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生物下學期4月測試題七年級下冊第9章 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全卷共100分,45分鐘完卷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1.人體代謝廢物中,通過汗液排出的主要有( )。A.二氧化碳和水 B.尿素、水和無機鹽 C.氧氣和二氧化碳 D.葡萄糖和氨基酸2.下列關于人體代謝廢物產生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只在運動時產生 B.只在進食后產生 C.每時每刻都在產生 D.只在生病時產生3.某同學對皮膚的表皮方面的知識進行了如下總結,其中不正確的是( )A.角質層能防止病菌的侵入 B.生發層使皮膚具有再生能力C.生發層具有感覺神經末梢 D.生發層中的黑色素能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4.下列現象不屬于排泄的是( )A.通過肛門將糞便排出體外 B.通過尿道將尿液排出體外C.通過汗腺將多余水分排出體外 D.通過呼吸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5.我們每天都要喝一定的水,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以保證體內環境的穩定,下列關于喝水和排尿過程的描述,錯誤的是( )A.多喝水有利于人體產生的廢物及時排出體外B.體內的水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C.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葡萄糖全部被吸收D.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通過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6.具有兩條以上排泄途徑的代謝終產物有( )A.二氧化碳、水、無機鹽 B.尿素、葡萄糖、無機鹽C.尿素、無機鹽、二氧化碳 D.水、尿素、無機鹽7.流出腎臟的血液成分與流入腎臟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點是( )A.氧氣增加,尿素減少 B.二氧化碳減少,尿素增加C.氧氣減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減少8.小李發現自己的小便發紅,去醫院驗尿發現其中有紅細胞、蛋白質等,據此你推斷小李病變的部位可能是( )A.腎小體 B.腎小囊 C.腎小球 D.腎小管9.原尿與血漿的最大區別在于( )A.原尿中含代謝終產物 B.原尿中含有葡萄糖C.原尿中含有血細胞 D.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質10.下列物質中,既是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又是人體產生的代謝廢物的選項是( )A.氧氣、水 B.二氧化碳、維生素C.水、無機鹽 D.二氧化碳、氧氣11.在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中的液體分別是( )A.原尿、動脈血、尿液 B.動脈血、原尿、尿液C.靜脈血、原尿、尿液 D.動脈血、尿液、原尿12.下表是一個正常人的血漿、原尿和尿液的檢驗結果(“√”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請判斷O、P、Q可分別代表的物質是( )物質 血漿 原尿 尿液O √ × ×P √ √ ×Q √ √ √A.大分子蛋白質、葡萄糖、尿素 B.尿素、大分子蛋白質、葡萄糖C.大分子蛋白質、尿素、葡萄糖 D.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質、尿素13.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約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這是由于( )A.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B.膀胱的貯尿作用C.汗腺的排泄作用 D.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14.人體在烈日下皮膚變紅,主要是因為皮膚中的( )。A. 生發層細胞分裂加快 B. 皮下組織中脂肪增多C. 汗腺分泌汗液增多 D. 毛細血管擴張15.皮膚中能產生黑色素,防止紫外線傷害內部組織的是( )。A. 角質層 B. 生發層 C. 真皮 D. 皮下組織16.某人不小心被燙傷,皮膚發紅、疼痛并起水皰,受損的是皮膚的( )。A. 表皮 B. 真皮 C. 皮下組織 D. 生發層17. 下列與青春痘的形成有關的結構是( )。A. 汗腺 B. 皮脂腺 C. 毛細血管 D. 神經細胞18.如圖為尿液形成過程示意圖(序號表示結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3處重吸收回去的物質是大部分的葡萄糖B.與1中液體相比,2中液體不含大分子蛋白質和葡萄糖C.如果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況下多出數倍那么病變部位可能是3D.如果在尿檢中測出有葡萄糖就是3的功能發生病變與其他器官無關19.血液流過腎臟后( )①氧氣減少了 ②氧氣增加了 ③二氧化碳減少了 ④二氧化碳增加了⑤養料減少了 ⑥養料增加了 ⑦尿素減少了 ⑧尿素增加了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④⑤⑦ D.①③⑤⑧20.我們每天都要喝一定的水,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以保證體內環境的穩定,下列關于喝水和排尿過程的描述,錯誤的是( )A.多喝水有利于人體產生的廢物及時排出體外B.體內的水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C.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葡萄糖全部被吸收D.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通過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二、非選題:(每空2分,共60分)21.(20分)呼吸系統和泌尿系統是人體重要的兩大系統,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以及腎臟各結構與血液間的物質交換是其中的重要環節。請分析完成以下題目Ⅰ、Ⅱ:題目Ⅰ 題目Ⅱ(1)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結構,在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中,肺屬于 。