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試卷類型:B(蘇教版)2024 -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調研試題(卷)七年級生物學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滿分60分,時間60分鐘,學生直接在試題上答卷;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題 號 一 二 總 分得 分得分 評卷人1.生活在土壤環境中的蚯蚓,其體表的剛毛主要用于 ( )A.呼吸 B.防御 C.攝食 D.爬行2.下表為小明探究“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設計,但是該設計存在不足,下列修改意見正確的是 ( )位置 鼠婦數量 光照條件 溫度 濕度紙盒左半側 10 只 明亮 5℃ 適宜紙盒右半側 10 只 黑暗 25℃ 適宜A.紙盒兩側都應設置為黑暗環境 B.紙盒右半側的鼠婦數量應改為20只C.紙盒兩側溫度都應設置為25℃ D.紙盒兩側的濕度應不同3.南嶺國家森林公園生活著一群“中國最美小鳥”藍喉蜂虎。其常棲息于灌木叢、草坡、農田等開闊地,以蜻蜓等昆蟲為食。藍喉蜂虎在生態系統中充當的角色是 ( )A.非生物環境 B.分解者 C.消費者 D.生產者世界攝影日是全世界攝影愛好者的重大節日,2024年的世界攝影日,我們有幸欣賞到了來自航天員葉光富通過空間站舷窗拍攝的絕美地球照,這顆蔚藍色的星球如此美麗,森林、草原、海洋、湖泊……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分布于此。請完成4~5題。4.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自然界中所有生態系統的大小是完全相同的B.生態系統中的各生物成分是孤立存在的C.海洋生態系統的海水中含有高濃度的鹽分,但是不含氧氣和營養物質D.生態系統中,光能是幾乎所有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根本來源5.資料中涉及到了水域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區分這兩類生態系統的主要依據是( )A.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程度 B.生態系統對人類創造的收益多少C.非生物環境的不同 D.生態系統的美觀程度6.小明制作了以“保護生物圈”為主題的板報,科普宣傳生物圈的相關知識,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總和B.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生物圈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小的生態系統D.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上層、水圈和巖石圈的下層7.科研人員利用分層采樣器,對人工引種互花米草灘涂和自然灘涂中底棲動物種類進行調查,結果如下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本研究中,互花米草的入侵對處于20~25cm層的生物種類影響最大B.隨著泥層深度的增加,互花米草灘涂中的底棲動物種類數均增加C.隨著泥層深度的增加,自然灘涂中的底棲動物種類數均減少D.底棲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循環8.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當外來的干擾因素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的穩定狀態就會被破壞。下列屬于人為破壞生態平衡的是 ( )A.火山噴發 B.地震 C.過度砍伐 D.泥石流9.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它是我國乃至整個亞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下列做法有利于保護高原生態的是 ( )A.犧牲環境促發展 B.濫捕野味豐富餐桌C.大力肆意開發自然資源 D.控制草原上牛羊的數量綠豆芽,即綠豆的芽,為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經浸泡后發出的嫩芽。綠豆種子在發芽過程中部分營養物質會發生變化,更利于人體利用。請完成10~11題。10.小明以綠豆種子為材料,進行發豆芽的生物實踐活動,綠豆種子的 中儲存著豐富的營養物質。 ( )A.胚根 B.子葉 C.胚軸 D.胚芽11.小明和同學們進行實驗并測量了3種溫度下綠豆芽長度的變化,結果如下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綠豆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是胚軸B.3種溫度下綠豆芽長度隨時間延長均逐漸降低C.48小時~120小時,20℃時綠豆芽長度增長最快D.30℃下萌發的綠豆芽在96小時后其長度仍繼續增長12.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將大米播種到土壤里也不能萌發成幼苗,主要原因是 ( )A.缺乏陽光照射 B.種子沒有曬干C.種子的胚不完整 D.種子的胚乳太大13.人工種子是一種人工制造的代替天然種子的顆粒體,可以直接播種于田間,其結構如右下圖所示。其中人工種皮主要具有 ( )A.保護作用B.提供營養的作用C.分泌作用D.連接作用14.俗話說“根深才能葉茂”,根尖的結構中能夠使根不斷生長的部位是 ( )A.根冠和分生區 B.伸長區和成熟區 C.根冠和伸長區 D.分生區和伸長區15.“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詩句中描述的是海紅豆樹春天萌發新枝的現象。