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學業水平檢測初一生物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考試時間60分鐘。考試結束后,只交答題卡。2.答題前,務必用0.5毫米黑色的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位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3.選擇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4.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相應的位置;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5.寫在試卷上或答題卡指定區域外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后都有A、B、C、D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每小題2分,共50分。)1.與海帶、紫菜屬于同類生物的是( )A.滿江紅 B.白菜 C.衣藻 D.地錢2.藻類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的關系不包括( )A.能形成煤 B.可食用C.可供工業、醫藥上使用 D.釋放氧氣3.生物可以適應環境,工業發達的城市中,一般很難在市區見到的植物是( )A.松樹 B.葫蘆蘚C.銀杏 D.腎蕨4.盆景文化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形成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將苔蘚和蕨類植物栽種在山石上來表現自然景觀,如題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盆景最適宜擺放在潮濕的環境中B.這兩類植物都有根、莖、葉的分化C.這兩類植物都依靠種子繁殖D.這兩類植物植株都矮小且莖內無輸導組織5.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育期,需要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豆腐含蛋白質豐富,它主要是由黃豆種子的( )加工而成A.胚芽 B.種皮C.子葉 D.胚根6.項目小組相約植物園游學,若想觀察研究裸子植物,建議選擇的路線是( )A.路線1 B.路線2C.路線3 D.路線1、2、3均可7.一些植物通過種子繁殖,一些植物通過孢子繁殖。通過種子繁殖的優勢表現在( )A.種子外有種皮起保護作用B.種子的生命力比較強C.種子內貯存著豐富的營養物質D.以上都是8.被子植物分為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分類的主要依據是( )A.種子結構 B.植株高度 C.生長環境 D.葉片面積9.蒲公英的葉脈交叉,邊緣缺刻較大;果實頂端有毛,像一把降落傘,可以隨風飄散。據此判斷錯誤的是( )A.蒲公英是被子植物B.蒲公英是雙子葉植物C.果皮有利于種子的傳播D.營養物質儲存在它的胚乳中10.下列動物中,屬于軟體動物的是( )A.渦蟲 B.蜻蜓 C.河蚌 D.水母11.學校種植園中有一種細長的圓筒形動物,要判斷其在分類上屬于環節動物還是線蟲動物,主要依據是( )A.身體是否分節 B.是否有附肢C.體內是否有脊柱 D.身體是否呈兩側對稱12.無脊椎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蚯蚓能疏松土壤,并能提高土壤肥力B.蛔蟲、渦蟲都是寄生在人體內,危害健康C.海蜇、扇貝含有豐富的營養,可以食用D.水蛭體內提取的蛭素能生產抗血栓藥物13.海葵像一朵盛開的花,固著在海中的礁石上,下列有關海葵的敘述正確的是( )A.海葵是一種植物B.身體呈左右對稱C.有完整的消化系統D.用刺細胞中毒液麻醉獵物14.雨后的校園里,常常會在靠近花壇的甬道看到蚯蚓。下列動物中與蚯蚓差別最大的是( )A.水蛭 B.黃鱔 C.沙蠶 D.蛔蟲15.蝙蝠的體表被毛,體溫恒定,胎生、哺乳,根據這些特征可以將蝙蝠歸類為( )A.鳥 B.爬行動物 C.哺乳動物 D.兩棲動物16.小明參觀標本室時看到如圖所示的動物牙齒。下列動物中,具有該類型牙齒的是()A.郊狼 B.野兔C.牦牛 D.山羊17.小李和小王正在參觀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館,他們一邊參觀一邊討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龜甲厚實堅硬,有助于維持恒定的體溫B.