(2)肺主要由細支氣管的樹狀分支和 組成,它由最細的呼吸道末端膨大形成,它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由 層上皮細胞構成,這種結構利于肺部進行 。(3)在人體的吸氣過程中, (填氣體名稱)通過肺泡進入血液,則血液由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4)腎臟是人形成尿液的主要結構,在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中,腎臟屬于是 ,腎臟形成尿液的結構單位是 。(5)尿液的形成包括 的濾過作用和 的重吸收作用。(6)尿液的排出是間歇的。這是泌尿系統中的 可以暫時貯存尿液的原因。22.(4分)為了探究皮膚的散熱功能和汗腺的作用,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們設計了以下實驗。實驗一:準備三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入等量的熱水,然后將三個容器分別用黑布、白布和透明塑料薄膜包裹起來。一段時間后,測量三個容器中水的溫度。實驗二:選取一名身體健康的同學A。讓同學A在炎熱的環境中保持安靜,記錄一段時間內的出汗情況;然后讓該同學在相同環境中進行適度運動,記錄相同時間內的出汗情況。根據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在實驗一中,包裹容器的材料和顏色不同會影響水溫下降速度,這說明皮膚的_________功能與皮膚對光的吸收能力有關。(2)在實驗二中,同學A在炎熱環境中進行適度運動后出汗,這主要體現了汗腺具有_________________作用。23.(10分)如圖是尿液形成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腎單位由圖中的[ ]構成。(2)尿液形成過程中要經過兩個過程,通過A過程所形成的液體B為 ,通過C的作用過程所形成的液體D為 。(3)與圖中的G相連的小血管E為 。(4)原尿與血漿相比,主要不含 。24.(26分)人體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廢物,這些廢物若不及時排出,就會影響健康。為了探究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某校生物興趣小組進行如下探究。實驗材料:透析袋、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氯化鈉溶液、蒸餾水、細線、大燒杯、小燒杯。實驗步驟:①將透析袋洗凈,在蒸餾水中浸泡一段時間使其充分濕潤。②向透析袋中加入適量的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鈉溶液作為混合溶液,用細線扎緊袋口。③將裝有混合溶液的透析袋放入盛有蒸餾水的大燒杯中。④一段時間后,從大燒杯中取出少量液體放入小燒杯中,標記為液體A;同時從透析袋中取出少量液體,標記為液體B。⑤分別對液體A和液體B進行成分檢測,如檢測是否含有淀粉、葡萄糖、氯化鈉等物質。根據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在上述實驗中,透析袋模擬的是人體泌尿系統中____________(結構名稱),實驗中,透析袋內的淀粉溶液模擬血液中的________物質(選填:“大分子”或“小分子”)。(2)液體A和液體B中成分不同的是液體B中含有______________,對比液體A和液體B的成分,說明透析袋___________(選填:“有選擇透過性”或“無選擇透過性”)。(3)如果要使該實驗更接近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可以增加透析袋兩側的壓力差,這樣可以更好地模擬___________和腎小囊腔之間的壓力差,使過濾作用更加明顯。(4)為深入了解尿液形成過程中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準備兩個相同的由玻璃紙(一種選擇透過性膜,分子間隙允許小分子物質如水、葡萄糖、無機鹽等通過,大分子蛋白質、淀粉等難以通過)制成的管狀結構,標記為試管1。①向試管1中加入含有淀粉、葡萄糖和氯化鈉的溶液,模擬異常的原尿成分。用細線扎緊底端開口。②將試管1放入盛有一定量蒸餾水的玻璃杯1中,一段時間后,從玻璃杯1中取出少量液體放入小燒杯中,標記為液體A1;同時從試管1中取出少量液體,標記為液體B1。③已知溶液中存在大分子物質會對葡萄糖和氯化鈉的擴散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利用試劑對液體進行成分檢測,發現液體A1中含有葡萄糖、氯化鈉等小分子物質,B1液體含有淀粉。④試管1中的葡萄糖和氯化鈉會通過玻璃紙向____________(填“玻璃杯中的蒸餾水”或“試管1內部”)擴散,原因是____________。⑤液體B1中有淀粉說明淀粉這種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就像腎小管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重吸收大分子物質一樣,進一步驗證腎小管的重吸收____________(填“有選擇性”或“無選擇性”)。⑥為了進一步探究大分子物質對小分子物質擴散速率的影響,增設試管2。其中加入與試管1等量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物質。放置相同時間后,從玻璃杯2中取出少量液體分別放入小燒杯中,標記為液體A2;同時從試管2中分別取出少量液體,標記為液體B2。⑦由于試管1中含淀粉這種大分子物質,它的存在會阻礙試管1中葡萄糖和氯化鈉向外擴散。因此,相同時間內,A2的葡萄糖和氯化鈉含量____________液體A1(請填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5.BCCAD. 6—10.DDCDC. 11—15.BADDB. 16—20.BBCCD.21.(1)器官;(2)肺泡; 一;氣體交換;(3)氧氣;(4)器官; 腎單位;(2)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腎小管;(3)膀胱。22.(1)散熱。(2)調節體溫。23.(1)GHC(2)原尿;尿液(3)入球小動脈(4)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24.(1)腎小球(或腎小球、腎小囊內壁) 大分子。(2)淀粉 有選擇透過性。(3)腎小球(或腎小球毛細血管)。(4)④玻璃杯中的蒸餾水 葡萄糖和氯化鈉是小分子物質,根據半透膜性質,小分子物質能通過半透膜從高濃度的一側向低濃度的一側擴散。⑤不能 有選擇性。⑥氯化鈉 葡萄糖。⑦大于 試管2中沒有大分子物質淀粉的影響,相同時間內,葡萄糖和氯化鈉向玻璃杯2擴散速率更快,造成玻璃杯2內液體A2的葡萄糖和氯化鈉含量大于液體A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