新枝的萌發與葉芽的發育相關,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芽軸發育成新芽 B.芽原基發育成莖C.葉芽中無分生組織 D.幼葉發育成葉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除說明外,每空1分,共30分)16.(6分)請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資料一:阿拉善地區是我國沙塵暴的主要源頭之一,防風固沙迫在眉睫。阿拉善生態基金會發起了“一億棵梭梭”項目,計劃在十年間通過種植200 萬畝荒漠植被,以期恢復歷史上的800公里梭梭屏障。資料二:梭梭是一種獨特的沙漠灌木植物,平均高達2~3m,被稱為“沙漠植被之王”。梭梭林是戈壁沙漠最優良的防風固沙植被之一,性耐干旱,喜沙性,耐嚴寒,有頑強的生命力,壽命可達百年以上。(1)阿拉善沙漠生態系統中,梭梭通過 作用制造有機物,水分是影響沙漠中植物生存的最重要的 (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2)梭梭能夠防風固沙,這體現了它能 環境;梭梭根系發達,葉片退化成極小的鱗片狀,這說明了它能 環境。(兩空均填“適應”或“影響”)(3)在阿拉善,老鼠會啃食梭梭的根部,查閱資料發現,銀狐對于老鼠等小型嚙齒類動物能精準迅速捕殺。工作人員希望將銀狐引進阿拉善治鼠,與此方案相關的食物鏈是 (2分)。17.(8分)制作生態瓶飼養和觀賞各種水生生物,可以增長知識并帶來美的享受。下圖甲是小明制作的簡易生態瓶,瓶中部分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如圖乙所示,圖丙表示生態瓶中的物質循環,請回答下列問題:(1)由圖乙可知,含有椎實螺的食物鏈共有 條。(2)圖丙中A、B的遺體都會被C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后,又被A 吸收利用,則A代表的生物是圖乙中的狐尾藻、黑藻和 ,這幾種生物均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 者,圖乙的生物成分中沒有圖丙中的 (填字母)。(3)孔雀魚可以吃掉蚊子的卵和幼蟲,防止蚊子在生態瓶中滋生。據此可知,孔雀魚和蚊子之間的生物關系主要是 。(4)該生態瓶與自然生態系統相比,不能維持很長時間,其原因是生物種類數量少,營養結構簡單, 能力較弱。(5)若該生態瓶中的蘋果螺由于溫度不適全部死亡,孔雀魚的數量并不會受到嚴重影響。據圖乙分析,其原因是 (2分)。18.(10分)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下圖為水稻種子縱切結構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通過觀察可知水稻種子的胚由 (填序號,2分)構成,水稻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②] 中,與水稻種子結構相同的植物種子還有很多,請列舉一種: 。(2)催芽是將水稻種子浸泡在35~38℃的溫水中,直到種子萌發,這樣操作是因為水稻種子萌發需要 (2分)。(3)某興趣小組在25℃條件下,設計并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統計了兩種水稻種子在不同濃度氯化鈉溶液(食鹽水)中的萌發率,得到的數據如下圖所示。①實驗時,每個培養盒放置100粒水稻種子進行萌發實驗,有成員提出,為加快實驗進程,每個培養盒放置1粒水稻種子即可。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 并說明理由。 (2分)。②從圖中數據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圍內,隨著氯化鈉濃度的升高,普通稻的萌發率呈現 (填“上升”或“下降”)趨勢。③分析可知, (填水稻品種)更適合在鹽堿地大規模種植,以實現對鹽堿土壤的合理利用。19.(6分)學校開展了主題為“愛農興農”的實踐活動,某生物小組對研學基地里常見的農作物辣椒和玉米展開了研究。下圖分別為玉米幼苗的根尖縱切面結構圖和辣椒生長過程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小組同學在觀察玉米幼苗根尖的時候,發現有一段區域長有根毛,該區域屬于圖一中的[①] 區。(2)圖一中的根冠位于根尖的最前端,從外形上看,根冠像一定帽子罩在[③] 前端,起 作用,③區域的細胞始終保持 能力。(3)辣椒種子萌發時, 發育成圖二中的a和b。(4)同學們發現,基地工作人員常常會給一些果樹摘除頂芽(俗稱“打頂”),“打頂”的主要目的是 (填“促進”或“抑制”)側芽發育成果枝,提高產量。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調研試題(卷)七年級生物學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共15 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 D 2. C 3. C 4. D 5. C 6. B 7. A 8. C 9. D 10. B11. C 12. C 13. A 14. D 15. D二、非選擇題(共4 小題,除說明外,每空1分,共30分)16.(除說明外,每空1分,共6分)(1)光合 非生物(2)影響 適應(3)梭梭→老鼠→銀狐(2分)17.(除說明外,每空1分,共8分)(1)4(或四)(2)寶塔草 生產 C(3)捕食(4)自我調節(5)孔雀魚還有椎實螺、米蝦、狐尾藻、寶塔草等其他的食物來源(2分,意近即可)18.(除說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③④⑤⑥(少寫、多寫、錯寫均不得分,2分) 胚乳 玉米、小麥等(寫出一種,合理即可)(2)適宜的溫度和適量的水(每點1分,共2分)(3)①不同意(1分),這樣做會增加實驗偶然性,增大實驗誤差(1分)(共2分)②下降③海水稻19.(每空1分,共6分)(1)成熟(或根毛)(2)分生 保護 分裂(3)胚芽(4)促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