蠑螈的皮膚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有利于氣體交換C.青蛙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D.蜥蜴的四肢短小,能貼近地面迅速爬行18.鴕鳥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鳥,不能飛,能快速奔跑,下列有關鴕鳥的敘述錯誤的是( )A.體表覆羽 B.牙齒分化C.產卵生殖 D.后肢發達19.絕大多數鳥類都善于飛行。下列具有飛行能力的動物中,屬于鳥類的是( )A.蝴蝶 B.蝙蝠C.蜜蜂 D.麻雀20.實踐課上,同學們創作了動物剪紙作品。下列動物的生殖方式與其他三種不同的是( )A.家兔 B.鯉魚C.喜鵲 D.烏梢蛇21.下列有關哺乳動物和人類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A.導盲犬和軍馬是人類的得力助手B.鼠的繁殖能力很強,對人類的危害極大,應該全部消滅C.家豬、牛是人類食物中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D.人工養殖貂、狐可有效減少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捕殺22.仿生機器人技術是指將生物學和機械工程等學科中的知識相結合,下圖是科學家研發的4種仿生動物,關于圖中所示的機械生物模仿的動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蠑螈終身用肺呼吸 B.蜘蛛體表有角質層C.袋鼠體溫恒定 D.魚在水里游動的動力來自鰭的擺動23.下列七個與動物有關的成語:①金蟬脫殼,②螳臂擋車,③井底之蛙,④甕中捉鱉,⑤蝦兵蟹將,⑥魚目混珠,⑦蜂擁而至,其中所涉及的動物都屬于無脊椎動物的成語是(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⑤⑦24.如圖[1]~[4]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間的關系,下列不符合圖中所示關系的是( )A.[1]脊椎動物、[2]爬行動物、[3]哺乳動物、[4]避役B.[1]孢子植物、[2]苔蘚植物、[3]蕨類植物、[4]紫菜C.[1]種子植物、[2]裸子植物、[3]被子植物、[4]水杉D.[1]無脊椎動物、[2]扁形動物、[3]節肢動物、[4]渦蟲25.哺乳動物的食性與消化道長度有關嗎 科研人員選擇了幾種體重相近但食性不同的動物,測量其消化道長度,數據見下表。相關分析你不認同的是( )動物名稱 消化道長度 食性 體重樹袋熊 305cm 植食性 10kg狗 135cm 肉食性 11kg兔 272cm 植食性 9kg短尾貓 145cm 肉食性 12kgA.植食性動物的消化道比肉食性動物的長.B.動物的食性與消化道長度有關C.選擇體重相近是為了控制變量D.植物性食物比動物性食物更易消化二、非選擇題:(本大題6個小題,共50分。)26.(9分)某同學到郊外森林公園采集了若干種生物,并進行了觀察。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A 為水綿,呈綠色絲狀體,結構簡單,沒有 的分化;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帶狀排列的[ ] 。光照幾個小時后,滴加碘液染色,觀察到葉綠體出現藍色淀粉顆粒,這說明水綿能進行 。(2)圖B為黑藻,常被作為裝飾水族箱的材料,黑藻屬于 植物。(3)圖D為葫蘆蘚,結構[⑦] 內有孢子,它們的繁殖過程離不開 的限制,所以不是真正的陸生植物。(4)圖C中的卷柏不屬于苔蘚植物的理由是 。卷柏比葫蘆蘚高大的多,原因之一是它體內具有專門運輸物質的通道——— 。(5)請把以上生物按照結構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進行排序 (用字母表示)。27.(8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請根據題意回答問題。(1)觀察圖一中的銀杏“白果”結構示意圖,發現其沒有 ,由此斷定銀杏屬于裸子植物。(2)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相同點是都有 ,其中 是新植物體的幼體,它是種子的主要部分,包括 (填序號)。(3)玉米種子結構圖的剖面是沿著圖三所示的 線剖開的,在剖面上滴碘一滴碘液,圖二中[ ] 遇碘變藍,說明它含有的主要營養物質是淀粉。