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房用前咸四中24-2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結課考歷史學科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分)1.有學者認為,“文字不是一種深思熟慮的發(fā)明物,而是伴隨對私有財產的強烈意識而產生的一種副產品。文字始終是蘇美爾古典文明的一個特征。”蘇美爾文字被稱為()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字母文字D.拉丁文字2.某歷史興趣小組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時收集了亞歷山大東征、絲綢之路、馬可·波羅來華等素材。該小組研究的主題應是()A.東西方文化的起源B文明的沖突與交匯C.世界市場初步形成D.西方對東方的侵略3.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A.基督教的創(chuàng)立B.莊園的興起C.大學的興起D.城市的興起與發(fā)展4.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如果我們閱讀文學作品《天方夜譚》,主要可以了解(A.古埃及文化B.阿拉伯文化C.古印度文化D.古希臘文化5.“1500-1600年,西歐人在向海外擴張的同時,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領夢內進行了重大變革。”這一時期的歌洲()A.進入封建社會B.走向資本主義C.形成凡爾賽體系D.出現聯(lián)合的趨勢6.盡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國永遠地分隔開來,但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不僅有一定聯(lián)系,而且也是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的,17世紀和18世紀發(fā)生于大西洋兩岸的這三個偉大歷史事件的相同目標是(A.廢除君主專制制度B.打擊歐洲封建勢力C.實現民族解放獨立D.建立資產階級統(tǒng)治7.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廣泛吸收人類優(yōu)秀思想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共同創(chuàng)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馬克思主義。這表明馬克思主義()A.是理論與實踐的產物B.指導了各國無產階級革命C.是唯一科學的理論D.推動了巴黎公社的建立8.19世紀中期,西歐資本主義力量增強,其他地區(qū)也出現了一系列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變革,例如美國內戰(zhàn)中廢除黑人奴隸制、日本明治維新。同一時期類似的歷史事件還有()A.法國大革命B.俄國農奴制改革C.俄國十月革命D.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9.下列人物中,能夠按照“反對殖民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組合在一起的是()①克倫威爾②華盛頓③玻利瓦爾④章西女王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②③10.1900年以后,機器導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相對于女人在生產領域的力量優(yōu)勢變得無足輕重,“女性與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機器面前”。這可以說明()A.科學研究引領技術突破B.男女平等基本實現C.科技進步引起社會變化D.自然經濟開始解體11.“大戰(zhàn)歷時4年多,將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5億人口卷入戰(zhàn)飛機、坦克、毒氣首次用于戰(zhàn)爭戰(zhàn)爭期間,雙方死傷達3000余萬人,經濟損失3400多億美元”對,上述材料解讀正確的是()①這場“大戰(zhàn)”的性質是反法西斯戰(zhàn)爭②這場“大戰(zhàn)”以協(xié)約國的失敗而告終③科技的不當應用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④戰(zhàn)爭危害巨大,我們要珍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④12.“生鐵、煤炭、鋼、石油總是優(yōu)先于飲食、住房、醫(yī)院…工業(yè)化加上類似封建管理所付出的代價是災難性的,對人的漠不關心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該材料主要說明蘇聯(lián)模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