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七年級歷史學科第一次教學質墅反饋一、選擇題(選擇題25個,每個2分,共50分)1.成語“-一衣帶水"山自《南史陳紀下》,附文帝對宰相高頻(jiǒg)說:“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之后隋文帝于589年()A,定都長安,發展經濟B,創立科舉制,選拔人才C、滅掉陳朝,統一金國D,開鑿大運河,貫通南北2.有學者指出,隋唐時期皇權再度高漲,統治者認為想要將地方大族的優秀分子吸收到國家體制內,最有效且持久的手段就是科舉制度。該學者認為,隋唐時期科舉制是為了()A,強化皇權需要B。推動教育發展C.促進社會階層流動D.打擊世家大族勢力3.小濱同學在總結隋朝滅亡原因時,做了以下讀書筆記,其中最恰當的是()A.隋文帝滅陳,窮兵黷武,徹底失去民心B.隋楊帝開創科舉制,擴大選官范圍C.隋文帝修建大運河,工程過于浩大繁重D.隋煬帝殘暴統治,農民起義沉重打擊4.“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用人也需要不拘一格,揚長避短。唐太宗重用的敢于決斷的賢臣是()A.杜如悔B,宋璟C.房玄齡D.姚崇5.杜佑《通典》中記載:“自貞觀以后,太宗勵精為理。至(貞觀)八年、九年,頻至豐稔,米斗四五錢,馬牛布野,外戶動則數月不閉。”材料描述的社會狀況是()A.政治清明,輕徭薄賦B.經濟發展,社會安定C.民族交融,對外開放D,昂揚進取,積極向上6.有人說:“隋朝,猶如一顆流星劃過歷史的夜空,時間雖然短暫卻光芒四射。”下列對“流星的理解,正確的是()A,統治者殘暴B.實現了統一C.繁榮而短暫D.大運河開通7.“川中水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留水,高則瀉水。”材料描述了下圖工具,其好處是()A.節省人力,利于灌溉B.排水泄洪C.便于開溝D.省時省力,利于耕作8.唐都長安約有百萬人口,其中有來自中亞、波斯、大食、新羅等地的商人、使節、留學生數千人。很多外商在西市開設貨棧,買賣貨物。這反映出()A.唐朝政治制度完備B.長安城布局嚴整對稱C.唐朝民族關系和睦D.長安是國際性大都市9.唐玄宗統治后期,貪圖享樂,不理政事,最終導致安史之亂,這場叛亂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是唐朝國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②此后中央衰微,逐漸形成藩鎮割據局面③對北方地區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破壞④是給予唐朝致命打擊的農民大起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是唐末農民大起義領袖黃巢的詩句。唐末農民起義()A.給唐朝統治以致命的打擊B.推翻了唐朝的統治C.平定了安史之亂D.形成了藩鎮據局面11.五代十國時期,統一始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其原因在于()A.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規律B.所有統治者都希望建立大一統王朝C.農民起義的推動D,長期政治統一的歷史影響和各地經濟發展的密切聯系12.:杜甫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無家別》中“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亂各東西。.行見空巷,日瘦氣慘凄。但對孤與貍,豎毛怒我啼”的描述反映出()A.開元末年以來朝政日趨腐敗B、安史之亂對唐王朝的打擊C.藩鎮割據造成中央權力衰微D.五代十國時期的混亂時局13.唐玄宗即位時,曾把新上任的縣令200人,重新召集到大殿上,親自出題考試,將不及格者革職,讓他們重新學習。這反映了唐玄宗(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