獨攬大權相同之處是C.中樞機構辦事效串不斯減弱D.皇帝權力不斷加強1697年位得一世派選黃族青年到歐1872年,在李鴻章等洋務派偈導下4.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深人理解和拓展知識。為拓展學生劑學習海軍軍事知識。同時期?國國內的第一批留學生被派往美國學習軍政、指玫恩維,某中學開展了“思維導圖主題命名”活動。右主題:新式世俗學校設立算術、外語、杭海、工程知識。同時期國內創辦的福州船玫學堂等圖中最恰當的“主題”是學等課程,創建海軍學校,給依國培養了大開設了相舶制造、航海理論、幾何、物理學A.中國近代邊強危機不斷加劇量技術人才。課程。B.中國近代化的早期探索A.同時瓦解了中傻兩國的封建制度B.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進行制度創新C.實現了國家富強和軍事力量壯大D.注重自然科學課程,培養科技人才C.中國近代淪為半殖民化進程13.“20世紀20年代,蘇俄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已不適應新D.中國近代改革開放歷程的形勢。列寧根據國情做出了重大決策,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允許本國和外國的資本家5.近代報刊雜志的創辦和發展對當時人們的思想產生巨大影響。近代時期,我國的知識分子經營中小企業,恢復商品貨幣關系。”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受外國先進恩想的影響,開始萌發新思潮。下列報刊雜志中主要宣傳民主與科學思想的是A.蘇俄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目標B.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A,《時務報)B.《青年雜志)C.〈解放日報》D.〈駱駝樣子)C.導致蘇維埃杜會主義共和國的解體D.標志著斯大林模式的最終形成6.紅軍長征共轉戰十四個省份,通過數十個少數民族居住區,攻占縣城百余座,沿逸宜傳革命14.二戰后,美國用經濟、政治兩條繩索很快將西歐圍進了自己的霸主戰略。這條經濟“繩素”是真理,建立各級蘇維埃政府,進行土地革命,為后來開展革命斗爭創造了有利條件。材料主A.馬歌爾計劃B.北約組織的成立C.杜魯門主義D.華約組織的解散要強調紅軍長征15.聯合國的建立,“欲免后世再近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這說明聯合國的職責是A.沖破了四道封鎖線B.創建了農村革命根據地A.打擊恐怖主義B.維持冷戰局面C.維護世界和平D.解快人口問題C.播下了革命的種子D.改變了中國革命的性質16.“新質生產力”是2024年網絡流行詞。在世界近現代史上,有一項科技創新引發了生產方7.1903-1908年間我國平均每年注冊的工廠數為21.1家,而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冊的工式的重大變革,催生了新質生產力,促使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飛躍,廠致有41.3家,1916-1919年則達到了每年約124.6家。出現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是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這一科技創新是A.洋務派興辦一批近代企業B.列強暫時放松對華經濟侵略A,珍妮機的發明B.蒸汽機的廣泛應用C.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限制D.國內外政治局勢的保持穩定C.電力的廣泛應用D.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5頁(共8頁)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第6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