⑦為 ,因此我們常說的玉米種子,實際上它是 。28.(8分)小明發現,從市場上買回來的魚和螃蟹,雖然都用鰓呼吸,但是經常魚先死亡。請根據他進行的探究實踐活動,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和乙分別為魚、螃蟹的鰓,魚的鰓絲呈鮮紅,是因為 。(2)當魚離開水后,鰓絲迅速干燥且 ,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故會窒息而死;螃蟹離開水后,鰓能儲存一定的 溶解空氣中的氧氣且不變形,氣體交換面積基本不變,可以存活一段時間。(3)為探究流經魚鰓后水中溶解的氣體的成分變化,小明選取兩條健康小魚,分別放在盛有藍色BTB溶液和清水的塑料瓶中。一段時間后,BTB溶液顏色變成 色,清水瓶不變色,這說明魚在呼吸過程中釋放了 。(4)在觀察過程中,小明發現該魚體內寄生有“異尖線蟲”,其體表有 。“異尖線蟲”和螃蟹都屬于 動物。29.(9分)中華鱘、大鯢和揚子鱷都是我國珍稀野生動物,被人們稱為“活化石”,對我們研究古地質學、古代動物的興衰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三者如下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A 所示動物的幼體必須生活在 環境中,用 呼吸;成體的 裸露,并且能分泌黏液,有輔助 的功能。所以圖A 所示動物通常生活在山間溪流附近。(2)圖B所示動物用 呼吸,體表覆蓋有 ,能夠保護身體內部結構,同時還有 的功能,使其更加適應陸地生活。(3)從生殖的角度來看,圖 所示動物在水中產卵,其生殖和發育過程離不開水;圖 所示動物在陸地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保護,使后代的發育擺脫了對水環境的依賴,屬于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30.(8分)斑頭雁是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可飛越海拔接近9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1所示信息可知,斑頭雁飛越喜馬拉雅山脈需要克服的兩個重要環境限制因素為空氣含氧量和 。(2)斑頭雁適于長途飛行與其身體結構密切相關。①如圖2,身體呈 ,可以減少飛行中空氣的阻力;前肢變成 ,可扇動空氣,利于飛行。②如圖3,鳥類有高聳突出的[ ] ,其上附著發達的肌肉,能牽動兩翼快速飛行。(3)斑頭雁有效率極高的呼吸能力,可快速產能以補充飛行時的能量消耗。某同學用輸液袋、輸液管、橡皮圈和氣球等材料制作了一個鳥類的呼吸模型(如圖4所示)。模型中輸液袋模擬的是 ,氣球模擬的是 。(4)圖4模型中橡皮圈模擬的是鳥類的血管,氣球沒有用橡皮圈包繞,從結構與功能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氣球代表的結構不能進行 。(5)如今,斑頭雁種群數量明顯減少。為保護鳥類,維護自然生態平衡,請你為“愛鳥周”活動設計宣傳標語: 。31.(8分)樂樂參加了學校開展的“飼養家蠶”的實踐活動,他對家蠶生殖及發育的過程進行了觀察,并做了“家蠶的一生”的筆記。(1)由圖1可知,家蠶的一生經歷了四個階段。仔細觀察家蠶的身體結構,樂樂判斷家蠶屬于 。(填動物類群名稱)(2)樂樂觀察到家蠶發育的[②] 期要經歷25天左右,在此期間,家蠶一般要經過4次 ,才能生長發育。(3)當家蠶發育到5齡后期,樂樂發現它會停止進食,開始吐絲結繭(圖2)。為保證每個格子可容納一條蠶完成吐絲結繭,應估測5齡蠶的 來確定格子的大小。(4)在實踐中,樂樂有的做法不恰當,請為他指認( )A.家蠶有時候高昂著頭一動不動,樂樂此時會格外注意保持飼養裝置的衛生清潔、透氣B.每次接觸家蠶時,樂樂都會佩戴一次性手套C.采回來的桑葉在喂食之前樂樂都要清洗干凈,并把表面水分擦干或晾干D.樂樂斥巨資在網上購買了一套現成的飼養裝置(5)家蠶可將桑葉中的營養物質消化吸收并進行轉化,進一步合成蠶絲。樂樂查閱資料得知這一過程主要受兩種激素影響,為說明不同激素的施加方式對家蠶產絲量的影響,結果如下表。方案分組 觀察項目 方案1 不施加激素 方案2 施加激素A 方案3 施加激素 A+激素B5齡期時長(天) 8 10 10繭層率 (%) 28.70 29.29 29.88注:繭層率越高家蠶產絲量越大①據表結果可知施加激素可以 家蠶5 齡期的時長,樂樂推測這樣就使得5齡蠶的進食總量 ,為其制造蠶絲提供充足的原料,從而提高家蠶產絲量。②樂樂也想提高自己飼養的幾十條家蠶產絲量,據表實驗結果建議樂樂可以采用方案 ,效果會更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